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 · 殷契丨莫金龙甲骨联句二十品

 长啸_cx 2020-04-07

生 活 應 有 詩 意 , 如 此 才 有 調 !

郭沫若《殷契粹编》:

“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美
···。细者于方寸之片,刻文数十,壮

者其一字之大,径可运寸。而行
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

应···技欲其精,则练之须熟,今世
用笔墨犹然,何况用刀骨耶? 

意——殷契浅说





  文 | 莫金龙

甲骨文作为象形文字,自诞生起就有着书法美的元素。在笔法、结构和章法方面都较为完善,具有平和稳重,质朴冲淡的格局。自罗振玉将甲骨文引入书法创作以后,备受书家追摹。书家在表现手法上,有的恪守甲骨文原貌,有的融合金文、小篆以及行草笔意,还有的以先行观念作大写意等,呈现出不同风貌。可见,甲骨文作为书法艺术在创作空间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一、“先破后立”现“写意”

“写意”中的“写”为写作、抄写,与“泻”相通,意为情感宣泄;而“意”是指审美主体的意识、旨趣等思想情感。书法的“写意”,不是一种简单的造型意识,而是思维方式、美学趣味的审美范畴,追求情境交融而偏于情,心物契合而偏重于心的笔墨色彩。

在当代,在中外文化融合中坚持和发扬民族性为时代潮流,部分书法家正在尝试以观念先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审美尺度,追求开拓、张扬、抒情,诣在构成、格调、内涵上有所突破,注重创新精神。那么书法的创新,其实就是“破与立”的过程。“破与立”是一对辩证关系,哲学上讲:“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不立不破,立字当头,破在其中。”

然“破”是对事物“取精弃糟”的扬弃,既而观照传统大胆创新。“立”是“破”对以往事物的“扬弃”而来,是从具象的有限性进入到艺术表现的无限性的过程,表现为一种别出心裁的创造,即为“立新”而“破旧”。“不破不立”,强调了时间的顺序,所谓“欲先立,则先“破”。在“破与立”的过程中,还应知“守”,“守”是“破”的前提,是守住传统的理,守住物象的本源,然“立”才会成功。艺术家往往采用先守、后破、再立的手法,从而对原有物象的打破而进行的重新构建,使之成立新的面貌。对此,我们只有懂得“守”,才知道“破”什么,“立”什么。

基于当下人对“美育”的缺失,“写意”在“破与立”的运用上,大多数人的认识是不够的,它绝非弃技法于不顾,粗笔草草,一挥而就,肆意狂怪。相反的是它更加要求技术的纯熟,才能做到心手双畅的情感表达。然甲骨文所具备的抽象性元素和特质,本身就有很强的“写意”性。我们作甲骨文“写意”亦需在深入传统书理的基准上,兼之对笔墨、技法的把控和传统尚变理念的解读,进而强调主观能动性,力图打破拘泥于契刻原貌的束缚,打通情感内容与形式特征的隔阂,使其呈现崭新的面貌,以“不求形似,注重神韵”的表现中寄托个人的意绪情怀。

二、以形达意

笔墨意趣的情感表达一直是我的审美追求,如联句“龟田遗踪惊世界,契文翰韵传千秋”(如图8),亦是我的写意状态之一。所谓“笔墨当随时代”,如此也运用了“当代笔墨”的表现手法。我尝试在用笔上融入金文笔意,律动中不失庄重,追求古厚而松活“金石味”;在章法布局上,任其多变,造险、动荡,随形布势,顾盼呼应,大胆的越出边界,凸显张力的视觉效果;在空间结构上,打破甲骨文固有的结构特征,通过夸张变形,随机应变,任其支离组合,将点画的大小、方圆、虚实、疏密等对立因素协调统一,加之个人的笔墨语言融于其中,将矛盾关系反向强化,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无尽的意趣,追求以形传神, 以形达意的写意效果。我想只有这样敢“破”能“立”的“中和”美,“写意”的探索才有意义,才会更显高级吧。

上述即为我对“甲骨文写意”的理解与实践,以及个人的审美理想,然习书迷惘,尚不精熟,以此请教于方家!

                                               (文章摘选)



生 活 应 有 诗 意 , 如 此 才 有 调 !

 一
处事宽则得众  从商婪易伤人
17×137cm×2  生宣  -2020-

 二
粤若同天偁至德  珍裘宝马少年游
17×137cm×2  生宣  -2020-





 三
西山载酒云生屐  南浦寻梅雪满洲
17×137cm×2  生宣  -2020-

 四
宫廷丑事百出  农宅春声万千
17×137cm×2  生宣  -2020-

 五
官员受民监督  将士遵党律令
17×137cm×2  生宣  -2020-

 六
三教九流齐聚集  千军万马力图强
17×137cm×2  生宣  -2020-

 七
龙在田日有喜  虎出谷风相从
17×137cm×2  生宣  -2020-





 八
龟甲遗踪惊世界  契文翰韵传千秋
17×137cm×2  生宣  -2020-

 九
秋涛旋舞天一角  野水回还月初妆
17×137cm×2  生宣  -2020-

 十
龟甲斫书商社册  河山还我岳家声
17×137cm×2  生宣  -2020-

淡淡秋风微雨过

流光瘦减繁华

人生似水岂无涯

浮云吹作雪

世味煮成茶

 十一
圆华夏百年美梦  聚神舟千万英才
17×137cm×2  生宣  -2020-

 十二
盈庭儒士众多  唯我粗人一个
17×137cm×2  生宣  -2020-

 十三
铸鼎彝以庆福  编史册为兴邦
17×137cm×2  生宣  -2020-

 十四
三十五年春晚流光溢彩喜增现今元素成观止

五十六族同胞幸福和祥尽展古老风华庆团圆

17×137cm×2  生宣  -2020-

 十五
芳春郊游三五之旅涉水登山听泉吟咏以尽其乐

中秋会宴一庭高朋盛壶传爵对月鼓弦唯图永欢

17×137cm×2  生宣  -2020-

 十六
美日青田谥赐文成光晖两地今同昔

爵臻诚意位尊王佐业竟千秋略与韬

17×137cm×2  生宣  -2020-

 十七
助人不图回报不图名利

作事无愧我心无愧民众

17×137cm×2  生宣  -2020-

 十八
北疆大雪车流羁行万众扫雪通道

南方寒冰电网受困千员凿冰免灾

17×137cm×2  生宣  -2020-

 十九

伏月伏月圆圆荷叶承珠露

暮秋暮秋处处丹枫沐夕阳

17×137cm×2  生宣  -2020-

 二十
长城内外莽莽苍苍凝伫塞北明媚春色

故国东西和和美美化成神州华丽画图

17×137cm×2  蜡染  -2020-

莫金龙 Mo jinlong





  文学博士

号净庐,河南永城市人。文学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少年书法报·全国青年书法五十家。先后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并获文学学士、美术学硕士学位,导师曾翔先生。曾执教于商丘师范学院、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师,现居北京。
获奖  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百里杜鹃”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第三届山东省青年书法临帖展(获奖)、2012书法报·书法海选擂台赛书坛新秀奖、中国艺术研究院毕业生优秀作展(优秀奖)等。

入展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全国首届篆书作品展、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三届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信德杯”全国个体私营(民营)企业书法展、中国(芮城)永乐宫第二届国际书画大展、河南省行书作品展、山东书法“国展精英”暨书法创作年度十佳展、山东省第五届书法篆刻展、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展(国家博物馆)等。

文章及作品多次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艺术品鉴》、《艺术追踪》等专业书刊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