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古东峪村 悟道黄龙山 —— 你所不知的东峪古村

 扬眉剑客 2020-04-07

怀古东峪村 悟道黄龙山 —— 你所不知的东峪古村

东峪村位于邵庄镇南部、青州城区西部,离城区约20公里。东临红岭,南依黄龙山,西靠鸡冠山,西北隔淄河与临淄区相望。建村年代追溯至明朝以前,是一座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旧保存完好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村落。《傅氏族谱》记载:洪武年间傅氏先祖自冀州枣强迁徙而来。当初没有房子,只能住山上的黄石洞。时人称此洞为“黄石屋”,足见傅氏先人之乐观精神。至第十世,傅氏家族人丁兴旺,财多地广,形成东西峪格局。

怀古东峪村 悟道黄龙山 —— 你所不知的东峪古村

怀古东峪村 悟道黄龙山 —— 你所不知的东峪古村

据考证2000多年前,东峪一带已有古村落雏形。人们现在看到的东峪古村,大多是明朝建筑。古村方圆1.5平方公里,道路、房屋、院墙均就地取材,用石头砌起,房屋目前几乎无人居住。道路由山体自然修葺而成。悠长古朴的石板路、曲折纵横的围墙、错落有致的石房院落,与苍劲茂盛的古树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完整呈现西南山区古建筑风格。残存的石碾、古老的石臼,诉说着当年人们生活的艰辛。石墙、石堰、石板路,彰显了岁月的沧桑。虬枝苍劲的古槐,见证了村庄从古至今的演变。联合池、石碑、龙王庙、古井,诉说着水的重要,以及村民为了吃水而做的努力。

怀古东峪村 悟道黄龙山 —— 你所不知的东峪古村

怀古东峪村 悟道黄龙山 —— 你所不知的东峪古村

从村北沿石板路而上,迎面是一座高耸的门楼。这是古村北门,村民称其为阁子。建于大清乾隆二十一年,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台阶、立柱、石拱等全部用巨石建造。门楼为两层阁式石头建筑,下层是圆拱形的门洞,上层为正宫庙。整个建筑古朴、凝重,展示着高超的智慧与艺术。阁子门洞右边墙上有石碑一块,刻有石匠及修建人姓名。此阁子既可作村北大门,又可供奉神灵,让乡民共享太平。相传阁子仿照泰山红门而建。阁子上层庙内有神三尊,中间为正宫老爷,两边分别为桃花女、朱公段,神像东西各有一位站班。庙会为每年的阴历六月十一日,据传古时庙会盛况空前,自六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共三天时间。庙会期间,搭台唱戏,人来人往。古时这里交通便利,为盐商古道必经之地。庙子镇九公台、后峪等村的村民赶郭庄集,或去文登、临淄方向,也是经黄龙山前的山路,过傅半仙墓,进东峪村,出北大门阁子而去。阁子庙内神像及部分建筑在解放后破四旧时被毁。以后荒废多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村民自发捐资重修,重塑神像,保存至今。

怀古东峪村 悟道黄龙山 —— 你所不知的东峪古村

怀古东峪村 悟道黄龙山 —— 你所不知的东峪古村

东峪村最大的特色,是依黄龙山而建。黄龙山为东西走向山脉,绵延十余个山头,山势奇特壮观,植被茂密葱茏。黄龙山一带不到3平方公里内,竟有“虎头岭”“龙虎峪”“女儿峪”“金猪窝”“黄石屋”“黄栌坡”“和尚洞”“劈山岭”“金鸡岭”等数十处景点。更为传奇的是,清代乾隆年间,东峪村傅祥云因登黄龙山悟道成仙。黄龙山虽海拔530米,但正应了那句耳熟能详的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幸亏偏远和交通不便的缘故,这片原生态处女地才得以完整保存。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愿天下有缘人、有志于道者,都到这里找到人生的感觉。

怀古东峪村 悟道黄龙山 —— 你所不知的东峪古村

怀古东峪村 悟道黄龙山 —— 你所不知的东峪古村

东峪村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傅祥云,明末清初东峪村村民,俗称傅半仙,因登黄龙山悟道。《傅氏族谱》略纪其事:自幼聪颖智慧,好学多思,精研道法易理,博习占卜测算;广通医学,熟知药性;擅作诗文,尤工刀笔。屡次科考不第,遂无意仕途,聊以摆摊集市,问卦解迷惑,拆字释悬疑;采药疗痛恙,开方治顽疾。当地关于傅半仙的传说,不一而足。除傅祥云悟道成仙外,“傅大秀才”也是家喻户晓、名振一方。“傅大秀才”本名傅渐逵,为傅氏十六世孙,自幼天资丰厚、聪颖过人。因人在阁子前卖西瓜,观切瓜景顿发感慨成诗:“茫茫乾坤绕青藤,度日素瓤享太平。谁料泛红惹灾祸,刀光血影恨重重。”又入夏夜,梧桐花初放,细雨从屋檐处滴落,风吹门动,随诗兴大发,成诗曰:“桐雨今夜润窗台,茅檐滳滴寄情怀。妻问何故披衣起,为有佳句敲门来。”

怀古东峪村 悟道黄龙山 —— 你所不知的东峪古村

怀古东峪村 悟道黄龙山 —— 你所不知的东峪古村

怀古东峪村 悟道黄龙山 —— 你所不知的东峪古村

(文/付晓 摄影/李家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