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邀请赏春友人推辞,韩愈则写了一首诗,温柔了岁月惊艳了千年时光

 纳兰唐儿 2020-04-07

本文参加了【咏春】有奖征文活动

邀请赏春友人推辞,韩愈则写了一首诗,温柔了岁月惊艳了千年时光

韩愈是少年天才,但他依然奋发图强,后来成了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首“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别看他的政论散文写得咄咄逼人,但是他的诗却写得清新明丽,温婉俊秀给予人美感。

今天想与大家分享他的一首经典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被选入初中教材,几十年过去,依然没有被删掉,足以可见其艺术价值。全诗如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顾名思义,一看题目就晓得是写给一个叫张十八的人。张十八是张籍的外号,因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这首诗作于823年的早春。春天来了,万物苏醒,百花盛开,草长莺飞,蝶蜂欢腾,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如此美景,怎能错过?于是,韩愈邀请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好哥们张籍游春,谁知这老兄却以年老事推辞,韩愈独自一人去漫步游玩赏景回来之后,这首诗赠与他

天街小雨润如酥”,长安街上纷纷扬扬飘着毛毛雨,像雾像烟,美极了!干旱了一个冬天,大地得到早春第一场雨的滋润,变松软起来了;万物得到滋润,变朗起来了;灰尘不再满天飘浮,空气变新鲜起来了,吸入的是沁人心脾的新香,舒服极了!俗话说,春雨贵如油,的确不假。

诗人起笔便不凡,紧紧抓住早春小雨的特点,写出了它的润泽”字是神来之笔,美到令人骨头都舒展开来!

中国的古典诗歌有很多作品是一之妙的。

如宋祁的《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出了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春意盎然的繁荣。

张先的《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和“弄”用了拟人句,写风吹开云层月亮露出来,花儿也在婆娑弄影,把作者乍见到后的惊喜写活了。

再如蒋捷的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的“红”“绿”两字,用鲜明的色彩表示光阴易逝。

这些作品,皆因一字之妙而趣味无穷。

同时,也让我联想起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异曲同工之妙

草色遥看近却无”,因为是早春,小草才刚刚钻出来,嫩嫩的、浅绿的,放眼望去是芳草碧连天,近看却是稀疏疏,若有若无

诗人情感细腻,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稀疏矮小特点。此句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诗人像一位高明的工笔画家,寥寥数笔就隐隐勾勒出了那一抹淡淡的浅绿神韵兼备,妙不可言。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娇嫩、翠绿的景色,远远超过花红柳绿满城的晚春景色。

最后二句用了对比的手法,用早春与晚春对比,诗人此处看到的景色与京城之景对比。有了对比,优劣则显。 

在唐诗中,多取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热闹非凡春,但诗人另辟蹊径取早春咏叹,不落俗套这是他处理艺术的高超之处。

这首诗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语言清丽、构思新颖、工笔细腻、韵味无穷、意境悠远,是写春景的经典佳作,流传至今成了绝唱

韩愈写此诗时已56岁,翌年病逝,想必张籍很后悔。从此以后,年年春天万紫千红,山花烂漫,可是韩愈不在与谁赏?

其实一天很短,还来不及拥抱朝阳,就已是晚霞满天。

其实人生很短,还来不及跟你一起去赏一场花事,放一次纸鸢,来一次踏青,你就已驾鹤西去。

今年全球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骇人听闻的疫情。历经3个月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终于迎来了春天。

周末,请你约上亲朋好友,去看一场花事或踏青吧,不要让韩愈张籍的故事在我们身上重演。

于春深处,且听风吟,与你共赏美景,任清风轻抚脸颊,我们不见不散!

2020/4/7  星期二  完稿 

作者简介:纳兰唐儿、醉卧古典诗词等笔名。多家校园杂志写手,作品被《意林》等文摘转载。喜欢佛学、艺术,痴迷易经、文学,是靠古典诗词与戏曲滋养的女子。作品本人原创,欢迎收藏、留言、转发(只限于本平台)。若转发别的平台,请征求我同意,并署我名字以及注明出处,否则以侵权起诉。请关注我,会常常更新古诗词,与你们穿越回到唐风宋月去,一起品味唐韵诗脚与宋阕音律,然后狂醉三千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