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后科蜜老板砸百万建球馆詹皇现身 疫情期间损失80万坚持不裁员

 范雍祈求上天 2020-04-07

编者按:《疫情下的篮球人》,聚焦我们身边的篮球故事,在冰冷的疫情世界里,寻找属于篮球的温暖。第二期主人公,是90后篮球场老板,LA。从2016年创业,到2019年拥有两个属于自己的球馆,甚至吸引到巨星詹姆斯、利拉德、韦少等现身。疫情中的实体店大受冲击,两个多月净亏损80万的他,靠什么支撑下来?

上海,静安区。

早该拥挤的早高峰街道,车水马龙并未恢复。海棠和玉兰开了,穿过叶挤着叶的梧桐树缝,偶尔传来花香。

春天来了。

沿路走过再熟悉不过的街道,拐进小区,从楼梯走进地下二层,一幅巨大的科比海报,是最好的路标。再走近,便是我的球馆了。

没有熟悉的篮球声,工作人员和教练还未全员复工,本该刚完成了寒假训练营,准备着4月活动全面铺开的场馆,此刻显得有点空荡。

疫情仿佛放缓,可全业务复苏的指令还迟迟未来,本已计划好2020开设的三家分店,无限期推迟。

春天,真的来了吗?

与梦想的距离

我是个篮球爱好者,同时也是上海英米篮球俱乐部老板。

青少年篮球培训这块蛋糕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在分,但2016年,26岁的我也加入了这个海洋。趁着年轻,做点真正热爱的,那样工作中的每一分钟,也都能更加专注投入吧。

从2016年到2018年我们只有一个业务——青少年外教篮球培训。当时,上海市中心场地不多,价格也比较贵,而且使用时间很不稳定,青少年培训的时间集中在周末,而政府活动、企业赛事很多也集中在周末。而民营的场地价格比较贵,且要求年付或者半年付,这对于刚创业的我而言压力太大。

所有偶然都是上天赐予的一颗种子,湮灭还是成长,端看你是否有一种判断良窳的眼光。2018年,在机缘巧合下我同万科合作,在上海市中心距离地标建筑人民广场仅两站地铁的位置开了第一个球馆。

我跟房东签的是有保障的长期协议,期间场地的改造权、使用权、运营权全都属于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东西。为了做出差异化,我也做了很多功课,球馆的每一个细节、每一项服务我都会体验,去做到精细化,换位思考,争取让每个人都满意。

在对球馆进行设计时,我想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调研期间我看了上海所有球馆的照片、选址,取长补短,学习其他球馆好的方面。我也注意到这些球馆没有自己的文化、情怀,将篮球精神分享给打球的球友,弘扬篮球文化是我想要的球馆文化,在将文化融入到球馆方面做了很多细节。

入口处巨型科比壁画

目前球馆的运营已经很系统化,周一到周五白天,我们会将场地用作自己公司的团建。周一到周五晚上6点到10点面向成年人开放,包场价格昂贵,一个全场、两个篮筐每小时1200元。我们走的就是高端路线,最高端,可能没有之一。即便收费高,我们还是得到了青少年、普通篮球爱好者的欢迎。

每年3月到6月、9月到1月的周五下午到晚上、周六和周日以及寒暑假,我们是以青少年培训为主,而7月和8月则加入了NBA球星的活动,各大品牌签下的球星中国行要训练时基本都会到这个球馆,詹姆斯,韦少,利拉德,帕克,吉诺比利……

我离自己曾经的梦想,一步步越走越近。

青少年培训、成年人包场(包括一些娱乐圈名人私下组局)、各大品牌的球星活动(包括一些艺人的广告拍摄等),这三个活动是我们贯穿一年的主要活动,占满了时间,可以说全年无休。

如今,我的篮球馆已经开了2个,2019年第2个在陆家嘴开放营业。接下来,我还计划再开3个。虽说因为疫情损失惨重,疫情期间很难,但梦想没断。

行业的寒冬

寒冷冬季并不适合户外运动,可对于我们而言,冬季却正是开展业务的好时机。学生寒假,我们可以继续开展青少年篮球培训。户外寒冷,我的室内球馆适合篮球爱好者打球。

在这个变幻无常的世界上,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甚至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疫情突袭,球馆被迫暂时进入无限期停业的状态。在一个本该繁忙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业务,全停了。

按照原来的计划,1月中下旬到2月本来是要做寒假班,包括自己收费办的训练,还有政府招投标拿到的项目,类似公益的寒假班,政府出费用,对学生免费或半免费来使用球馆,进行公益篮球培训。

可疫情,却仿佛砍断了这球馆经营支柱的两条腿。没有培训,无法营业,没有散客,整个冬季,球馆的收入来源直接归零。

从今年1月下半月到3月,整个两个多月,公司是零收入的,损失就包括每个月的固定场地费,加上青少年培养的学费,不算上开给员工的工资之类的,仅营收收入(场地费、培训学费),一个球馆的损失就超过30万人民币,而我目前有2个球馆。照停业两个月算,两个球馆加起来损失超过了80万人民币,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疫情影响的还包括我对未来的计划,按照现在的状况,我们夏天的一大业务——与各大运动品牌合作接待参加中国行的NBA球星——没了。原本我们计划继续开球馆,在2020年12月之前再开3个球馆,其中一个场馆本来计划4月份签约,设计方案都给房东看过了,价格也都谈好了,但因为疫情,这些都受到了影响。

最愁的时候甚至只能苦笑,实话实说,我们其实蛮惨的。

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企业通过裁员、降薪尽可能控制损失,可即便损失惨重,我还是没想过通过裁员节省开支。大家因为体育聚在一起,因为热爱选择了这份工作。可以的话,我也想因为梦想而做个有温度的公司。大概这也正是体育的特殊性吧?

强行撬开的一扇窗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坚强的意志是人活下去的唯一保障。对创业者而言,在这个特殊时期根本没有伤感、抱怨的时间。我告诉自己要相信,上天为你关上一道门,它肯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但前提是你不能让自己轻易陷入颓废和绝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球馆无法营业,我每天关注着疫情的发展,筹划着如何应对疫情,我首先必须要让俱乐部生存下去。

二月份开始,我们开始做线上,推出线上课程,请外教到球馆录一些视频,让在籍的学生免费在家练练球性,跟家长做一些亲子类游戏之类的。其实这些对球馆的营收看起来并没有帮助,因为课程全部是免费的,公益性质的,但我还是做了,这些课程是录制播放的,每周更新一次,一次更新5集。

我们告诉家长,疫情来了但运动不能停,我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拉近跟家长的距离,我相信疫情结束了他们还是愿意留在公司学篮球。如果你现在对他们不闻不问,等疫情结束他们可能不想运动了,或者不相信我们了。所以我们第一个措施是录制一些免费的篮球课程,拉近跟家长的距离,做粘性。

着眼于未来的同时,我也得在意眼下,卖周边产品不是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这个时候,能有一点收入算一点吧。所以我们的第二个措施是卖一些周边,卖一些篮球,篮球袜,包括公司的文化衫等,补贴一些小小的收入。

2020年4月1日,疫情防控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我们也终于看到了曙光,我的两个球馆全部有限制性开放,因为目前上海市教委不允许开展任何线下培训,青少年篮球培训这一块主营业务还是无法开展,这一块的损失还是比较大的。

目前,两个球馆只能向成年人提供包场服务。现在工作日相对正常,周末现在培训不让做,还要重新找相对固定的客人,周末订场不是很好。而工作日因为都复工了,大家打球的欲望比较强烈。

虽说业务开展不完全,但至少,我们可以慢慢恢复元气了。

希望有一天能把高端、走心的篮球馆开到上海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我的梦想。脚步可以慢一点,但我不想停。

结语

“铃……”

“你好,英米篮球馆。”

行政人员打卡上班,接起了四月的第一个电话。又是来预定场馆打球的老朋友,属于体育的故事,从未停止。

春天总能带来惊喜,眼前的梧桐树后,或许明天就能蹿出一簇丁香。身后,篮球撞击地板的声音再次响起。看,我就知道,春天总会再来的。

责编:王丽媛
作者:王丽媛 从一打到五 L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