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精饭与乌饭酒

 芸斋窗下 2020-04-06


孟晖 

        “入酿总难敌荔枝,荔奴山枣劣何疑。三年剖瓮香风在,墨汁似应供画师。”明末文人周亮工如此夸赞福建荔枝酒。据他在诗注中记录,这种福建荔枝酒是以鲜荔枝沉入酒内,然后陈酿三年,成品则是乌黑如墨,一旦开封,“满座幽香”,酒席上顿时为低回的荔枝香气笼罩。

漆黑的酒,今天似乎不大常见,传统文献却屡有记录。清代食谱《调鼎集》中即提到“丹阳乌糯酒”,是以枇杷、冰糖浸在烧酒内而成,看来枇杷浸酒与荔枝浸酒的效果相似,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令酒液变黑。另外,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中亦云,山东德州曾出产一种叫做“墨露”的美酒,“色如黛漆,味比醍醐”。

最吸引人的一则记载,为清代才子袁枚所著《随园食单》中的“溧阳乌饭酒”。作者声称,他一向不善饮酒,但有一次做客时,主人提供了乌饭酒,酒呈黑色,味道“甘鲜”,他居然连喝了十六杯仍意犹未尽,而且觉得简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它的美妙滋味。此酒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色泽、这样的口感,在于是以青精饭酿成。

青精饭俗称“乌饭”,是非常古老的一种食品,早在南北朝时,由道士发明出来。从宋代开始,青精饭进入民间生活,与清明节联系到一起,人们上坟时,会把这种色泽特别的饭作为祭祖的供品之一。到明代,在江南一些地方,乌饭又转成了浴佛节的内容,各寺院在节日那一天用大锅煮制乌饭,供佛之余,布施给前来拜佛的信众。

乌饭的做法,是将细冬青、青枫树、乌桕树等的嫩叶浸泡一宿,让清水泡成黑汁,也或者直接把这些嫩叶舂捣出乌黑汁液,然后以糯米泡在黑汁内,经过一夜,再入甑蒸熟,便可得到纯黑色的米饭。据《调鼎集》,人们还进一步发明了乌米粥,是将香稻米与浸过乌汁的糯米一同拌匀,煮作熟饭,然后,向饭内注入鸡汤,并加适量盐、酒,再煮成粥。带有盐、酒与鸡汤的鲜味,同时洋溢着树叶嫩芽的清香,这样一款“春季限定”粥品,显得好诱人啊!

《随园食单》记道,当时溧水有个风俗,只要有个女儿出生,这户人家就要以青精饭为原料,酿一坛乌饭酒。直到这位女儿出嫁之日,才会将专为她酿的乌饭酒抬出来,作为婚礼上的用酒。因此,乌饭酒的酿制时间至少长达十五六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缸内酒液经历缓慢的蒸发,凝缩到只剩半坛的量,故而格外浓稠,按袁枚的感受,酒液“能胶口”——像胶液一样粘牙。如此醇厚的成品足以“香闻室外”,积郁的香气一旦得到散发的机会,便强烈地充盈了宴会场所的内外。

所以,说到底,乌饭酒之分外甘醇,乃是因为其中酝酿着父母对女儿的爱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