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数历代苏州的疫情

 苏迷 2020-04-07
《苏州日报》
2020-03-28 

  陈其弟

  苏州疫病记载最早始于汉元康二年(前64),但那时对多种急性传染病的认识大都不够明确。志书上常称“大疫”“疫疠”“疫痢”,究属何种疾病,难以查考。据史志记载,自元康二年(前64)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见诸记载的大疫约有60次,哪怕扣除那些连续年份的算一次,也要超过50次,摘述如下。

  汉代见诸记载的有3次,分别是:元康二年(前64)、建武十四年(38)、安帝元初六年(119),其中建武十四年的大疫“死者万计”。

  晋代仅见武帝泰始十年(274)1次:《吴门补乘》记载:“晋武帝太始十年(274),大疫。吴土亦同。”

  唐代贞元六年(790)、大和六年(832)各1次。《崇祯吴县志》之“祥异”记载:“贞元六年(790)庚午夏,大旱,井泉竭,人疫死者众。”“大和六年(832)壬子,水灾,大疫。”记得都比较简单。

  宋代淳化四年(993)、建炎四年(1130)、绍兴元年(1131)、乾道元年(1165)、庆元元年(1195)、庆元五年(1199)又先后发生过6次大疫,其中绍兴元年“流尸无算”、乾道元年“死徙不可胜计”、庆元五年“死者甚众”,应该死人较多。

  元代有1次大疫,《林屋民风》记载,天历三年(1330)“春,三吴之人饥疫死者数十万”。比之前面的记载更明晰“死者数十万”,疫情之严重可想而知。

  明代年间,苏州的疫情达21次之多,分别是:洪武六年(1373)、正统五年(1440)、景泰五年(1454)、景泰六年(1455)、天顺二年(1458)、成化十三年(1477)、弘治五年(1492)、正德五年(1510)、正德六年(1511)、正德十四年(1519)、嘉靖二十三年(1544)、嘉靖二十四年(1545)、嘉靖四十年(1561)、万历八年(1580)、万历十六年(1588)、万历三十一年(1603)、万历四十年(1612)、崇祯十三年(1640)、崇祯十四年(1641)、崇祯十五年(1642)、崇祯十七年(1644)。

  其中死亡率最高的当数正德五年(1510),《乾隆吴江县志》称“死者居半”。而描述最为详尽者乃万历十六年(1588),“饿殍填塞街衢,壕堑浮尸,舟行为碍,城内外积骸如山”,《海虞别乘》还辑录了当时周寅斋的描写:“余遭岁祲亦屡矣,然未有如万历十六年之甚……寺观庵院中,饥民相聚而居,疫疠相染死者,不知几万人。余尝一至书院前,见门房内有僵者、有呻吟者、有鹄形兽面非复人状者、有奄奄气息者、纵横枕藉杂乎死尸之间者累累,傍一人告余曰:‘今朝已抬去几许矣!’又曰:‘日日如此,当是时而得延残喘,亦幸矣哉。’”其惨烈程度可见一斑。至于疫病的传染性,《乾隆吴江县志》是这样记载崇祯十四年(1641)的疫情的:“邑中大疫,死者阖门相枕籍,无遗类,偶触其气,必死。玉锡之师陈君山父子妻孥五人一夜死,亲邻不敢窥其门。”又称崇祯十七年(1644),“春,大疫,民呕血缕即死。《叶志》曰:‘是年春,疫疠大作,有无病而口中喷血即死者,或全家或一巷民枕藉死。’”说明当时人已经知道疫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从“无病而口中喷血即死者”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疫病爆发力之大之快。

  清代苏州发生的疫情最多,共26次: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十九年(1680)、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末、雍正五年(1727)、雍正六年(1728)、雍正十一年(1733)、乾隆七年(1742)、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二十一年(1756)、乾隆五十年(1785)、乾隆五十一年(1786)、乾隆五十九年(1794)、嘉庆二十年(1815)、嘉庆二十五年(1820)、道光元年(1821)、道光二年(1822)、道光七年(1827)、道光二十九年(1849)、咸丰六年(1856)、同治元年(1862)、同治二年(1863)、光绪十 六 年(1890)、光 绪 十 七 年(1891)、光绪二十八年(1902)。

  不过到了清代和民国年间,人们对于疫情的认识,开始逐渐清晰,苏州旧志中有3次明确记载病名,并具体描写病情:《乾隆吴县志》卷之二十六“祥异”记载,雍正五年(1727)“丁未十一月,痘症大行,民间童稚死者无算。苏俗忌痘殇者,焚尸以毁其形,日有千数。”并称以“焚尸”之法阻止其流传。《道光璜泾志稿》记载,道光元年(1821)“夏,大疫,名曰蛛蜘瘟。始而呕泻,继而手足筋骨俱欠,医药罔效,至二年十月始止”,把病名和症状都描写清楚了。《民国垂虹识小录》记载“道光辛巳六七月间,江浙大疫。初起足麻屈不能伸,名为脚麻痧,又名吊脚痧,患此者或吐或泻,骤如霍乱,甚至顷刻殒命,死者日数人”。

  上面说到的“痘症”就是俗称“出天花”,“蛛蜘瘟”是“痧胀腹痛,手足拘挛”病症的俗称,“霍乱症状剧烈而有转筋者”俗称吊脚痧。

  除了描写疫病病症,旧志也有当地名医敢于面对并治愈疾病的记载,如《同治苏州府志》称:“康熙丁巳,大疫,人不敢叩门,(张)士隆按户亲给医药。”又云:“康熙四十九年,大疫,民死相枕藉。时知府陈鹏年循行四境,惟(侯)文熺从往,每户亲问,至手调汤药,全活无算。”同样还有“乾隆丙子,吴中大疫,知府赵酉设局施药,延名医疗治,(郑)鉴与焉,活人甚夥……”

  其中就有苏州知府陈鹏年、赵酉的身影,以及他们所延请的名医张士隆、侯文熺、郑鉴等人姓名和所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等。这说明苏州的地方官自古就是担当有为的,他们能够亲临灾区现场视察灾情,甚至送医送药,还救活了不少人。

  疫情是无情的,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如何应对?为了抵御疫情,吴门医派的温病学应运而生,一批吴中名医,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基础上,著书立说,形成了“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三大特点,吴有性的《温疫论》、叶天士的《温热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