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简史:华为(上)

 老王abcd 2020-04-06

前言

沙塘镇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县北部,是个普通的小镇,离开平市区大约15公里。沙塘镇有个叫丽洞的管区,离镇中心大约6公里,丽洞里面有两大姓氏,李姓和曹姓,这里周围都是大山,整个区只有一所学校,叫节推小学。

1979年的一天,正在节推小学里面读六年级的李奕概拿着一本日历,兴奋地对着他的同学李新华说:新华,新华,你从这个日历里面随便翻开一页,然后告诉我日期,我立刻就可以知道是星期几。

李新华露出了怀疑的眼神,但还是随机地翻到了一页,然后说出日期,李奕概想了一下,然后立刻说出了是星期几。李新华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又猛地翻了几页,但每次李奕概都能准确地说出是星期几。最后,目瞪口呆的李新华只能再次对他这位聪明的同学写了个“服”字。

1980年,李奕概进入了开平一中读初中和高中,1986年以广东省第九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是恢复高考后,开平市考上清华第一人。而他的同学李新华也考上大学,后来在沙塘中学当了一名初中物理老师。

大学毕业后,1993年初李奕概来到深圳,进入了一家当时只有两百多人的小公司,从事产品开发工作,这家公司叫华为。

这一年,华为在深圳蛇口的一个小礼堂里开年会,49岁的任正非哽咽地说了一句:我们活下来了。然后泪流满面再也说不下去。

壹 任正非

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的任店村,这里依山傍水,前面是流水潺潺的浦阳江,后面是钟灵毓秀的官岩山,任店村有个制作金华火腿的师傅叫任三和,由于有一门好手艺,家境殷实,任三和有个儿子叫任木生,字摩逊(下面就叫他任摩逊)。

任摩逊自幼聪慧,在1931年考上了北平民大经济学专业,是当时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任摩逊在浙江定海水产职业学校教了两年书。抗战爆发后,就到了广州的兵工厂里面当会计,在抗战期间,这家工厂迁到了贵州。不久后,由于战乱,任摩逊辞去了会计工作回到家乡浙江金华。后来为了躲避特务,他又返回了贵州,重执教鞭,当了一名乡村中学教师,并认识了小他17岁的程远昭,程远昭后来也当了老师。

1944年10月25日,在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黄果树瀑布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34岁的任摩逊和妻子程远昭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取名任正非。任正非加弟妹七人,再加上父母共九人,那个年代要养活这么大的一个家庭,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当时,他们全家只有2床被子,床单底下铺的是稻草,每天的食物,由程远昭分好,按量配给每一个人。小时候,任正非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到一个白面馒头,可是,这个愿望一直到高中毕业都没能实现。

高三那年,学业繁重,程远昭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挨饿,每天偷偷多给任正非一个小小的玉米饼,正是这个从全家的粮食里面挤出来的玉米饼,支撑着任正非完成了高考。1962年,他考上了贵州大学物理系,但读了半年就退学回家重考,他想考清华,但最终清华没要他,19岁的任正非只好进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在的重庆大学)暖通专业就读。

大学期间,任正非除了自学电子专业技术外,还自学了三门外语,大学毕业后,他应征入伍,成为基建工程兵部队的一员,基建工程兵其实就是穿着军装的施工队,主要负责建造军用飞机厂、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等。

1974年,30岁的任正非跟随部队,调去参加“四三方案”最大项目辽阳石油化纤厂的建设。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西方国家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当时的他就想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出这么先进的设备呢?三年后,任正非通过自己研究,制作出了一种检验设备的仪器,叫“空气压力天平”,当年还受到了国家的表彰。

企业简史:华为(上)

青年时期的任正非

来到辽阳两年后,任正非经人介绍认识了同一个单位的孟军,并与其结婚,孟军的父亲叫孟东波,是当时的四川省高官,后来官至四川省副省长。

1978年,任正非被选为解放军科技人员的代表,参加了的全国科技大会,1982年的十二大上,又被选为了军队的代表。

随后,因为大裁军,38岁的任正非随妻子来到深圳,孟军做了南油集团的高管,而任正非则转业到南油集团下的一家电子公司任副总经理。在部队生活多年的任正非,并没有多少从商经验,1987年因为在经营中被骗了200万(那时内陆城市月平均工资才100多元),44岁的他遭国企南油集团开除,也因此和身为集团公司领导层的妻子离了婚。

中年失业又离婚,大概这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惨的中年危机了,如果说小时候的饥饿是肉体上的痛苦,那么现在任正非面对的则是精神上的痛苦。

但是任正非没有时间去感怀忧伤,失去了经济来源的他和父母租住在一个小房里,阳台当厨房,还要兼顾6个弟弟妹妹的生活,上有老下有小,全家陷入窘境,母亲甚至到菜市场去捡一些别人扔掉的菜叶、买一些便宜的死鱼。任正非再也不忍让家人过这么贫苦的日子,已经跌入谷底的他决定背水一战,踏上了创业之路。

贰 华为

1987年9月15日,任正非集资两万一千块钱(当时深圳注册公司最低资金要求是两万块钱),成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凭借背靠香港的优势,华为开始做起了代理香港鸿年公司的程控交换机的生意。

交换机简单来说就是相当于一个排插,而程控交换机就是用计算机软件控制的排插。没有交换机,那么一条电话线只能连接一个固定电话,有了交换机,一条电话线就可以同时被多个固定电话使用。

那个年代,中国大部分地区,装固定电话要排队、请客,且价格极高。在一个中等城市,装一部家庭电话需要排半年队,花4000多元的“电话初装费”,而单位用户要花5000元左右。中国固定电话的整体普及率不到10%,因此对交换机的需求量非常大。

但当时的通讯设备都是被国外垄断的,国内企业没有立足之地。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出这么先进的设备呢?这个问题再次出现在任正非的脑海里,在做了两年代理后,43岁的任正非,决定自己做研发,1989年,任正非从华中科技大学挖来了郭平,郑宝用,聂建林三位牛人,并开始了HJD48交换机的研发。

1991年9月,五十多名年轻员工跟随任正非来到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华为租下了这个破旧的厂房作为他们的公司,这里既是生产车间、库房,又是厨房、卧室,十几张床挨着墙排开,床不够,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所有人吃住都在里面,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做累了就睡一会,醒来再接着干,这种奋斗精神被称为'床垫文化',在华为一直延续至今。

企业简史:华为(上)

1991年12月,在郑宝用的主导下,华为第一款自主研发的交换机HJD48研发成功,次年产值达到1.2亿元,利润过千万,当时华为的员工,只有两百人而已。在熬过了创业的生死线后,任正非在当年的年会上留下了热泪。

任正非曾在一次会议中说:阿宝是一千年才出一个的天才,一人顶一万个人。

企业简史:华为(上)

郑宝用

还没享受完胜利的喜悦,华为却又陷入了困境,研发的第二款产品JK1000交换机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因为通讯设备的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在数字交换机技术成熟起来后,模拟交换机已经面临着淘汰。于是,1992年,任正非决定投入数字交换机的研发,当时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李一男正在华为实习。

叁 李一男

1993年6月,一个又黑又瘦,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的大男孩来到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他扶了下眼镜,看着这栋破旧的大楼,这时候的李一男大概没想到,他即将在这里创造奇迹,成为一代传奇。

当时的华为,情况并不乐观,虽然赚了一些钱,但融资困难,面对巨额的研发费用,任正非只好去借高利贷,利息高达20%~30%。在C&C08交换机的研发动员大会上,任正非站在5楼会议室的窗边沉静地对全体干部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

刚刚研究生毕业的李一男,从任正非手里接过了C&C08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大旗。李一男不辱使命,带着手下奋斗了大半年,终于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C&C08研发成功后,被迅速投入了市场,为华为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企业简史:华为(上)

C&C08交换机

凭借着C&C08,李一男两天时间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坐上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升迁速度比坐火箭还快。李一男对技术发展趋势,对产品走向具有惊人的敏感度和准确的把握能力,任正非一度想将李一男作为接班人来培养。

企业简史:华为(上)

李一男

固网时代之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进入了高速的发展,华为的脚步也没停下。早在1994年,华为就开始进行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并成立了无线业务部,部门负责人叫余承东,他后来有个花名叫余大嘴。

1997年9月5日,华为第一代 GSM 系统研发成功。1998年,面对着国外厂商的联合围剿,华为的GSM业务在国内收获甚少,被迫转战海外市场。同年,余承东和他的队伍开始搞3G预研(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1999年到2000年的两年时间里,华为先后拿下了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的GSM市场。随后,华为又把优势逐渐扩大到中东地区和非洲市场。

2000年,华为销售收入已超过200亿,李一男却辞职了,这位曾经的天才少年选择了自主创业。任正非再三劝说,但是依然无济于事,最终一贯低调的任正非为李一男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六年后,李一男重新回到华为,两年后又再次离开,结束了与任正非的一段恩怨情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