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常在医师采用“疏风平颤汤”先天性眼球震颤病例一则

 一人一方2020 2020-04-07

先天性眼球震颤是以眼部表现为主的疾病,虽然不属于常见或多发病,但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多见于婴幼儿,发病时间一般都在半岁以内。该病的特点为:发病早或发病时间不能确定,眼球不自主的持续跳动或摆动,极少患者有晃视感,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有的视力减低比较严重,而且不能矫正,较多患者有侧视现象和代偿头位表现,有的头部摇晃,还有的表现为频繁眨眼等代偿现象。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临床效果并不满意,治疗恢复时间长,手术后遗症多发。中医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而且临证应用屡获良效。现就中医“疏风平颤汤”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一则,示例如下:

病例详介

患者许某,11岁,先天性水平型眼球震颤。2018年7月21日初诊,表症:脸色暗黄 ,头发光泽度度不是很好,体质偏瘦弱,舌淡,脉虚细带弦。

证属:先天禀赋不足

第一个疗程用药:天花粉,天麻,蜈蚣,全蝎,钩藤,乌梢蛇,穿山甲,西红花等药材,主要是理顺患者肝经,肾经,肺经,这三大主经络,养肾阴,升肾阳,通肝经,理肺经。

二诊,药后患者自述良好,症状些许好转,震颤减轻,可加枸杞子,决明子,菊花,有视力恢复的可以添加羚羊角粉,三七粉等药物,这样可以整体的恢复患者的病情,从身体的各方面改观进行整体的治疗。

三诊,患者自述震颤明显减轻,视力回升,取药:西红花,虫草,醋山甲,鹿角胶,生晒参等药物进行最后的治疗,疗程后根据患者恢复后身体的情况,以及疾病停止后的变化,适当的调整药方进行最后的巩固治疗。停药半年后回访并未出现有复发迹象。

研讨

眼睛属于身体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感知器官之一,中枢神经病变,唐氏综合症,脑部损伤,白化病和耳石症都可导致眼球震颤,眼球震颤可导致患者视力严重下降,出现斜视,侧视,弱视,散光等情况,给患者生活和学习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常会留下后遗症,严重会失明,目前常用的治疗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手术前要详细沟通,确明是否为可行治法!

眼球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中医学称之为“辘轳转关”,病证病位在于肝肾,多与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肝肾亏损,目窍失养,约束失调而成。或平素肝血不足,风热之邪伤阴劫液,引动肝风,内外合邪上攻于目而成。亦有因自幼或先天性眼病,胎患内障、宿翳、目珠发育不全,而使眼珠废用,注视无力而成。

辩证解析:

(一)先天不足:

1,临床表现:眼球震颤,与生俱来,面色苍白,精神不振,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或伴其他眼部先天病变。舌淡,脉虚细带弦。

2,病因病机:先天不足,肾元亏乏,精髓不充,目无所养。多见于眼先天发育不良等。

(二)胆郁痰扰:

1,临床表现:眼球震颤,耳鸣耳聋,头晕目眩,如坐舟车,呕吐恶心,口苦咽干。舌苔薄黄腻,脉弦滑带数。

2,病因病机:痰湿内生,胆胃不和,循少阳胆经上扰清窍,耳鸣目颤。多见于迷路性眼球震颤。

(三)肝肾阴亏:

1,临床袁觋:眼球震颤,头晕目眩,步履不稳,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2,病因病机:肝肾阴亏,精血不足,目失所养,致成眼球震颤。多见于中枢性眼球震颤。

(四)气滞血瘀,血虚生风:

1,临床表现:先天即有,有遗传性,眼球震颤,视物模糊,肌肉跳动,手足震颤,耳鸣眩晕,面色无华。舌质淡,脉弦细。

2,病因病机:气血不足,经脉虚弱,目无所养。多见于先天性特发性服球震颤。

(五)精髓不足:肾藏精,精化气,精气足而生髓。

分为:脑髓、脊髓和骨髓的合称.髓由先天之精所化生,由后天之精所充养,有养脑,充骨,化血之功。不足之后一切脑部,脊部,骨部都会受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