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瑜的影视印记

 明gbqvx13q17f5 2020-04-07

张瑜的影视印记

一代巨星上官云珠

我是个超级爱美色的人,也就总喜欢找最美的女演员。比如民国时的上官云珠,建国后的王丹凤以及现在说的张瑜。偶然不知看什么看到她的东西,居然一发不可收,从电影到电视剧再到访谈,照片到视频再到文字,穷尽似的找到我所能找到的一切全看了一遍。感觉她的经历就像个励志大片。

张瑜的影视印记

永远美丽的王丹凤

八十年代电影人从不幸中走出来,创造了一个无比辉煌的年代。作为一个年轻演员真的是无比幸运。看看那些她合作过的导演的名字简直震撼!《啊!摇篮》的谢晋无须多言,《巴山夜雨》的吴永刚处女作就是惊为天人的《神女》(至今仍被认为是中国默片的巅峰之作),吴贻弓则是后来上影厂的厂长,带着他的《城南旧事》。《傲蕾·一兰》的汤晓丹民国时就作为摄影拍了《天堂春梦》(里面有我挚爱的上官云珠),而十七年的《红日》、《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则早就是经典了。两次合作的谢铁骊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早春二月》,而那里面的男主角孙道临则是《雷雨》的导演。还有青年才俊杨延晋,带着当时还炽热的巴赞理论充满创新想法和实践意义地拍了《小街》。就连副导演都很令人吃惊,比如《清水湾淡水湾》的李少红。一起合作的演员更不须提,老中青少各代全明星的超级阵容简直要吓死人。里面有我觉得特别有趣的英若诚。还有不着边的舞蹈设计都能看到贾作光这样的名字。把张瑜和这些灿若星河的一大串名字连起来,简直够写半部七八十年代的电影史了。当这些老艺术家从建国后从未停歇的运动中彻底走出时,迸发出的能量是多么巨大,况且那几乎也是他们最后的光芒了。浸淫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年轻演员吸收的养分是上十次电影学院也学不完的。所以那时著名的女演员无论多漂亮绝对没花瓶,都是很有艺术追求的。这些集很多人毕生钻研成果的电影真的个个都像珍珠般宝贵,电影人们也真的把自己能献出的艺术本领全拿出来了,所以很多片子放到现在仍觉得历久弥新。而且那时的电影是崇高的艺术,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大家只需要谈艺术就好,没什么发行票房之类的顾忌,却因为娱乐资源的稀缺完全不用愁就有好结果。

张瑜的影视印记

《小街》里酷酷的短发

张瑜像横空出世一样在已经说烂了的《庐山恋》里,惊艳全中国。老实说就像她自己说的其实开始并不觉得漂亮,我也觉得《庐山恋》里的她和现在的她相比,现在反而更具魅惑。这是很奇怪的事,但确实是这样,有的人竟然越老越有美(美丽这件外衣是很神奇的东西,虽然就是惊鸿一瞥,却能把一个人的内在学识阅历修为涵养与诉求看尽)。但那时的她有最重要的一样武器——清纯逼人的美,青涩中还带着些些质朴,这是谁都无法复制和重塑的。她也用自己不断努力的表演一次次做出艺术上的突破。获奖是一种幸运,但也是种必然。她自己在影坛的地位就像她说的“《庐山恋》后再没演过配角”这句话的分量一样!!!《雷雨》里的四凤,是我看到戏份最多的一版,无论影视还是话剧。导演们帮她开拓了很多艺术可能性,也让她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风格——清纯可人又略显柔弱忧郁。但这时期的她眼神里总有一种游移和闪避,是虚的,这或许就是她说的少的那点儿墨水吧。

张瑜的影视印记

经典的四凤形象

此时表演于她好像已经穷尽了。离开是个至今看来依然毅然果敢而明智的选择。生活里的她和这些柔柔弱弱的角色恰恰相反。或许也真是幸运,她和当时其他出国的人相比更多的是真正的意义上的读书学习,不仅是专业,而是人的全面提升,这一点非常独特。在美国的经历也在日后她自己制作的电视剧里一一体现。这是后话。

张瑜的影视印记

台剧《包青天》

台湾四年很有意思,她成了电视台的摇钱树,也是片酬最高的女演员。报纸上出现频率高过总统。这里她得到了商业制作拍摄上的全新体验,但角色本身貌似根本上降低了难度,所以体力上的劳累远大于脑力。虽然我以偏概全,但仅就我看到的《包青天》对她而言简直是小儿科,装个楚楚可怜就基本搞定了。这种急就章似的操作让她跟以前那个艺术的张瑜说再见了。

张瑜的影视印记

大咖云集的一部剧

在经历声势浩大的回国礼遇后,她拍了自己觉得很烂的《梦断情楼》。平心而论这片子烂恐怕更多指的是制作。演员的表演还是非常精彩的,一大群实力派男星(陈道明、陈宝国、陶泽如、修宗迪……)众星捧月般的奉献还是值得肯定的。莫言的本子也很有些味道(是莫言让我看到最后艺术的张瑜)。其中一个镜头我印象太深:她从床上起来,居然身边有十个人做背景,她在画面最中央。在这里我看到她表演坐标里的一个极限,就是在《知音》里没有(不应该也不可能有)的风尘味。虽然此时的她演十八岁的少女已力不从心了(此时已37岁),能看到很明显的刻意演的痕迹,但人物的大跨度和反差还是出来了。尤其最后和丈夫在房间里的一场戏,把复杂的怨愤和故作放荡的姿态以及内心深深的痛苦全演出来了,很爽!莫言的再次出手成就了粗粝而诗意的《太阳有耳》。这里又出现了她表演坐标的另一个极限——旧社会底层农村妇女。而且这一次我看到了一种坚定的眼神,终于不再飘忽了;甚至人的轮廓也清晰了,在那一身土气遮不掉的清秀里。这次得奖的喜悦和发行的失败让我体会到她的潇洒个性——大气!这时期还有《王先生之欲火焚身》,鬼才喜剧片导演张建亚(张瑜前夫)让张瑜走进了这么怪味豆似的电影。或者只有如此了解她的人才会开发她荒诞喜剧方面的质素,这也可以算作她表演生涯的某种另类极限了。

张瑜的影视印记

海派荒诞喜剧《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再下来就是一条自主制片的商业性电视剧之路。随着剧情的脱离现实和离奇狗血(大致总结就是背景脱不了豪门巨富,情节离不开失忆、车祸、绑架、DNA鉴定,私生子女、婚外情之类的无聊内幕,最后找个坏人承接所有恶果,进行不下去就让某人突然死亡硬造悬念),我把目光更集中在了其他地方。比如她的经历,《烟雨红尘》和《危险游戏》里的女伴让我想到她的经纪人,《诚信无价》里邵华的心理医生身份和她大学主修课有关,每部片子都会点缀地说点英文,让人把《庐山恋》里土得掉渣的那两句全忘了(当然《未列入名册》更是展示了二外能力,真是刮目相看)。还有就是制作上班底人员的固定,经费的节约:衣服穿了又穿,道具用了又用,布景拍了又拍,一部绿色的奔驰招摇地出现在好几个片子里,一件绿旗袍两次出现在两个片子的重要场合,一座红教堂被拍了N次,每次看到都觉得像玩游戏,而且乐此不疲地再找下一处。当然还有每次必有的桥段,就是stunning的她闪耀全场,把周围人都电到了,以梁冠华的反应最为搞笑。一个女演员在需要拿“绝对漂亮”这东西说事儿的时候能拿出来是件很牛的事。这一时期的制作我觉得《诚信无价》和《暂借人生》算是在表演上还有点儿意思的。前者可以看到和斯琴高娃的彪戏。戏这东西很有意思,在没太多剧情支撑的情况下,还可以看表演。她身上很迷人的一种特质就是一种少女般的真诚清纯的气质,跟年龄无关。斯琴高娃给她喂饭的场景真的让她变成个小妹妹,很可爱。后者夏新阑和周晓宁这两个在剧情里被描述成长得一样的人的错位感也演出来了。比较悲催的是每次她要演有些出格的人物就拼命抽烟,下次能想个更高明的点子吗?当然我看这些剧的最大兴趣就是看时装戏还能欣赏她换的每套衣服和佩饰,其乐无穷呀(只是有时未免在不同剧中重复有点儿小遗憾)!不得不承认个人魅力这东西,反正我被深深吸引。当然还有永远美丽的向梅(这也是个年轻时平淡越老越美的神奇女演员),选她演母亲真是很合适呀!

张瑜的影视印记

张瑜在里面有

《鲁迅》这电影倒不怎么样,但张瑜的表演却很有自己的想法。她自己也说在做减法,就是非常刻意地收敛表演,收敛以往的花枝招展,那浓浓的优雅迷人又略带一丝俏皮可爱的女性魅力的气场——这是她的招牌。褪去这层始终萦绕她的光环真是相当不易,尤其是对于一个已经形成稳定风格的成熟演员而言。这个巨大改变让许广平看起来平淡如水,朴实至极,宛若地母,很有蜕变感。刻意收敛达到的效果却是不着痕迹,她举重若轻地突破了自己,真是大演员呀。这就把一边儿的濮存昕给晾出来了,在张瑜面前他当真露怯。太想用力模仿反而让人觉得是造作!根本原因是不自信,老觉得自己不像鲁迅,老想追求那点儿可怜的形似。

张瑜的影视印记

《鲁迅》中张瑜和濮存昕

后来的主旋律电影效果并不好。比如《任长霞》的电影和同名电视剧比起来立意和构思都落于下风,松散无序的情节给表演提供的空间很有限。感人是要靠情节显出来的,而不是靠演员喊出来。看着银屏上动不动的落泪和声嘶力竭的喊叫,任是再好的演员观众看着都觉得是无病呻吟。创作者固然知道很多背后的故事,但体现在最后作品里这些都隐去了,甚至连点儿注解都没留下。观众只能让这些琐碎、孤立、散乱的线索铺洒下的不成情节的东西一路迷糊地带着走,过后难留下些许感怀。这活儿于她是职业道德和规定人物,可以肯定她是认真对待的。那个《大道如天》也够好玩儿的,大半个电影查案都没什么技术性突破,最后五分钟之内就把“坏人”给拿下了,男女主角还要穿插着谈点过去的旧情,刚有感觉立即戛然而止,真是莫名其妙。记住的就只有她和郑晓宁的脸,还完全出于我对两位演员以往作品的喜爱。

张瑜的影视印记

主题大于艺术的《任长霞》

导演的新身份让我对她又产生了敬意,真是个孜孜不倦的电影人!在国产电影经营惨淡的情况下她迎难而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让我觉得心疼!本世纪初的电影环境和80年代完全不同,没有了艺术的纯粹追求,商业化又走得一塌糊涂。我们没有好莱坞的成熟运作,没有分众的院线,让文艺片和爆米花大片在一个层面竞争完全是荒谬的,电影观众也远没有到拍片的人想要的那种踊跃和成熟。热钱乱涌,外行指挥内行,以前引以为骄傲的民族电影彼时渐行渐远,新的国产类型片又还未成型!就从她不厌其烦每次采访都说一遍《庐山恋》和自己的经历看,这真是个好脾气的人,每次都那么认真地又重复一遍,尤其面对功课没做好的采访者!

中国电影必须要有人做,必须要从不好做起。但要正视的是很多电影人对现实题材的隔膜,拿出的东西和大众生活、心灵离得太远,无论是事件本身还是所要传达的情感。既离开文学又离开生活的现代戏真的没法看。(剧本问题是中国影视界的通病,根源在于缺少真正职业的受到系统化培训和丰富生活阅历的编剧,写小说的很多人只能算客串。即使是客串也显得稀有,缺少正规军怎么跟别人抗衡?)所以像《庐山恋2010》,我就心平气和地把她当做一场有限的时装表演,看着她每次优雅地面对镜头。年轻的秦岚和她站一起都要给比下去了。

张瑜的影视印记

靠情怀很难走远的《庐山恋2010》

有一类演员是形成一种既定风格并持续复制下去,每次小的微调就成了重要“突破”,会给人惊喜,观众熟稔并钟爱这种重复,也期待每次的小变化。作为演员的张瑜显然是这方面的杰出典范。但作为导演的她才刚上路。但对这样一个50多岁才执导筒的新人,能说的恐怕只有祝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