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吼了孩子,你依然是个好妈妈|情绪调节,是妈妈的人生必修课

 咩咩羔 2020-04-06

来源:百变爸妈

作者:37℃大叔

编辑:百小变



前言:物质条件好了,人们开始关注精神层面,尤其是对于孩子的教育。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的发展,也让信息流动速度加快。于是,关于家庭教育的各种信息,纷至杳来,其中不乏观点单一且泛泛而谈,除了贩卖焦虑,增加父母心理负担,再无他用。吼孩子是对是错,不能绝对化的概括,本文从多角度看待“吼孩子”现象,及应对方法。

文/百变爸妈

“你在哪儿,坐着干嘛?时间过去多久了?快一个小时了,你看看你写了多少?还在玩,抓紧写啊!”这样的场景,估计在多数上学孩子的家庭都很常见,如果孩子再回上两句:“我在想呢!我不会!”父母的抓狂程度,预计要迅速飙升到最高值。

吼完之后,很多父母又开始内疚和自责:为什么我要这样对待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再耐心一点?为什么……以致于网络上对于远交近攻这一外交策略都有了新的解读: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远远的看着还能交流,一旦距离近了,就忍不住想要进行“攻击”。其实,我想对你说:“也许你经常吼孩子,但你依然是个好妈妈。”




吼孩子原因大总结

忍不住吼孩子,肯定是有原因,一般来说,孩子不听话是主要的诱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要考虑,不能单一的归结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

1、身体优势

从体型上来说,父母要比孩子更高大,那么更容易在孩子“不听话,不懂事”的时候,利用高分贝音量,提醒对方注意。或者换个角度看:你敢对你身材比你高大,强壮的人大声“吼”吗?多数人,是不敢的,因为一旦对方失控,可能会对我们造成身体伤害。

2、思维优势

父母的经验和学识,肯定要优于孩子,尤其是小学阶段,所以当孩子出现困难,我们会用自己的思维来判断孩子的“对与错”。这是把孩子成人化的表现,没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所以,你认为简单的题,简单的事,也许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3、情绪外延

家是每个人的心里势力范围,什么意思呢?是指每个人在家里的时候感觉这个环境、这个面积范围内,自己是可以控制的,是我说了算的地方。所以,当你遭受到来自于工作、同事、爱人等多方面的不顺心,容易把自己的情绪外延到孩子身上。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相对更弱小,我们的控制感更足。

4、代际传递

有研究表明:儿童时遭受过语言暴力或体罚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用相同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这也是为什么让多数父母感到内疚,却又无限循环的重要原因之一。

5、控制欲强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听话意味着要绝对的服从,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容易被父母认为是“不听话”的表现。

即使你没忍住吼了孩子,也不必特别因此特别内疚。多数观点都在“吐槽”父母,把父母超能化看待,而忽略了父母自己也是“人”,也会有自己的喜、怒、哀、惧等情绪。一个人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可以把心理资源这个词理解为蓄水池里的水。

蓄水池的容量是有限的,当其他事情需要调配、使用了心理资源,且又没有及时输入,此时的水池的水,是少量的,或已经使用完。当再次需要使用到这些资源,出现了资源匮乏,没有资源可以调配、使用。

举个例子:今天工作较不顺利,因为非自身原因出现了各种问题,难以处理,因此受到上司的责难,自己也感到很委屈。这一天,自己会调动大量的心理资源来应对自己的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当回到家后,发现熊孩子上窜下跳的,作业还没完成。你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发泄口”,这一天的委屈和不满,在此刻倾泻而出。




减少吼孩子的应对办法

1、尊重孩子

孩子从2岁开始,进入到社会化的过程,这时候孩子开始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是要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必须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情。

其次,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有些事情对于孩子来说确实是困难的,这是他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学习阶段。例如:吃饭洒到桌子上;拿东西拿不稳;对于作业的一些题目不会做、不理解等。父母应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这些事,是否超出了孩子当下的能力。

2、阻断代际传递

对于习惯性吼孩子的父母,多数是儿时也经常被这样对待,自己能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要有意识的控制自己,改变惯有的行为模式。

3、让别人来监督自己

 

可以和孩子约定,当你预见到妈妈(爸爸)要发火时,可以大喊:“智慧妈妈,不发火”。或者,让另一半监督自己,也可以是提前约定好暗语来提醒自己。

4、回家前放空自己

在单位遭受的种种不顺和负性情绪,不要带回家。因为从你踏入家门的那刻起,你不再是员工、上司、老板等社会角色,你即将扮演妻子、丈夫、妈妈、爸爸等家庭角色。拍拍自己的胸口,轻轻对自己说:“xx你到家了,从现在起,你将是xx的妈妈(爸爸)”

Q:家里有熊孩子,实在是不省心,忍不住吼了孩子,自己又开始后悔,很内疚。

A:吼了,就吼了吧,不必特别内疚。不能否认,有些孩子就是天生的典型外向型特质,他们喜欢运动,坐不下来,所以,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的不那么乖巧。

事后,可以主动和孩子道歉:“妈妈今天没忍住,又吼你了,希望你不要生气。今天,妈妈看到你xxxx的时候,也实在是生气,妈妈希望你能xxx。”道歉时,要传递三个信息,一是告诉孩子“我意识到我错了”;二是告诉孩子,你的期望,你希望他怎样做;三是告诉孩子,你的感受是什么。

结语:在孩子十几年的成长历程中,真正能做到不吼不叫的父母为数不多,吼了孩子也不必自责内疚。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让孩子能够去感知别人情绪的机会,增加适应性。多数被吼的孩子,也是因为不能及时发现父母的情绪失控前兆,不断的挑战父母底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必要非要求自己做一个“完美”的妈妈(爸爸)。

懂点心理学,生活更美好!





本文版权归37℃大叔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