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成祖举国之力让郑和7下西洋,居然是这个原因?

 沐先生笔记 2020-04-07

郑和,我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最出色的航海家之一。

明朝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29年间,他奉明成祖朱棣之命,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非洲,亚洲两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的东海岸,创造了远程航海史的壮举。

可惜当年郑和航海的全部档案都被当时的兵部侍郎刘大夏付之一炬,后人难以对郑和航海的史料加以详细考证,于是就有了关于郑和航海的诸多谜案,其中一直让后世学者疑惑不解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动机。

郑和为何下西洋?朱棣称帝后为何忽然将目光转向了茫茫大海?

第一种说法,是认为郑和远航乃是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寻找建文帝。

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是通过谋反登上皇位的。当初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皇权,相继削了握有军政大权的周王、齐王、代王、岷王等藩王的职权。燕王朱棣唯恐自己被废,并且他对皇位觊觎已久,早就不甘心让自己的侄子为帝,所以就借口“朝无正臣,内有奸恶”,起兵谋反,号称为“靖难”。

战争持续了4年之久,朱棣取得了最终胜利,登上了皇位,随即将都城迁至北京,称明成祖,改年号为永乐。就在朱棣大军攻破南京城时,建文帝朱允炆在一场大火中下落不明。虽然朝廷宣称建文帝已经在大火中丧命,但是朱棣心里明白这只是为了安定民心的做法,建文帝实在是“不知所终”,甚至他一直怀疑建文帝已经出逃。

这种推测自然让有篡位之名的朱棣不得心安,为了彻底除去建文帝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他多次派人四处秘访建文帝的下落。郑和就是朱棣派出寻找建文帝下落的一支。近年来,有学者考证说,为了寻找建文帝,郑和不但下西洋,而且3次东渡扶桑,到日本去过。

第二种说法说寻访建文帝最多不过是郑和远航的一个附带任务,说他是“专程”寻找建文帝踪迹则不合情理。他们认为郑和的远航有军事目的。

如《明史郑和传》说郑和远航“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近代学者梁启超说,郑和下西洋是“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同来等虚誉”;尚钺在《中国历史纲要》中也指出,郑和下西洋“大概是想联络印度等国抄袭帖木儿帝国的后方,牵制它的东侵,从而保证明朝的安全。

而以郑和航海时的巨大规模势必也能够实现这个目的,因为在郑和远航的15世纪,世界范围内还少有如郑和船队那样大的规模和气势,船队所展示出的强大的军事实力足以震慑异域。

第三种说法认为郑和航海以经济目的为主。

明成祖为了增加财源,出海远航。史实表明,郑和的船队与其所到之处的居民开展了很多的经济贸易,不仅满足了明朝官方对外贸易上扩大市场的需求,而且沟通了西洋大国对明朝的“朝贡贸易”,收效甚好。

并且有史料表明,明代的中国已经被纳入世界贸易体系,与亚洲、非洲的几十个国家都有贸易往来,不但明朝官府、周边国家,甚至连沿海官绅、百姓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鉴于这样总体的经济环境,说郑和远航是出自经济目的是有一定根据的

第四种说法认为郑和航海以政治目的为主。

朱棣知道自己有篡位的坏名声,所以在他登基后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塑造一个好君主的形象。

郑和下西洋的巨大规模向外界展示了自己所统治的国家的恢弘气势,这正是朱棣造成万国来朝的盛世局面以稳固政权的方式,并且也借此瓦解政敌势力。

学者根据史料分析,郑和前三次航海,与东南亚、南亚沿海诸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后四次则向东亚以西的未知世界探访,开辟了新航路,使海外远国都“宾服中国”。

也就是说,郑和远航已经达到了朱棣的既定目标。此外也有人说,郑和下西洋是政治和经济的

双重目的,是“一箭双雕”的行为。

第五种说法则认为上述的诸种说法都有失偏颇,他们认为郑和下西洋是有阶段性的目的的。

前三次的目的大致有三:

一是追寻传说中逃往海外的建文帝的下落;

二是镇抚海外的臣民,同时也是为了炫耀国威;

三则是为了扩大海外贸易,沟通与南洋诸国的联系,保持南部海疆的和平。

之后的四次下西洋,更多的则带有探险和猎奇的性质。朱棣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对南亚以西的未知世界很感兴趣,同时也想让他们对自己所统治的明王朝有更多的认识,因此派郑和开辟新航路,让海外诸国“宾服中国”。

尽管有这么多关于郑和远航原因动机的推测,但是至今并没有真正的结果。一个大陆国家为何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远程航海,也就在刘大夏对史料的“付之一炬”中成了千古难解之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