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切的缅怀 无尽的追思——井冈山参观学习记

 zzm1008图书馆 2020-04-07

 革命圣地,红色井冈,共产党人无比敬仰的地方。当年,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片红土地上开创,从此,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历经苦难,走向辉煌……

2011年7月8日,郑州幼师的党员满怀崇高敬意,前往井冈山参观学习。

7月9日  到达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井冈山景区位于江西吉安市境内

井冈山风景区是

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

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全国红色旅游景区

中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十佳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大型雕塑《井冈红旗》

位于泰井高速公路连接线厦坪入口处

雄伟的《井冈红旗》

高19.27米,跨度27米

寓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

整体外形为高高飘扬的红旗

中间镶嵌五角星、镰刀斧头和“井冈山”三字

壮美的“井冈红旗”标志有三层寓意

一是像一块屹立不倒的巨石

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井冈山奠基

二是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寓意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

三是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矗立在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穹

昭示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    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

大小五井

井冈山有五个村庄被群山环抱,其形状如一口口井,因此得名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这里是当年毛泽东等一代伟人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地点之一。

大井

是五井中最大的一个村庄

位于茨坪西北面七公里处

此地有毛泽东、朱德等同志旧居

还有红军医务所等革命历史旧址

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

供水水车旁留影

1927年10月下旬

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首先就来到了大井

左边小路通往毛泽东同志旧居

毛泽东、彭德怀、滕代远同志大井旧居,因为墙壁是白色,当地人习惯称它为“白屋”。

朱德、陈毅同志大井旧居,因为墙壁是黄色,当地人习惯称它为“黄屋”。

白屋后面有两株 “常青树”

一株红豆杉     一株椤木石楠

朱、毛曾在 常青树 下观看战士操练

1929年2月,这两棵树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剿中被大火烧枯。

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年,两棵大树居然冒芽复苏了,而且越长越茂盛。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这两棵树又开花结籽了。

“读书石”

白屋前面有一块大石头,当年,毛主席时常坐在这块大石头上看书读报、批阅文件,被人称为'读书石'。也叫“龙椅”。

当年用的药柜  ·  剩下的残墙弹孔

共产党员体验田按照当年的样子复原修建

大井处处是绿色

黄洋界

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

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毛泽东同志曾赋诗曰: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登山去看黄洋界哨口的人群

 游人如织

黄洋界哨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8年8月30日,红军在广大群众的支援下,依托黄洋界哨口工事,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四个团的进犯之敌,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黄洋界哨口工事,是当年保留下来的一条战壕工事。主要是控制从茅坪方向上井冈山的小路。

当年留下的 战壕 遗址

毛主席题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纪念碑

横碑正面

毛主席手书 ——《西江月 · 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横碑背面是朱德同志手书 “黄洋界”

云雾缭绕的黄洋界

黄洋界山顶海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像汪洋大海一望无际,故又名:汪洋界。

黄洋界炮台

当年立下大功的迫击炮(仿制品)

黄洋界保卫战中,红军副团长兼营长的陈毅安,从茨坪军械处抬来一门刚修好的迫击炮,在只有三发炮弹,前两发又没有炸响的情况下,第三发炮弹命中敌人的山下指挥部,敌人以为我军主力归来,不敢恋战,慌乱中连夜退逃,红军最终取得胜利!

依稀听到了当年的隆隆炮声

黄洋界哨所观敌瞭望台遗址

远眺进山之路,尽收眼底

黄洋界另一工事

耳边仿佛听到了山头鼓角声

没有战火的日子很幸福

参天大树      麻石步道

小井红军造币厂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最早的造币厂

井冈山五指峰

第四版人民币100元的背景图案

井冈山被誉为:  最值钱的山

红军造币厂

沿用了“墨西哥鹰洋”铸造了首批银元

为了和国民党统治区的银元区分

特地在银元正面左上方

打了一个“”字

由此被称为“”字银元

“工”字银元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政权

最早在革命根据地内发行流通的

第一批金属铸币

脱谷壳用的风车与磨砻(lóng)

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

百竹园

坐落在上井村,距茨坪6公里,占地面积近200亩。园中栽种名贵竹种120余种。

百竹园内的金镶玉竹子

百竹园内的方竹

这种井冈山的本地竹长得最为漂亮,它摇曳着浓密的竹叶,尽情炫耀着它的美丽,最奇妙的是它的杆是方的。

方竹也叫发财竹或情侣竹

青山 · 石阶

百竹园的竹屋

泉水 · 翠竹

曲径通幽

竹林 · 水车

中国红军第一所医院——“红光医院”

1928年10月开始兴建小井红军医院

小井红四军医院旧址简介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宁冈茅坪时,曾设立医院。

1928年夏,医院迁到井冈山上的“五井”,曹鑅( héng)任院长,肖光球任党代表。12月,曾志任党总支书记。

为了改善医疗条件,1928年10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红军官兵和革命群众自愿捐款1000多元,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在小井建造医院。1929年月,医院建成,取名“红光医院”,但不久即被反动派烧毁。

1967年按原貌重新修建的小井红军医院

这栋两层木质结构病房,共32间

可容纳二百多名伤病员

当年小井医院的药房

中国红军第四军医院沿革序列表

(1927年10月一1929年1月)

《碧血丹心》

1929年1月下旬,一天夜里,敌军偷袭小井村。住在红军医院和群众家中的130多名重伤病员因来不及转移,落入敌军手中。

敌军对红军伤病员严刑拷打,威逼他们说出红军主力的去向,面对敌人的枪口,伤病员们忠贞不屈。敌人未能达到目的,就用机枪扫射,红军伤病员全部英勇就义。

浮雕《碧血丹心》

展现的是小井红军医院130多名伤病员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枪杀的历史悲壮场景。

作品采用凝重、深沉的红砂岩材质,以高浮雕形式,艺术地塑造红军伤病员拖着伤残的躯体,面对敌人枪口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感人景象,

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跃然其间!

小井红军医院内的雕塑

嗨,我们在这儿呢!

前往龙潭瀑布群的途中

顶风冒雨到达喷珠吐玉的

龙潭瀑布群第一潭——碧玉潭瀑布

碧玉潭瀑布

7月9日晚下榻的茨坪东方红宾馆

7月10日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位于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

1958年11月由国家文物局投资兴建

1959年10月在新中国建国十周年之际竣工

全国十大献礼工程之一

朱德同志手书《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革命博物馆内的沙盘模型

革命博物馆内

中国人民伟大的建军和开国将领们

我编斗笠送红军

博物馆内浮雕

水调歌头 · 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序厅留影

博物馆内浮雕——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博物馆院内建筑

登山去看雕塑《胜利的起点》

大型雕塑《胜利的起点》

讲述的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朱德、陈毅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安全地转移到井冈山,与毛泽东胜利会师,由此奠定了中国革命的新起点。

雕塑中心为毛泽东和朱德,两翼为革命队伍的胜利会师;

雕塑长度为19.27米,寓意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雕塑高度为8米,寓意2007年雕塑落成,正好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

整个雕塑的形状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象征着和平和胜利;

又似一个摇篮,象征着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还像一座山,象征着两伟人以大山的胸怀身处井冈,放眼天下!

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

坐落在茨坪中心的东山脚下

面临风姿秀丽的挹翠湖

公卖处旧址

雕塑《井冈山的斗争》           

“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

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毛泽东

体验一下毛主席当年就餐的地方

毛主席当年挑书的竹箱子

学编红军草鞋

挹翠湖

位于井冈山市茨坪中心,为茨坪主要景点公园。占地129亩,园内有水面86亩。著名书法家陆俨少为之题写“挹翠映波”,因而命名“挹翠湖”。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

陵园占地400亩

分纪念堂、纪念碑、雕塑园、碑林四部分

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

第一组49级   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

第二组60级   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1987年建成

瞻仰先烈的人群拾级而上

通往山顶雕塑园的小路

《井冈山雕塑园》地处陵园东侧山头   

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人物雕塑园

园标“井冈山雕塑园”,由萧克将军题写

《井冈山雕塑园》青松翠柏间耸立着

19尊革命先辈的雕塑

毛泽东  朱   德   陈   毅  彭德怀  罗荣桓

谭震林  滕代远  李   灿  何长工  宛希先

王尔琢  张子清  何挺颖  陈正人 蔡协民

贺子珍  伍若兰  王   佐   袁文才

(上图是8位先烈雕塑)

深切的缅怀 无尽的追思     

这次赴井冈山参观学习时间虽短,但心灵受到了震撼与激励。深感今日之幸福美满来自困苦艰难,井冈山精神应该薪火相传。为了实现心中的信念,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