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受渺小

 九日图书1976 2020-04-07

2020034

体察万物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知晓了世界的博大,才能确认自己的渺小,而接受了渺小,才能看到更宽广的世界。1000 多年前的古人,已有如此辩证的世界观,并将其留在了丹青绘事中。

匡庐图 荆浩 五代后梁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从公元 907 年朱温灭唐到 979 年宋太宗亡北汉,短短的 72 年间,十多个政权交替或并行执政,常年战争,赋税增加。上有暴君,下有酷吏,部分士大夫不堪变故,躲进山中,隐居生活。

荆浩,出生于唐末,后梁时期为避暴乱,不再出来做官,他踏进太行山里一个叫洪谷的地方,自己耕种几亩山田糊口,每天谷中画画写生,后得笔端非凡气度。

他的画,也许稍显稚拙,但那雄伟壮阔的大山大水及容纳万象的广阔视野却是前代不曾有的——大唐时代,国力强盛,人口众多,神佛之事、繁华政绩和宫廷丽人才是画家关注的重点,大自然的巍峨,他们或许没有认真体悟过。

学生关仝( tóng )不曾见到唐朝晚景,这位生于后梁、死于宋前的北方画家的整个生命线,几乎与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吻合。他师法荆浩,刻苦研习绘画技艺,他沉醉山间,几至废寝忘食,终成一代宗师。

关山行旅图 关仝 五代后梁

关仝继承了荆浩体察自然的方式,放眼于广阔空间的雄伟气象更易被现代人接受。他的画,往往是危峰突兀,重岩叠嶂,林泉掩映,气势浩大。

此时的人们不同于唐代先民,更加崇尚自然之美,他们也信佛道,但随着禅宗的兴盛,宗教仪式性的礼节渐渐被弱化,山间寺观,隐隐约约,已然不是画中重点,或者说,退去繁杂的内心体悟,才是根本。

山脚下的行路人,难以辨其面容,也不需要知其面容,他们是谁,他们的身份如何,并不重要。在如此雄浑的山峰下,几间简陋的草房,数个渺小的生命,和谐共生,最为动人。

山峰、寺观与行人

此时的绘画,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与自己对话的真实境界,也是一种与自然和解的无我境界。

与荆浩、关仝所处时代相近,出生在江西南昌的董源,在作品中表现出了一致的世界观。他亦是放眼世界,将整个大自然做为描绘对象,只是由于身处江南,所见之景与北方不同,多是矮山低丘,所以其笔下的景观更加圆润。古籍赞其画作:“平淡天真,唐无此品”。宋代米芾更是说:“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天真,极高的评价。

龙宿郊民图 董源 五代南唐

《龙宿郊民图》里,苍茫的大河,岸边房屋几所,郊民十余人,如果不是细致观察,他们极有可能是被忽略的,但也就是这些生命的存在才使得整幅画和整个自然更有意义,但前提是,面对无尽的世界,需要接受人自身的渺小。

郊民

五代十国虽混乱,但其艺术文化却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那些仓皇逃离的人们面对大山,惊奇的感受到了世界与自身的强弱对比,他们对大自然认识的变化,直接体现在了审美与绘画上。

而此种变化,便是宋代艺术繁荣的基石。在这层基石上生长出来的大师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范宽。

雪景寒林图 范宽 宋代

他留下的《雪景寒林图》,寂静如夜,气势苍茫,北方冬日雪后的山林气象一目了然。在这群山巨石、枯木寒柯之下,屋舍中正有一人张门而望,这一不算清晰的瞬间动作,使整幅画更加幽静。


屋舍

这个人,或许就是画家自己。

范宽为画画隐居终南山、太华山中,终日坐于山林,纵目四顾,以求真实的山林之势,而欲得到真实的山林之势,终要透彻的认知自己。显然,他山间悟道之时已获真谛,理解了自己存在的位置,也看到了世界的浩渺无垠。

所以这幅画中,那位看景人的形象模糊至极,性别和身份无足轻重,重要的是雪景、寒林与他的关系。

图中的唯一一人

对于古人特别是古代画家来说,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风光,而是他们的精神诉求,也是他们的人生态度。受道家思想影响的范宽,其绘画趣味多是来自“天地有大美”的道家美学观念,所以隐居深山的他,在画中山腰处留下了一所道观。道观的出现,不是偶然,它既作为实景存在,也是其内心的映照——独处林舍,山间悟道。

范宽之后,宋代局势渐渐稳定,至徽宗时期,细致描绘身边景致的绘画风格占据主流,与山对坐的豪迈慢慢消逝。

那一短暂的历史时期,是古代山水画的进取阶段,也是古人重新接受自己的重要时刻:

他们亲临踏勘,艰苦跋涉,他们创造了大地山川雄伟壮丽而又富于人情味的景象。他们坦然面对无法被征服的自然,他们也愿意接受自己的渺小。

你还可以看最残暴的时代,最温和的笑意 一次逃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