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豹如何做到与大熊猫和睦共处?在垂直分布上能找到答案

 动物速递 2020-04-07

前段时间“三江源首次发现金钱豹与雪豹同域分布”的消息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也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谈到最多的一个话题便是金钱豹与雪豹食性类似,担心金钱豹会给雪豹带来生存压迫,其实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大家不需要太过担心,毕竟雪豹与金钱豹在微生境上存在很大差异。另外,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雪豹与大熊猫在同一生境上共处了百万余年,不也相安无事吗?

大熊猫的外表极具迷惑性,长久以来,我们先入为主地认为大熊猫憨憨厚厚,是一种人畜无害的动物,虽然关在动物园里面的大熊猫很看起来很温顺,但野生大熊猫却是一种十足的猛兽,竹子虽然是是它们的主食,但大熊猫依然保持着食肉的消化系统和尖牙利爪,加上80-120千克的普遍体重,让一些大型食肉猛兽都为忌惮。

西伯利亚的棕熊与东北虎之间会发生冲突,它们看起来就像是放大版的大熊猫与雪豹,可为何雪豹却能与大熊猫和平共处?

大熊猫与雪豹的历史生存状态

雪豹是高原物种,为了适应高原环境,雪豹进化出了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技能,对氧气的变化十分敏感。外形有点像去掉色彩的金钱豹,但雪豹的斑纹看起来更大一些,有点扎染的效果,它身上的毛发也更加浓密、蓬松、柔软,这些浓密的毛发能够帮助它躲避严寒,但是到了夏季,厚厚的毛发似乎就成了雪豹的累赘了,尤其是在午间太阳比较大的时候,雪豹不得不放弃一切行动,乖乖地躲在岩石下休息。

雪豹最主要的栖息地是青藏高原一带,但历史上它们的分布却不仅限于此,中亚大部分地区、西亚部分山区,阿拉善全境、阴山山脉等,甚至是东南亚一带,都曾有过雪豹的生活痕迹,但是后来随着人类对其捕杀严重,栖息地破碎化严重乃至丧失,使得雪豹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分布范围一再缩小,单单是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面,受盗猎、栖息地减少等因素的影响,雪豹的种群数量就已经下降了20%左右,而且到今天依然呈现减少的趋势。

大熊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被称为“活化石”,最早可以追溯到八九百万年前,当时地球上生活着一种叫始熊猫的动物,长得跟现代的大熊猫有点类似,但身形上更接近于狗熊。

大熊猫的演化过程大致可以分成4个阶段,分别是始熊猫、小种大熊猫、巴氏大熊猫,以及现代大熊猫,始熊猫的主要食物是肉食,但是演化至小种大熊猫阶段的时候,它们就已经开始以竹子为主食了。而到了巴氏大熊猫阶段,大熊猫家族迎来了全盛时期,在我国广泛存在,分布范围甚至一度延伸至越南、缅甸一带。

野生大熊猫是一种十分神秘的动物,虽然一直存在于我国,但直到1869年才被西方人发现,大熊猫之所以会大量减少,除了发情难、繁殖能力低等自身因素及盗猎等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栖息地的丧失,虽然在末次冰期之后,大熊猫的栖息范围有所扩大,但接踵而来的人类世界高速发展,使得大熊猫再也没能达到历史辉煌阶段了。

雪豹与大熊猫在微生境上的差异

1869年,戴维将自己的发现带回了西方,从此全世界都知道有大熊猫这一动物了,时隔80年之后,人们再次在戴维发现大熊猫的地方(四川雅安)发现了雪豹幼崽,随着调查的深入,四川境内雪豹与大熊猫的生存状态也逐渐被揭露,就雪豹与大熊猫的历史分布来看,大熊猫在四川的分布主要以箭竹、木竹长势较盛的地区为主。

而雪豹在四川境内的分布主要以各山脉为主,从贡嘎山沿西北方一直到洛须,并向周围扩散至新龙、卧龙等地,它们的生境存在大范围的重合,比如在四川大渡河以东,岷江以西的地带,雪豹就与大熊猫同域分布,且生活的时间长达百万余年。但就人类的历史来说,为何很少记录或者听说过雪豹与大熊猫发生冲突呢?

这就要从垂直分布上说起了,即微生境的差异。前面提到过棕熊与东北虎的关系就像是放大版的大熊猫与雪豹的关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但引入微生境的概念之后,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生存在西伯利亚东部滨海边疆区的棕熊与东北虎,它们不仅在横向水平分布上重叠,在纵向垂直分布上也重叠,反倒是黑熊,与东北虎在微生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黑熊主要栖息在海拔较高的山地,而东北虎与棕熊则喜欢海拔较低的密林区。

雪豹是高原物种,被称为高原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它的活动范围基本上都是高海拔的地区,高度大约在3000-5000米之间,在食物匮乏的季节,偶尔会到低海拔的地区活动。

而大熊猫是低海拔地区的物种,它的栖息地海拔上限是500米,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它们在同一栋楼里面生活,只不过雪豹住在高层,大熊猫住在低层,双方之间见面的机会很少,所以也就不怎么会产生冲突了。

其实关于三江源雪豹与金钱豹“同框”的讨论,害怕金钱豹会对压缩雪豹的生存空间,也大可不必,正如雪豹与大熊猫的关系一样,金钱豹也是低海拔地区的物种,它与雪豹“同框”的地带,都属于二者活动范围的边缘。

雪豹与大熊猫的习性差异

雪豹是猫科豹属里面的物种,它是纯食肉性的,而且是一种积极捕食的食肉动物。一般来说,大多数食肉动物都存在一定的机会主义,会进食一切能够找到的食物,但是雪豹却更青睐于自己捕获的食物

成年雪豹体重约22-55千克,少数较大者能够达到75千克以上,受限于体型和环境,所以它们能够捕食的猎物基本上都是类似于盘羊、岩羊等体重在35-75千克之间的动物,是一些野生动物较为稀少的地区,比如蒙古一带,雪豹捕食牲畜的占比会提升。

尽管大熊猫依然保留着食肉的“装备”,但是在行动上,确实实打实的“素食主义者”,它与北极熊都是熊科里面的极端,大多数熊类,都是杂食动物,但北极熊是纯肉食的,而大熊猫,则进化成了以竹子为主食的动物,所以与雪豹在生存空间上,并不存在竞争关系。

其实大熊猫不仅没有与肉食动物竞争,甚至与植食性动物都不存在竞争,大多数食草动物都以草本植物、禾本植物等为食,而大熊猫则以坚硬、适口性差的箭竹为食。

如果会发生冲突,那只能是雪豹挑起的,但我们看大熊猫成年之后体重能够达到80-120千克,有尖牙有利爪,在缺乏老虎这类大型食肉动物的环境下,除了人类之外没有天敌,这样强大的存在,雪豹作为一种50公斤级的猛兽,在遇见成年大熊猫时,尤其是在过去其他野生有蹄类动物充足的情况下,是断不会贸然与大熊猫发生冲突的,在双方都有趋利避害的念头下,人们自然无法观测到雪豹与大熊猫之间有冲突。

知识延伸:雪豹与大熊猫的现状及生存挑战

如今,不管是对于雪豹还是对于大熊猫,我国对它们的保护都是全方位的,无论是从环境保护,还是提高公民意识上面,都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大熊猫的濒危等级从濒危下降到易危,雪豹的濒危等级也从濒危下降到易危,表明在近年里面,二者的野生个体数量在增加,这是值得庆贺的事儿。

但这并不意味着威胁雪豹、大熊猫的因素就没有了,二者都是较为脆弱的物种,对环境的变化相当敏感。

尤其是雪豹,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有科学家们做过一个推演实验,用电脑建模的形式模拟了地球最后一次盛冰期到未来2070年间雪豹的栖息地变化趋势,发现一共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扩张、收缩及破碎化,尤其是在未来气候发生变化时,全球大约65%的雪豹栖息地都会受到影响。而对于大熊猫来说,近亲繁殖、生育力低,以及食草动物对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随着我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秦岭地区的羚牛、野猪等有蹄类动物增多,但在缺乏虎豹等大型捕食者的前提下,爱用树干打磨牛角的羚牛,以及爱用树干磨蹭身体的野猪,正在改造着秦岭地区的野生环环境,使得原本大型乔木众多的秦岭森林,倒木增加,对于熊猫来说适口性极差的冷箭竹大量生长,这无疑会对熊猫的分布造成一定的影响。

(原创用心的作品,喜欢请给个赞,关注我,看更多有趣的野生动物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