分享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研究

 医之道也 2020-04-06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可减轻急性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减轻降低血液黏

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组织细胞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性坏死,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目前研究发现其发病与动脉斑块形成、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自由基损伤、血小板聚集及血黏度升高等密切相关。脑组织细胞缺血后形成的急性梗死灶是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构成,梗死灶中包括中心坏死区的坏死细胞与缺血半暗带的凋亡细胞,及时促进缺血区的血液流通,挽救缺血半暗带可逆的神经元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关键。中医理论认为若内风引动气血,使得气血逆乱,上扰脑窍,则会引起中风病的发生,而血瘀生风是内风生成的主要原因,因此中风的治疗主要是活血化瘀,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一般都遵照这个治疗原则。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是新一代中药制剂,主要是以丹参中的水溶性酚酸类成分为有效成分,并经过现代制剂技术加工而成的注射剂。丹参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之效,还有一定调脂作用,同时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通过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达到防止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细胞膜的目的。很多动物实验 及脑血管病的临床试验显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用于脑梗死已取得显著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及对细胞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有效的用药方案。

为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液流变的影响,相关研究将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变化,治疗前后NIHSS评分、细胞炎症因子和血流变学水平的变化,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hs-CRP水平,血浆黏度、血沉、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血浆黏度、血沉、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发现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后炎症水平,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物质基础可能主要为丹酚酸B。另有研究表明,发生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的血液流变性质会产生变化,无论是在低切变率下还是高切变率下,血液黏度都会升高,从而导致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强、变形性降低。而高黏度血液作为疾病发展的高危因素,对于急性脑梗死的病程进展和预后均有不良影响。丹参素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通过抗血小板凝聚及促进纤维蛋白降解从而加快血液流动速度,及时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流,挽救可逆的神经元,从而发挥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研究证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能够改善急性梗死患者血流变指标,减轻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示丹参素改善血液循环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NIHSS评分下降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都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疗效明确。治疗后,两组hs-CRP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低于对照组的(P<0.05),表明丹参多酚酸能够降低脑梗死后炎症水平。在予以常规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基础治疗后,患者血浆黏度、血沉、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后,进一步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循环,加快血流速度,减少梗死范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可减轻急性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减轻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