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浩登艺术家 | 皮埃尔·苏拉奇步入百岁

 木蘭猫不睡 2020-04-07

贝浩登(上海)皮埃尔·苏拉奇个展现场。摄影:Tanguy Beurdeley. © Pierre Soulages / ADAGP,Paris,2019,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贝浩登(上海)正在展出皮埃尔·苏拉奇个展,即将于12月28日闭幕;同时,在苏拉奇百岁生日之际,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于著名的方厅(Salon Carré)呈现其个展。我们邀您共同回顾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邵亦杨教授于贝浩登(上海)个展开幕时的专场导览。

苏拉奇因其画面形式与水墨画的相似,在中国备受赞誉。中国画技法中有“墨分五色”之说,而我们亦能从苏拉奇纯黑的画面中看到光,他更是被誉为“黑与光的画家”。

 相关阅读:贝浩登艺术家 | 皮埃尔·苏拉奇的“光与暗”

贝浩登(上海)皮埃尔·苏拉奇个展现场。摄影:Tanguy Beurdeley. © Pierre Soulages / ADAGP,Paris,2019.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苏拉奇是“非定型艺术”(Art Informel)先锋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虽然说到抽象表现艺术,大家第一反应会想到美国,而其实在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这种抽象更增加了存在主义的哲学。苏拉奇作品中的黑色,至少有两种含义。

一代表着当时绘画的死亡,再现性绘画已经几乎没有出路,而人们不再期待看到表象的作品,开始期待绘画语言本身的表现,所以这种黑色代表着新的希望和重生。从6岁开始,苏拉奇就开始痴迷黑色。关于这件事,还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曾有人看见他在画纸上用黑色胡乱涂鸦,不禁问道:“你在画什么呢?”他回答:“我在画雪,因为黑色将白雪衬得更加雪白。”

40-70年代苏拉奇一直在实践类似书法间架结构的大块面的黑色,这种黑色还代表一种纪念,对二战的反省。对西方来说,二战不仅是一场战争,更是巨大的灾难,人们认为科技的发达并没有带来进步反而引发了更多的杀戮,当时的欧洲的艺术家对此都有深刻的反省,以前的知识结构与文明进程都走到绝路,理想主义、高科技带给人们的人类历史直线性发展的进步观受到了阻碍,所以这种黑色也代表着一种失落,整个西方艺术的终结;然而同时,画面上的光,则象征着重生的希望,在终结之后又有一种复兴,生存的希望。所以只有当我们看到黑暗的时候,我们才会看到光明的那一面,当我们完全面对死亡的时候,会看到生命新的开始,真正的希望才慢慢孕育出来。

贝浩登(上海)皮埃尔·苏拉奇个展现场。摄影:Tanguy Beurdeley. © Pierre Soulages / ADAGP,Paris,2019.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整个欧洲艺术都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就像印象派受到日本艺术影响、马蒂斯受中国水墨的影响一样。苏拉奇亦认为自己的艺术受到原始艺术的影响,当时整个法国抽象艺术,“非定型艺术”都对欧洲文明持质疑的态度,非常希望从其他文明或原始艺术来汲取力量。尤其是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上类似刀刻的痕迹,光面与粗粝面的对比,让我们想到原始人在最开始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语言的时候,用刮痕来记事。而我们最开始中国的隶书也是从一横开始的,所以他的作品是世界性的,所有人都能看得懂这种原初的感觉,有人类存在最早的痕迹,所以他的艺术受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

贝浩登(上海)皮埃尔·苏拉奇个展现场。摄影:Tanguy Beurdeley. © Pierre Soulages / ADAGP,Paris,2019.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这也让我们想到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即现实就是外在真理,世界透下的光就是一些影子,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存在。真理的世界需要通过读书、领悟、通过哲学认知,所以我们眼睛可能被表象欺骗,看到的不过是洞穴里的影子。苏拉奇的画面让我们感觉到,我们虽然处于科技、社会物质、社会资本、物质、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会看到五光十色的东西,但却可能一直捕捉不到内心的真实,一直生活在黑暗的洞窟里,我们必须通过心灵去寻找光明,通过艺术去寻找光明。苏拉奇的艺术即使与水墨没有直接的联系,我们也能够理解,因为抽象艺术是一种普世的语言,表达的是人类普遍的情感。

皮埃尔·苏拉奇肖像. 摄影:© Vincent Cunillère. © Pierre Soulages / ADAGP,Paris,2019.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12月24日,皮埃尔·苏拉奇百岁生日当天,东京法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庆祝苏拉奇百岁生日的活动,大使Laurent Pic先生与Matthieu Séguéla博士出席庆典,设有古筝与书法表演环节。书道家松井由香子为活动创作“百寿”二字书法作品。


皮埃尔·苏拉奇百岁生日庆典活动,东京. 2019. 摄影: © Koetsu Tanaka. 图片提供:贝浩登

皮埃尔·苏拉奇百岁生日庆典活动,东京. 2019. 摄影:© Louise Claire Wagner. 图片提供:贝浩登

皮埃尔·苏拉奇与日本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其职业生涯的早期,他的作品就曾在日本展出并迅速获得了显著的认可。1951年,他的绘画作品在高岛屋的“五月沙龙”展出。六年后苏拉奇在一次巡游亚洲(香港、柬埔寨、泰国)的长途旅行中首次拜访了日本,并借此契机与他的夫人科莱特及艺术家友人赵无极参加了东京国际双年展。1969年,东京的国家现代美术馆集中展出了他的布面作品,随后东京西武美术馆为其举办了重要的回顾展,苏拉奇也因此与妻子重返日本。该次展览之后巡展至韩国、中国及台湾。1992年,皮埃尔·苏拉奇被授予了“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赏”(Praemium Imperiale)。

2017年皮埃尔·苏拉奇于贝浩登(东京)个展期间,出版《皮埃尔·苏拉奇在东京》(PIERRE SOULAGES - SOULAGES IN JAPAN)一书,收录了由Pierre Encrevé,Yasuhide Shimbata,Takahiko Okada,Takashi Wada撰写的文章,以及皮埃尔·苏拉奇与Jean-Claude Bringuier的对谈,使读者得以一窥其与东方文化千丝万缕的连结。现于贝浩登(上海)商店有售,您亦可前往在线商店:http://fefti-26./m#/home选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