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茯苓丸合五苓散

 中医正骨3zah73 2020-04-07

养生之家导读:【处方来源】桂枝茯苓丸出自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五苓散出自其《伤寒论》。

【药物组成】桂枝9 g 茯苓9 g 芍药9 g 桃仁9 g 丹皮9 g 猪苓9 g 泽泻15 g 白术9 g .

【组方依据】情志抑郁,肝气不舒,致气机不畅;或跌仆损伤,致瘀血阻滞,气血运行受阻,可见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气滞不行,血行不畅,胞宫失荣,则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或见产后恶露不尽,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或宿有血瘀,郁久化热;或跌打损伤,脉络受损,血液不循常道,血行脉外,则皮下瘀肿;气滞血瘀,亦可致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内停;气不化津,水精不布,则烦渴欲饮。故桂枝茯苓丸、五苓散二方合用,具有化瘀行水、通络止痛之功,为瘀血留结、水湿内停之病证而设。

【方药分析】方中桂枝温通血脉;茯苓、猪苓之淡渗,能渗利下行而益心脾之气,增强利水蠲饮之功,既有助于行瘀血,亦有利于安胎元;泽泻,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与桂枝相合,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宿有瘀血,郁久多能化热,故用丹皮、赤芍合桃仁以化瘀血,并能清瘀热。二方合用可使瘀血缓散,水湿渗利,共奏活血祛瘀,渗湿利水之功效。

【用方指征】临床应用本合方的指征有三:一是腹部疼痛,触之有抵抗感,或触及包块,或有固定压痛点等证。二是肢体浮肿,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或霍乱吐泻,或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心下悸,头眩,身明动。三是舌淡暗,苔白,脉浮或脉沉滑。

【临床应用】

1.经前浮肿

妇女月经期前,出现下肢或浮肿,腹部疼痛,或乳房胀痛,可触及结节,伴全身不适,心情烦躁,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脉弦者,都可以用此合方治疗。

2.慢性肾炎

临床以轻度或中度水肿,尿蛋白持续阳性,自觉恶寒伴腰部及四肢发凉,或腰部酸胀疼痛,小便量少,食欲减退,伴体倦气短,舌质暗红,舌苔薄白微腻,脉沉弱等症状为投药指征。

3.肾病综合征

临床以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每日排出量在3~3.5g),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或四肢沉重疼痛,腰部酸软疼痛,小便不利,面色晦暗,舌质淡胖暗紫,舌苔白润,脉沉为用药指征。

4.特发性浮肿

临床多见中年女性及肥胖患者,浮肿与体位有关,直立及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有时伴有指端冷感,发绀,皮肤红斑,神经性心绞痛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舌质暗红,苔白,脉滑为用药指征。

5.鞘膜积液

临床以阴囊肿物呈球形或梨形,表面光滑有囊性感,睾丸、附睾在囊内不易扪到,透光试验多为阳性,穿刺可抽出液体,或伴腹部疼痛,舌质暗红,苔白,脉滑为用药指征。

6.原发性痛经

妇女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疼痛,或乳房胀痛,可触及结节,伴全身不适,心情烦躁,或伴下肢浮肿,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脉弦者,都可以用此合方治疗。

7.闭经

临床以妇女月经数月不行,时有小腹胀满疼痛,精神郁闷不乐,胸胁胀痛,口干,便秘,眼睑或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暗红,舌有瘀点或瘀斑,苔薄黄,脉弦或涩为投药指征。

8.产后尿潴留

临床以产后尿闭,少腹坠胀难忍,胀甚上逆则欲呕,不思饮食,口干渴而不敢饮水,身有汗而不多,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滑为投药指征。

9.肺心病心衰

有长期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病史,渐出现咳嗽、咳大量白黏痰,气促,动则加重,形寒肢冷,四肢欠温,食欲不振,小便减少,下肢浮肿,心悸痰鸣,口唇紫暗,舌质暗,有瘀点瘀斑,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为用药指征。

【临床报道】廖辉林报道用本合方加减治疗结扎术后并发阴囊血肿一例。患者为28岁男性,输精管结扎术后左侧阴囊肿痛50天,就诊时见左侧阴囊肿大如鹅蛋,肤色正常,疼痛不剧烈。触诊睾丸与血肿界限清晰。处方用桂枝、茯苓、猪苓、泽泻、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地龙、蔗虫、荔枝核、甘草各10g,煎服3剂后血肿缩小如鸡蛋大,继以上方加减治疗6剂后,血肿完全消失。

【临床体会】临床应用本合方治疗的多种疾病,以瘀血和水湿或水肿为用药指征,尤以用于妇科疾病,每多取得良好的疗效。若疼痛明显者,可加香附、当归、延胡索;若身寒腹痛较剧者,可加附子、干姜、艾叶;若月经量少或闭经者,可加三棱、莪术、制乳香、没药;若水肿明显者,可加木通、灯芯草;若尿频、尿急者,可加萹蓄、瞿麦、竹叶等。我们在临床上还常以本合方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以白术、茯苓、泽泻、猪苓、桂心、山药、丹皮、桃仁、车前子、丹参、木贼、谷精草为基本方,偏脾虚者重用白术、茯苓,加苍术、陈皮、清半夏、草蔻;偏肾虚者加熟地黄、仙灵脾、鹿衔草、肉苁蓉;兼肝火上炎者加盐黄柏、盐知母、夏枯草、柏子仁、夜交藤;兼肺气不利者,重用木贼,加荆芥穗、防风、杏仁;若黄斑区水肿消退缓慢者重用车前子、木贼,加赤小豆;若眼前暗影减退,视物仍不清,查眼底水肿已减退,中心凹反光点不清者,当酌减利水之品,加党参、黄芪、枸杞子、菟丝子、楮实子、女贞子。笔者以本合方曾治疗寒冷性红斑一例,患者每于天气寒冷时或面部受寒即出现红斑,大小不一,有部分高出皮肤,无痛痒感。红斑起时常先红后紫,甚至起泡溃破,伴纳差、口淡,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滑。辨证属寒湿夹瘀化热,遂以本合方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月余,红斑完全消退,此后再未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