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一幅画》| 张小玉解读

 wsgmail 2020-04-06

关于作者

弗朗索瓦芭布·高尔女士,是法国艺术普及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她曾经在索邦大学与卢浮宫美术学院主修艺术史,后来还担任艺术史教授。虽然有着学院派的背景,但她热衷于进行大众艺术普及,是法国“如何欣赏画作协会”(CORETA)创始人。她为大众提供的艺术欣赏方式,既充分考虑了初学者面对一幅绘画时的心态和习惯,又包含权威的艺术史知识。因此她的作品不仅得到了大众的喜爱,也被美院教授誉为“让大众理解大师艺术境界的好作品”。在艺术普及方面,作者达到了一种有效的平衡。     

关于本书

《如何看一幅画》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法文原版一经推出便收获很高的热度。可以说,法国人身上那种随性浪漫,带着一些哲学和抽象感的表达方式,在她的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书并不是一本笑点满满的“艺术故事会”,也不是一本没有温度的“绘画欣赏说明书”,相信自己的眼睛,用想象力和联想力去体验一幅画,是本书最推崇的欣赏方式。因此,这是一本和市面上常见的艺术普及书都不相同的作品,中文版在热销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议论声音。而难得的是,本书为我们营造的这些感性的艺术氛围,却又是每个人最舒服的入门姿势,我们将学会用自己的方式看一幅画。

核心内容

在这本书中,作者运用了两大步骤,循序渐进地带领读者进入艺术欣赏的大门。首先,归纳出4种在艺术欣赏种最常见到的绘画类型,明确每一种类型应该建立的欣赏态度以及欣赏策略,引导大众面对一幅画时进行理解的关键点;其次,选择3幅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绘画,运用积累的欣赏策略,深入理解,层层解读,真正体验一幅完整绘画的欣赏乐趣。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做《如何看一幅画》,它是一本拉近入门者与艺术作品的距离、引导你学会用属于自己的“感性方式”来看一幅画的艺术普及书。这本书一共309页,我会用大概30分钟的时间和你分享本书精髓:艺术不是用来学习的,是用来体会的。面对不同类型的绘画作品时,如何用自己的独特感受去欣赏一幅画。这本书中有很多名画图片,为了便于理解书中的内容,我们选择了其中一些名画作品,放在音频下方的文字版稿件中,可以随时查看。

那么我们就来进入正题。说到艺术欣赏,我们时常遭遇这样的困惑:有人把艺术举得高高在上,仿佛不懂艺术史、美学和专业词汇,就不配去领悟艺术的真谛,无端地抬高了门槛,让人对艺术敬而远之。还有一些人把艺术看成一种消遣和娱乐,奉上几个八卦段子博人一笑,让人觉得艺术不过就是些香艳野史或狗血故事。这样虽然降低了艺术欣赏的门槛,却容易流于表面,无法深入。最后的结果,都是让人无法感受到艺术之美。

其实,当我们去美术馆博物馆看到那些传世名画的时候,可能并不了解一幅画的背景知识,没法从理论上说出来它好在哪里,但是,我们仍然能从中体会到一些细微的情绪。这个时候,其实你已经在欣赏艺术了。

《如何看一幅画》这本书,名字起得非常通俗,而且,还带有很浓重的个人色彩,你要想从里面获得系统的 “艺术史和理论知识”,不好意思,这本书没办法满足你的需要。但是,这本书有一个最鲜明的观点,就是鼓励一种比较感性的欣赏方式,鼓励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观察,重视我们主观的“体验”。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大概是本书最推崇的观点了。大概从来没有哪种艺术普及,是如此的“主观和意识流”。也许这正是本书的可贵之处:我们习惯了像解数学题一样理性地学习、找到一幅画唯一的解读方式,却忘了艺术本来就是一件很感性、很独特的事。

这本书的作者弗朗索瓦·芭布-高尔,是法国艺术普及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当今大热的艺术普及领域,在我曾经读到过的作品中,对三位作者的作品印象很深,觉得很有意思。她们刚好都是女性,都是艺术史科班出身,却热衷于创作面向大众的艺术普及书。一位是日本艺术畅销书作家中野京子,她擅长解读名画背后的历史故事,引导读者欣赏名画的过程堪比推理小说,十分精彩;另一位是同样来自日本的杉全美帆子,她擅长把艺术史用插画的方式来表现,幽默风趣;而第三位就是我们今天这本书的作者弗朗索瓦·芭布-高尔。她曾经在索邦大学与卢浮宫美术学院主修艺术史,还是一位艺术史教授。虽然有着学院派的背景,但法国人身上那种随性浪漫、带着一些哲学和抽象的表达方式,在她的写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她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来引导和激发读者。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笑点满满的“艺术故事会”,也不是一本没有温度的“绘画欣赏说明书”,如果你还不太了解西方艺术史,但是希望亲近艺术,和别人谈论一些有趣的观点,那高尔女士一定会让你收获颇丰。

在这本书中,作者运用了两个步骤,带领我们进入绘画观赏的大门。第一步,根据体验的不同,将绘画作品大致归纳成4类,并提供每种不同类型绘画的基本欣赏态度;第二步,挑选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幅绘画,运用微妙的分析,引导我们学会欣赏。

第一部分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仔细说说。第一步,面对不同类型的绘画,我们要有怎样的欣赏态度呢?我们就从作者举出的这四种类型的绘画,来说明这个问题。

什么样的绘画最受大众的欢迎?毫无疑问,是那些表现现实世界的画。比如一个冲我们微笑的女人、一栋有阳台的房子、一盘新鲜的水果。而这,也是作者帮我们归纳出的第一个绘画类型——简单现实。这些简单而常见的事物,总是最容易被大家接受,因为这样的作品,能让我们将绘画和现实世界无缝对接起来,这种确定感,让人感到安心。但是,这些令人愉悦的绘画常常无法激发我们的好奇心,虽然能简单认出画中现实,却往往不再深入了解它的意义。但是欣赏绘画的乐趣,往往就隐藏在对画面表象的深入探索之中。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有一幅作品叫做《圣母之死》,画面上描绘了这么一个场景:圣母马利亚穿着红色的衣服躺在床板上,已经死去。门徒们低垂着头围在圣母身边,正在悼念她。一束光从左上方照耀下来,照在圣徒和圣母的身上,也将这群人身后的红色幕布映衬的格外鲜艳。描绘圣母之死的场面,是西方古典绘画中很常见的题材,不过面对这种简单的现实题材绘画,我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画家已经悄悄打破了描绘圣母的既定规则。

画面中的圣母,不再是一个面部光洁饱满,神情柔和端庄的完美女性形象,而是一个相貌平凡甚至有些粗鄙的妇人,她双脚裸露,略显狼狈地倒在床板上。同时,画面背景还使用了红色幕布这一歌剧的道具,而歌剧,正是当时诞生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伟大的卡拉瓦乔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情怀。他将神学意义上高贵的宗教主题,进行了世俗化和戏剧化。这幅画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此,当我们面对那些很容易理解的日常主题绘画时,不妨采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体会除了画面上简单现实之外的“戏剧感”。

刚才我们以一副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说明了即使是常见的现实题材,换个角度也能看出其中隐藏的戏剧感。其实绘画描绘的,也不都是那些常见题材和简单现实。我们来看看第二种绘画——表现理想和崇高精神的一类作品。有时,这些崇高而庄严的绘画,带给我们一种超出日常生活的视觉感受。比如一些宗教主题绘画,重大而悲怆的历史现场让我们很震撼;而一些古希腊神话题材的绘画,不得不让人惊叹人体的优雅和完美。

下面我们要说的这幅画,是17世纪荷兰画家维米尔的经典之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画面中出现的内容非常单纯:这是一张半身人物肖像画,一个身穿黄色外衫、头戴黄色和蓝色头巾的女孩,在那暗夜般纯黑色的背景之中回眸,耳间的珍珠耳环熠熠生辉。

作为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维米尔擅长描绘表现市民日常生活的风俗画。但是这幅画中的女孩,却无法让你联系到历史或者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画家使用了这种全黑背景、完全突出人像的肖像画法,女孩仿佛是一种自在而永恒的存在,这惊鸿一瞥让人觉得时间都要静止了。在这一类“超越日常生活、具有压倒性气质”的绘画面前,可以不必害羞,大方承认画作中蕴含的强大感染力,从最初看到它的强烈情感和不安之中,体会和理解画中那令人惊叹的崇高感。

那接下来,来看看第三个类型,变形扭曲的、不那么现实的绘画。我们要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有些时候,艺术家笔下的世界不再和自然世界吻合,可以是变形而扭曲的,而我们也没办法再用逻辑和常识去判断了。没错,这时的绘画让我们无从看起,感到很不适应。表象让我们迷惑和沮丧,甚至会因为画面的失控而感到震惊。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克服这种震惊,摆脱固有的欣赏习惯,去思考画家独特的处理方式,理解画中隐藏的象征意义。

比如弗朗西斯·培根有一幅作品叫做《乔治·戴尔镜中肖像》,画中的男人穿戴着华丽而整洁的西服,正在照镜子。他的身体和着装都是现实中常见的,可是,他的头部和镜子中的脸已经完全破碎变形。画面中融合了抽象和具象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让人感到非常的不安和荒谬。同时,镜中男人的脸已经完全扭曲畸形,就像车祸现场一样,可是他的姿势却还是镇定自若,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这不禁让作为观众的我们,生出了第二层不安和震惊。

不过,如果我们细细体会这两种矛盾和荒谬,就会意识到,画家是多么的高明啊!弗朗西斯·培根是一名活跃于20世纪的现代主义画家,他的人生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物是他作品中最常表现的形象,但是这些肉体却是扭曲、怪诞和恐怖的。画家不是在用写实的手法复制现实场景,而是画出了人类的意识和精神危机——我们在这个世界生存,不常常是这样的状态吗?人前风平浪静,而内心的翻江倒海支离破碎,都由自己承受。因此,如果我们还沉迷在表象里,没有意识到这些荒诞的象征,无法穿越画面第一印象带来的震惊感,那也就无法领会画家的真正意图了。

而看过了这些或简单或崇高,或变形或震惊的作品,总有一种绘画能带给我们“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体验,而这,也是第四个绘画类型——温柔沉浸式的绘画。画家马克·罗斯科的作品《赭色》,正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整幅画没有线条和具体的形象,只由上下两个矩形色块叠加而成,上层是橙色,下层是红色。两种颜色的边缘呈现模糊的过渡。

罗斯科生于20世纪,他的一生,经历了艺术风格从写实主义到完全抽象的过程。而成就他美国国宝级画家地位的,正是这些完全抽象的色域绘画。罗斯科用单纯而富有冲击力的色彩,传达了人类的基本情感,也许是狂喜,或者悲伤、恐惧、空虚,但它会带给你慰藉,降低你的欲望,让人追寻一种超越理性的永恒。这时的绘画回归了和谐,它让我们冷静下来、平息心灵、获得慰藉。而面对这样的绘画时,我们只需要深深地沉浸在那静谧的氛围中,抛却漫长人生中沉重的包袱,与世界和解,与我们自己和解,就好了。

以上,就是本书第一个重点了。作者提出,要珍惜我们看一幅画时的直观感受,并且以不同体验作为标准,提供了4种不同的欣赏策略,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第一类,面对表现简单事实的绘画,引导我们挖掘表象之下隐藏着的戏剧性;第二类,并不是所有绘画都表现日常,面对那些表现理想和崇高的绘画,我们可以带着一种敬畏的心情去审视;第三类,绘画可以表现变形和扭曲的世界,它会带给我们震惊感,因此我们要改变欣赏写实绘画的方法,去理解画中符号的象征意义,同时摆脱震惊、深入解析才会让我们有收获;第四类,终究有一些绘画,让我们沉浸在一片温柔的气氛里,我们要做的,就是感受它的宁静和谐。

第二部分

刚才我们讲了不同类型的画作,我们要有不同的鉴赏策略。那么接下来,我想讲解三幅在艺术史上非常有名,也很经典的作品。请你跟我一起,运用刚才说过的这些鉴赏方式,和你的想象力,走进画中的世界吧。

第一幅画,是20世纪中期美国画家爱德华·霍珀的代表作《夜鹰》,这幅画现在珍藏于芝加哥艺术研究院。

这是一幅特别简单明了的画。夜色中的大街和公寓,右侧正在营业的街头酒吧亮着灯光,酒吧中有正在喝酒的两男一女和一个酒保。没错,画面上的所有事物,我们都能毫不费力地找到在现实世界中的原型。整个作品是以观众为上帝视角来展现的。这个场景在现实中也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位于纽约格林威治大道上的菲利斯酒吧。所以,整幅画表现的,就是夜晚中的一个街头场景。

而正当我们为这种明确的画面感到安心和平静时,作者却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全新的思路:画中的一切,有没有可能只是道具和演员?为什么这幅画格外的单调和平稳、却又有一种沉重和空虚的氛围弥漫?这些喝酒的人看上去显得十分冷漠,他们究竟在想些什么?当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时,我们和画作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交流,开始体验到画中简单事实之外的“戏剧性”,而这些,才是画家真正希望我们去理解的东西。

我们继续来看。整个画中的线条都特别简单,建筑外观基本都使用了规矩的方形和折线,而人物运用了少量的曲线。线条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直线是冷静的,而曲线是柔美的。同时,大量的墨绿色和酒吧内一小角明黄色的对比,更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压抑感。这像不像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人们看似镇定地焦虑着、看似温情地疏离着,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保持着距离呢?而他们内心在想什么,我们也不得而知,或许什么都没有想,只是夜晚一种疲倦的状态而已。

这样的一幅画,是不是很像一个默片电影的场景呢?有意思的是,画家霍珀本人,正是电影的忠实粉丝,而他的画风,也影响了电影工业,我们的悬疑大师希区柯克先生在影片《精神病患者》中,重现了霍珀画中的一栋房子。所以,我们如果沉浸在这幅画给我们营造出的戏剧体验中,那就会继续追问,究竟这些画中人,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呢?

当你想到这里,恭喜你,你的疑惑已经抵达画家的创作理念了。霍珀的绘画手法,正是这样一种“世俗化了的现实主义”。他很注重细节,把社会的真实场景直接描绘出来。然而,这种不带一点点主观情绪的表达,反而造成了一种和现实的疏离与不真实。看他的画,让我们觉得现实就在眼前,却又根本接近不了。我们只好想象画面中发生的情节,而一旦开始了这种脑补,最后只有一种幻灭感,因为无论如何,我们也参不透真实的剧情。这实在是一个悖论。

这种空虚,正是画作的隐藏价值,它传达出的气质,和二战后美国人空虚寂寞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那种沮丧和压抑的心情,被画家在作品中隐晦地表达了出来。作为美国最重要的写实画家之一,霍珀不仅表现了充满异化情绪的二十世纪上半期的美国社会,而且深刻挖掘了人物的精神面貌。而这之后,不同时代和地方的人们,都能从霍珀的画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状态。这也正是本画最大的价值:看上去稀松平常甚至略带枯燥,却是一种开放的叙事方式,表象之下的内涵,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

刚才的第一幅画,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对于简单现实的观看方式。而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这幅作品,它不再让我们感到踏实,而是一种变形的产物。这种情况下,只有突破表象的迷惑,才能洞察到它的象征意义。让我们进入第二幅画,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来自20世纪超现实主义代表人萨尔瓦多·达利的经典之作——《记忆的永恒》。

整幅画,就像是悖论一样的存在——眼前的东西都在现实中似曾相识,但是细细看来又并不一样。第一眼看到画中的物体时,我们会以为这是件传统的作品,因为画里的钟表、树杈、苍蝇、蚂蚁和远方的山与天空,都是现实中的存在,画家用一种接近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手法,对这些元素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可当我们几乎要相信,这就是现实中的场景时,内心的疑惑又将这最初的想法打破了。

为什么画中的世界看上去黏黏糊糊的?那本应该坚硬的金属钟表,为什么像被太阳烤化了一样,软塌塌地挂在树杈上、铺在地面和桌面上?这三个展示着不同时间的时钟,究竟是不是一种荒唐?地面上那个白色软绵绵的东西,是毯子、水母、白马还是某种奇怪的自画像?在这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原中,为什么会出现蚂蚁和苍蝇?可以说,整幅画描绘的物体越是客观,就越给人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于是我们不禁质疑,达利的这幅画,到底是真实的,还是个梦境?

看到这混乱不堪的画面,我们只有运用联想和想象,才能拆穿画家的鬼把戏了。

孔子曾在奔流的河边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们也常常用“时光流逝”来形容时间的变化。所以,画中像融化了一样的钟表,是不是也暗示了时间像液体一样流动呢?而我们再想想“软塌塌”这个状态,它又象征着什么呢?软表的形象,和远处坚硬的峭壁山体形成了鲜明对比,时间的在流逝中变得枯萎,让人无能为力;同时,钟表是大工业产物,代表着社会的文明,但它却出现在一个混沌的、原始的荒原中,显得是那么的多余可笑。在达利的很多作品中,都反复出现软表的意象。而这些,常常融合着对他所痛恨的事物深深的无力感。

画中的蚂蚁,也是达利精心设计过的把戏。说到蚂蚁,我们能联想到什么呢?如果你是中国摇滚乐爱好者,那大概听过张楚的那首《蚂蚁蚂蚁》,歌词中反复重复“蚂蚁”这个词,给人一种密密麻麻的压迫感;蚂蚁是种无孔不入的家伙,它可以无性繁殖,还能被当作壮阳的药物。因此蚂蚁所象征的一切,都与焦虑有关。

我们再说地上那个白色软绵绵的物体,它在现实中已经无法找到对应物了,所以,这是画家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变形,也许,它就是画家潜意识中自己的样子。看到这里,我们大概已经明白了,这幅画早就已经超越了真实生活的界限,画家是在表现自己的梦境,或者说是噩梦。

而且我们看,达利是多么的有意思啊!他表现自己的主观情绪和恐惧,不是像梵高那样运用挥毫的线条或者热烈的色彩,而是愈发冷静的描绘。身为与毕加索、马蒂斯三足鼎立的20世纪代表画家之一,达利用他“偏执狂临界状态”这一最出名的方法,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拼接错位,这是他作为一个现代主义画家的专业与平衡。而这些带着隐喻的形象,也频繁出现在达利的各种绘画和雕塑中。如果你看穿了他的这些小伎俩,那画家一定会冲你狡黠地一笑,因为你懂他了;而那些拼命想要在他画中找到自然世界对应物的人,最终都会无奈地摇头离去。

上面的两幅画,一个是看似简单却又暗藏玄机的现实场景,一个是扭曲变形了的超现实主义世界,总之,它让我们激发了复杂的感情,有一点孤独,有一点慌张。而有没有那么一种绘画,能令我们一瞬间忘记世界的沉重、享受长久的宁静呢?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三幅画, 19世纪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整幅作品的内容也非常单纯,圆形的构图之中,一汪池水里生长着几片睡莲。

说到莫奈,这里先奉送一个小彩蛋:2017年,是《泰坦尼克号》上映20周年,不知道大家当年在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莫奈的作品也出镜了呢?当时女主角露丝把杰克带到自己的上等舱卧房,准备让他给自己画像,结果杰克迅速被墙上的一幅画所吸引,当时他双眼放光,手摸着画面惊叹道:“莫奈的画!看看他对色彩的运用,简直妙极了!”

没错,画面中出现的,正是莫奈的《睡莲》。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情节,就是露丝十分钟爱包括莫奈在内的这些现代派画家,而她有钱的未婚夫卡尔却认为这些先锋画家没什么前途,他的审美标准还停留在古典学院派。从这个小细节中我们也能看出,三个人之间对艺术的态度,暗示的正是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或隔阂。那么,这幅让泰坦尼克号上的男女主角都如痴如醉的《睡莲》,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当你最初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一点奇怪。因为第一眼看过去,你会非常确定它画的是什么,没错,就是池塘中的睡莲。但是,如果你越靠近了看它,越会发现它好像画得很模糊,还不如远观来得清楚。而且,它和从前那些风景画好像也不太一样,没有那种酱油色调的天空和树木,没有那种特别清晰的线条和颜色,没有那种完美到理想化的气质。于是我们产生了一点点疑惑,是不是画家的绘画技法太糟糕了?或者这幅画根本还没有完成,就来冒充真正的风景画了呢?

但是,在产生了这些细微的不确定感之后,我们很快又能被画面独特的气氛所吸引,那就是静谧。水,本来就是我们中国人一种特别熟悉的绘画主题,它很纯净、很淡泊,所以它让我们感受到安宁。而画中的睡莲,正是生长在这样平静的水面上,可能有一丝微风拂过,但是一切都是那样的岁月静好。而如果我们再仔细看,会发现画家的笔触即使没有那么准确,却也能看得出色块的微妙变化。那是浅蓝中带着幽幽绿色的一汪池水,一朵朵小花有时是蓝色有时是粉色,天空中云的倒影好像也出现在了水面。随着注视的时间变长,我们仿佛都开始闻到了画中的空气和薄雾的味道,甚至,觉得阳光都在忽明忽暗地变化。于是,我们心如止水,沉迷在这一池睡莲之中。

这就是《睡莲》的魅力。整幅画并没有讲故事,来告诉你睡莲背后那番爱恨情仇,它也没有传达什么象征意义,或者扭曲世界的隐喻。如果我们到现在依然在追问,画家想要传递怎样的深刻内涵,那莫奈可以非常直白地告诉我们:我要你看的,就是那个瞬间盛开着的睡莲。

莫奈把绘画引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他之前,传统的画家们总是要用完美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完美的画面和故事;而到了莫奈,他开始拿着自己的颜料走向户外,大自然那变化莫测的光线,仿佛就是他的缪斯女神,描绘事物转瞬即逝的样子,这便是我们熟悉的“印象派”的开始;而这之后,那些更加现代和先锋的画家们,也不再像莫奈这样,耐心地去描绘眼前客观的现实了,而是用抽象、变形和拼贴的方式,告诉观众他们的主观情绪。看莫奈的画时,你不需要联系什么高深的艺术或者哲学理论,唯一要做的,就是用心体会这花花世界里的一草一木。这幅《睡莲》,就像一段独白一样,在自然中默念时光的流逝。你喜欢的莫奈,是寂静的,而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能够享受恬淡,是一种高级的修养。

更值得一提的是,莫奈的一生,竟然绘制了250多幅睡莲!这个系列就是他的创作巅峰,每一幅看上去都差不多,但其实又并不相同,时光从不再来,这一刻画中的睡莲,永远不再是前一刻的样子。这里,我说一点个人的看法,我一度认为,莫奈的《睡莲》系列,和我们东方的禅宗意境不谋而合: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这大概也是生命的境界吧。有一天艺术到达了极致,也就变成了“悟道”。

总结

好了,这就是《如何看一幅画》这本书,提供给我们的艺术欣赏理念,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我们走进艺术的花花世界,会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绘画,会激发我们不同的欣赏体验,于是作者归纳出几种不同体验型的作品,并提供给我们相关的欣赏方式。面对表现简单事实的绘画,我们要挖掘画面表象之下隐藏着的戏剧性;面对那些表现理想和崇高精神的绘画,我们可以带着一种敬畏庄严的心情去审视;而对于那些表现变形和扭曲的世界、带给我们震惊感的绘画,我们要跨越震惊的感觉,去理解画中符号的象征意义;还有一类绘画呢,能让我们沉浸在一片温柔的气氛里,我们要做的,就是感受它的宁静和谐。

而这之后,我们一起深入解读了三幅不同类型的名画,他们分别是美国现实派画家爱德华·霍珀的《夜鹰》,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达利的《记忆的永恒》,和法国印象派代表画家莫奈的《睡莲》。我们一起感受了这些作品独特的氛围和气质。我相信,即使没有储备太多的艺术和理论知识,你也已经与这些绘画有了情绪上的交流和互动。要知道,我们不是在学习艺术,而是在体会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