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胡惟庸案入手,看明朝锦衣卫的建立及其影响

 黑龙江波涛 2020-04-06

明朝锦衣卫一直都算是一个热点话题,就拿电影来说,从最早的《龙门客栈》再到《绣春刀》,总计得有十多部电影是以锦衣卫为背景讲述故事的吧。这么多的电影当然有好有差,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电影都是在迎合现代人的口味,而并不是在讲述历史上的锦衣卫。所以本文旨在探讨锦衣卫的建立和权力更迭及其历史影响,还原一个不一样的锦衣卫。

从胡惟庸案入手,看明朝锦衣卫的建立及其影响

锦衣卫的建立——胡惟庸的宿命

锦衣卫虽然创建于洪武十五年,并迄至明末,但是锦衣卫的前身却早于胡惟庸案发之时。可以说,锦衣卫几乎与整个明王朝相始终。而锦衣卫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扫清皇权的障碍。

胡惟庸是非常精明干练的人,刘伯温不想当的丞相之位,却是他这种人极为向往的。可是胡惟庸费尽心思在洪武六年成为右丞相后,却拜朱元璋所赐,一不小心做成了末代丞相。

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说,成王败寇恰恰成为他们的借口,认为胡惟庸被杀都是因为朱元璋杀心太重。可是胡惟庸权势滔天之时,在他定远老家的一座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被很多阿谀奉承的人说成是祥瑞之兆。更有不少人告知丞相,说他家祖坟上空每晚都是火光冲天,照彻夜空。这些事情胡惟庸不仅照单全收,反而非常高兴。

这就有些不知死活了,祥瑞向来是皇帝的专利,当然还包括对皇位有野心的人。而胡惟庸相信这是吉兆,还表现的更加的高兴和自负。这一切都被大老板朱元璋看在眼里,但是朱元璋不打算警告他,反而加紧了对仪鸾司的整建。

仪鸾司属于朱元璋最贴身的侍卫组织内廷拱卫司,拱卫司从朱元璋成为吴王开始,就长期担任他的贴身护卫,每一个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而仪鸾司则是其中最为精锐的干将,除了专门负责他的护卫工作,还负责监视任务和传递情报。

洪武十二年,朱元璋以“免徭役”作为优惠条件,从民间招聘了一千三百多名良家子弟充实到仪鸾司,主要就是担任侦察任务。而他们第一个要下刀的,就是位高权重的丞相胡惟庸。

现在根据考证发现,胡惟庸很多罪名完全属于有意栽赃和精心编织。明史专家吴晗先生更是认为,胡惟庸的诸多罪名,基本都是捏造的。但是,不管是不是捏造的,权力过于膨胀的胡惟庸,已经成为朱元璋的绊脚石。相权的上升,将伴随着皇权的下降,这是朱元璋所不想看到的。

从胡惟庸案入手,看明朝锦衣卫的建立及其影响

洪武十三年,在涂节告发胡惟庸谋反后,朱元璋迅速做出反应,下令廷臣追查,并迅速以谋反罪将胡惟庸处死。在处死胡惟庸后,朱元璋宣布自此撤销相位和中书省,胡惟庸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末代丞相。

此事之后,朱元璋还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成立锦衣卫。锦衣卫在搜集胡惟庸情报和捏造罪名上是有汗马功劳的,朱元璋也用的相当顺手,看到了这种情报侦察机构对于铲除异己的作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正是宣布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再次征召一万八千人充实到锦衣卫,使得这支由他直接统领的特别侦察队觉人数将近两万。

锦衣卫的权力更迭——皇帝的利器

锦衣卫一共存在了二百多年,这其间沧海桑田、物是人非,锦衣卫的风光也不可能一直存在。毕竟,它是皇帝的利器,皇帝想用的时候,它就风光;皇帝不想用的时候,它就沉寂。

一、洪武宣德时代——锦衣卫及其职能确立时期

到了洪武二十年,朱元璋认为在政治上对百官的肃清已基本完成,也深知锦衣卫有仗势弄权之弊,于是下令焚烧镇抚司刑拘,并申令内外刑狱不得再上锦衣卫,全部交由司法处理。但是到了洪武二十五年,随着太子朱标的去世,让锦衣卫再次活跃了起来。

朱标的过早亡故,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他只得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可是朱允炆性格过于软弱,年纪又太小,还需要他再加把力。在朱元璋的眼里,大明王朝就是他亲自种的一棵树,他需要看着所有枝叶都要按照他的旨意生长。至于那些不听招呼的,只能咔嚓咔嚓的剪去。而锦衣卫正是他打造的那把大剪刀,他需要用这把大剪刀不时地对树枝进行修剪,比如此时。

从胡惟庸案入手,看明朝锦衣卫的建立及其影响

锦衣卫在侦办蓝玉一案,发挥了极高的工作效率。从抓捕到处决,只花费了短短两天时间。这也证明了朱元璋是心虚的,不少人认为蓝玉其实并没有招供。而那份“供词”,不过是锦衣卫炮制的。等到蓝玉死后,针对蓝玉一案的侦办才刚刚展开,一直持续到洪武末年才结束,一万五千多人被杀。

等到朱允炆上台后,他开始标榜所谓的仁政,这从他的年号“建文”就可以看出来,想要与“洪武”有所区别。所以在洪武朝不可一世的锦衣卫,也被彻底边缘化,成为了看家护院的“老实人”。可惜啊,朱允炆没当几年皇帝,就被他的叔叔朱棣推翻了,而朱棣的皇位来路不正,正好给了锦衣卫新的契机。

朱棣担心朝臣对自己有二心,就加强了锦衣卫的侦查和审讯的工作。他启用出身于临邑诸生的纪纲为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既治锦衣卫,又典诏狱,一度被弃用的锦衣典狱的职能又得到恢复并且得到了加强。

到了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和孙子朱瞻基当皇帝的时候,由于三杨秉政,权力在大臣的手中,所以此时的锦衣卫也能敛势守法,气焰有所下降。不过在这段时期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锦衣卫长官兼领镇抚,一身兼任侦察刑讯,职重权大,为日后锦衣卫权倾朝野的开端。二是锦衣卫官校的人选由世袭趋于非世袭,不再父子承袭。但这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锦衣卫成为了显贵子弟悠闲养禄的机构,促使了锦衣卫的不断膨胀。

从胡惟庸案入手,看明朝锦衣卫的建立及其影响

二、正统成化时期——锦衣卫势力转盛

朱祁镇即位之初,由于三杨还继续执政,所以朝廷还算稳定。可是到了正统七年,三杨相继以老病去职。朱祁镇掌权,却把事权委托给了司礼太监王振。王振此人权力欲望太盛,一直想控制锦衣卫。正好这个时候锦衣指挥马顺,也想傍上王振这个大腿。于是,马顺就成了王振的义子。

王振用锦衣卫打击政敌、排除异己,只要由侵犯他的大臣,全都被锦衣卫处理了。比如国子祭酒李时勉、翰林侍读刘球、御史周铨、吏部王直、赵新、曹义等人,这些人或因言语触怒王振,或者根本就是无故被逮下狱。

但是王振控制时间并不久,土木堡之变时王振就死了,而锦衣指挥马顺更是直接被大臣们在朝堂上围殴致死。之后又有八年的时间,大明王朝的最高权力过渡到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手里,朱祁钰本来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富贵王爷,结果朱祁镇搞出这么一档子事后,朱祁钰就上台了。

从胡惟庸案入手,看明朝锦衣卫的建立及其影响

权力是毒药,哪怕是谦谦公子握上了它,也变了模样。朱祁钰上台后,为了防止坐下的皇位被夺走,不仅将朱祁镇囚禁起来,并且为了稽查百官,封住他们的口舌,不得不复用锦衣卫。

等到八年后,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太监曹吉祥和大将石亨拥戴朱祁镇复辟。由于他们有功于朱祁镇,所以居功擅权,干涉朝政,在这段期间曾经守住京城的于谦就是被他们害死,朱祁镇也是默许的。而世道不平,皇帝就需要那把朱元璋亲手打造的大剪刀,对着不安分的树枝修剪。所以在这段时间,锦衣卫的势力直线上升。

后来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即位,又出了一个大太监叫汪直。汪直在东厂的基础上,还设立了西厂。而锦衣卫被视为外臣,势力不如两厂。汪直仿效王振,除了直接控制两厂外,用自己的侄子控制着锦衣卫,镇抚司也被他安插了亲信。至此,汪直实际控制了两厂和锦衣卫。

这段时间的特点是锦衣卫的镇抚司独立了出来,原本的镇抚司只是锦衣卫的下属,其事务必须禀报锦衣卫长官,而不能直接上奏皇帝。但是朱棣时期镇抚司独立了出来,有了上奏皇帝的权力。不过这时锦衣卫的长官也同时兼领镇抚司事,其事权更重、更集中。而到了朱见深,锦衣卫的长官若不再兼任镇抚司,便不能直接控制镇抚司刑狱之事。

从胡惟庸案入手,看明朝锦衣卫的建立及其影响

三、弘治正德时期——锦衣卫势力起伏

朱佑樘是明朝皇帝忠比较有作为的了,他也很有自信,表示“与我共天下者三公九卿也。”于是下令大力裁剪锦衣卫人员,所以这段时间锦衣卫自敛而不敢放纵。不过这其中有一个叫牟斌以指挥使兼任镇抚司事,值得一提。

牟斌为人博学且向善,他职掌锦衣卫和镇抚司时,多方解救入狱的官僚士大夫。比如明朝文学家李梦阳,当然也是户部主事,他在任上指摘寿宁侯兄弟不法之事,下诏狱。牟斌对李梦阳说:上封事当指实其罪和交结党羽之状。这实际上是提李梦阳出谋划策。李梦阳畏惧在朝堂上对质,牟斌又替他壮胆说:“置对何难?吾能剪其羽翼”,让李梦阳据实上奏。最终李梦阳转危为安,或释出狱。

但是到了武宗朱厚照时期,又有大太监上台了,太监刘瑾把持朝堂,两厂和锦衣卫不得不依附于他,只有牟斌不听他的号令,结果受到了刘瑾的排挤,最终在武昌病死。不过这些太监们并不能像汉朝那样有出息,大多蹦跶不了几年就嗝屁了。

从胡惟庸案入手,看明朝锦衣卫的建立及其影响

四、世宗嘉靖时期——锦衣卫极盛来临

朱厚照出去玩掉河里淹死之后,世宗朱厚熜就以藩王入了大统。朱厚熜上台后整顿和裁汰了大量锦衣卫官员,其中指挥以下被裁减达十分之六,旗校达十分之五。由此锦衣卫的势力受到压制,一时之间朝臣称颂朱厚熜为“神明”之主。但是,没多久大礼仪之争就爆发了,朝臣让朱厚熜认朱佑樘当爹,但是朱厚熜只认自己的亲爹,于是两帮就杠起来了,锦衣卫又趁机起而用事。

陆炳是朱厚熜的亲信,他的父母就是当年王府的亲信,所以有机会侍奉朱厚熜左右。等到朱厚熜即位后,陆炳担任了锦衣卫左都督。后来皇宫遇上火灾,陆炳还救过朱厚熜的命。再后来又发生了宫女要勒死朱厚熜的事,又是陆炳救了朱厚熜一命。这样的过命交情,让陆炳得到了皇帝极大的信任。

陆炳大量招纳四方勇士为锦衣校尉,达万余人,锦衣卫的编制迅速扩大。陆炳所选用的卫士多为京城中豪侠,颇能把持长短曲直。陆炳又广布耳目,多方探察朝廷内外大小之事,睚眦之仇无不立报,对部署约束极严。所以在陆炳职掌锦衣卫时期,因为深得朱厚熜的信任,所以锦衣卫的权势压过了两厂。

从胡惟庸案入手,看明朝锦衣卫的建立及其影响

五、隆庆万历泰昌时期——锦衣卫的平稳期

在隆庆时期,由于他在位时指斥陆炳窃弄权威,结交严嵩父子,有十大罪状,但是由于陆炳已死,所以削去官职,籍没家产,子孙免官为民,余党谪戍边地。锦衣卫虽然继续用事,但其权势较嘉靖时期已大为收敛。

万历在位前期,是那位实行一条鞭法的帝师张居正把持朝政。张居正这人治国是个好手,但就坏在自身不检点上,而且当很多政策无法推行的时候,张居正就借着权势绕过政策,其中锦衣卫就为他所用。不过锦衣卫也不敢在张居正眼皮子底下坏事,所以这段时间颇能持法自守。

不过等到万历亲政后,长期不理朝政,廷臣奏章他也留中不发,而太监趁机抬头,所以这一时期关于锦衣卫的记载很少,毕竟当时是太监两厂的天下。

从胡惟庸案入手,看明朝锦衣卫的建立及其影响

六、天启崇祯时期——锦衣卫彻底沦为东厂附庸

这是大明王朝最后的时期了,很多潜藏的矛盾也已经浮出了水面。廷击、红丸、移宫三大案相继发生,廷臣结党营私,形同水火。号称九千九百九十岁的魏忠贤权倾内外,诏狱冤案不断。锦衣卫则成为了魏忠贤控制朝臣、进行党争的得力工具。

崇祯上台后,试图拨乱反正,诛杀魏忠贤。但是这个时候明朝的党争已经一发不可收拾,所以锦衣卫和东厂仍继续发挥着作用。崇祯以太监王德化掌管东厂,吴孟明掌管锦衣卫,梁清宏、乔可用掌管镇抚司。到了崇祯末年,锦衣卫长官骆养性也和东厂勾结。此时东厂权势大盛,锦衣卫和镇抚司沦为东厂附庸。

从胡惟庸案入手,看明朝锦衣卫的建立及其影响

锦衣卫制度有哪些影响?

自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后,锦衣卫就和大明王朝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了一起,这其中有依附于宦官的时候,也有自身强势的时候,还有内敛自守的时候。在这整个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里,锦衣卫对对明朝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又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提起锦衣卫,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样一个皇权的爪牙能有什么积极影响,其实锦衣卫也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积极影响的。比如朱元璋用来治贪时就离不开锦衣卫极高的侦查效率,所以在明朝初期锦衣卫是起到一定反贪效果的。不过这样一个锦衣卫制度,就和我们之前介绍罗马近卫军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制度就会发生转变,作用也就开始变质。

锦衣卫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就是对国家司法监督监察系统的破坏,锦衣卫的活动多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存在阴暗的一面,同时也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作为始作俑者,朱元璋对这点也是有清醒认识的,不然不会想过将锦衣卫的刑具焚毁,剥夺锦衣卫的审判权。但是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不是朱元璋能控制得了的,锦衣卫在朱棣时期又开始死灰复燃,并且灼伤了大明近三百年。

从胡惟庸案入手,看明朝锦衣卫的建立及其影响

另外锦衣卫不仅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加速大明朝的腐败,还在思想上对知识分子进行打压。明朝士大夫要想有所作为,不仅要学会隐忍,还要对其进行贿赂和巴结。

同时锦衣卫给宦官专制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回顾锦衣卫的权力更迭,其中宦官对锦衣卫的影响非常大。而随着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导致锦衣卫成为其宦官的附庸,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总结:锦衣卫作为中央集权下的产物,自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开始,形成了独有的特务机构。锦衣卫的滥用职权,给明朝的政治风气极大的破坏,对明朝的官员和百姓造成巨大的伤害,进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参考文献:《明史》、《锦衣卫·畸变的国器》、《明代锦衣卫权势的演变及其特点》、《明代特务机构制度—厂卫制度的产生及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