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忆香花桥

 苏迷 2020-04-07
《苏州日报》
2020-04-04 

  汪长根

  江南地区名称香花桥的地方不胜枚举。母校吴县黄埭中学,现已更名为江苏省黄埭中学,就坐落在黄埭老街最西端的香花桥畔。

  黄埭,地处苏州城西北,因楚相春申君黄歇以水筑埭而得名,是远近闻名的商埠重镇,自古以来就有“金荡口、银黄埭”的说法。

  黄埭老街久负盛名,据历史记载,老街全长1372米,分为东街与西街,俗称“三里长街”。清同治、光绪乃至民国年间,即抗日战争前,这里店铺林立,以米业、茶业为代表的各类商家有303家,门类齐全,分别有28爿米行、近百家茶馆、8爿棉布店、6爿酱油店、11爿肉店、6爿南货店、9爿书场。还有19爿大大小小的饭店、面店和点心店,比如埭川饭店、大雅、周记、永兴及东兴、元兴、长兴、新兴春、如来春、香花饭店等,其繁华热闹可见一斑。

  香花饭店坐落在人称“黄埭十八景”之一的香花桥堍。清末田少云创作、弹词名家马如飞改编、朱恶紫整理的传统开篇《黄埭十八景》如是说:世上桃源足自豪,黄埭小镇乐逍遥。宜人景物知多少,古迹重重仔细瞟。三层楼牌今尚在,小桥杨柳间枝桃。万笏朝天高墩桥,卖度乡人闹一朝。威灵显赫庄严相,双竖旗杆城隍庙。金钩钓鱼金国寺,钉钅栏杆香花桥……

  这香花桥貌不惊人,很不起眼,却大有来头。史载,香花桥建于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清同治年间重修,为武康石、花岗石混砌单孔梁桥,因旧时正对兴建于东吴年间的兴国寺山门,寺内有一胖和尚常去香花桥乘凉,将东侧桥梁上的石头坐断后用一个“钉钅”予以加固,故称“钉钅栏杆香花桥”。到底是史实,还是传说,难以考证。不过2010年,古桥边竖起了一块石碑,称“区级文物控制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桥身周围两米。可见古桥确是有文物价值的。

  有些情况往往这样,有的事貌似无比精彩,却熟视无睹;有的事微不足道,却魂牵梦绕。令我心心念念的那座香花桥,还有桥之畔的那家香花饭店,就是这样。

  1965年夏季,我结束初中学业,考上黄埭中学,香花桥、香花饭店,便成了我的母校邻居,冥冥之中成就了一份情缘。

  我是常熟人,说起报考黄埭中学,这是人生成长的一个拐点。我的家在贯通常熟至苏州的元和塘善长泾下塘的东姚家桥村,吴县与常熟两县交界处。我们村南行约2公里有个小镇叫石桥,北行约2公里有个小镇叫洞港泾,都是当地小有影响的集散中心。但村民自古以来偏喜石桥,虽属常熟管辖,却自诩为“苏州齐门外人”,我的父母也不例外,还偏执地认为,往苏州方向发展更有出息。当我在村里读完初小毕业时,即1960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阶段的开始,村上年龄与我相近的小伙伴全部辍学,我则面临两种选择,要么上本县的洞港泾中心小学,要么上吴县的石桥中心小学,好在当时对学区、择校没有严格规定,一个外县人,我带着成绩单,顺理成章地在吴县读完了小学和初中。

  黄埭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是个“大码头”,黄埭中学在当时百万人口的吴县,是仅有的5所完全中学之一。收到高中录取通知的那一天,颇有点让人喜出望外。但黄埭在哪里?黄埭中学什么模样?很有点神秘感。我们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决定在开学前结伴而行,来一个先睹为快。

  这是一个炎热的日子,我们从石桥小镇的一个同学家里出发,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怀揣“书包翻身”的梦想,哼着小曲,沿着事先考量的方向上路了。时而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时而徜徉在宽阔沟渠上,时而穿越小桥与机耕路,先在一个叫芮埭的渡口摆了渡,涉过冶长泾河,到达黄埭境内后,又经过卫星村、倪汇村、永昌村等自然村落。黄埭镇终于到了。紧接着就是三里长街,从最东端走到最西端,一睹芳容。究竟走了多少时间,不清楚。反正,年轻人有的是力气。这是我们的初识:与江南常见的水乡小镇一样,黄埭面街枕河,依水而筑,古色古香,两岸皆街,斑驳的外墙,碎石铺成的路面,店铺、民居一个挨着一个。只是格外陌生,格外新鲜。快到学校的时候,我们停止脚步。只见一幢独立的临水建筑,三开门面,“香花饭店”映入眼帘,走进去一看,七八张方桌,我们瞧了下菜单牌,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种菜名,什么清炒虾仁、红烧排骨、大蒜猪肝等等。堂内稀稀拉拉坐着几位农民模样的客人。吃饭的时候到了,越看菜单肚子越饿,口水快淌出来了。可叹囊中羞涩,几人一合计,各花了一角钱,每人点了一碗米饭,一碗猪头肉豆腐菠菜汤。哇!出奇的美味。这是我第一次,从未有过的感觉。从此,我记住了黄埭的这家香花饭店,记住了这家饭店的猪头肉豆腐菠菜汤,以至在多少年以后,我还一直回味,此菜最正宗。

  黄埭中学的同班同学,有街上人、乡下人、走读生、寄宿生,有本地人,也有来自吴县木渎、光福、浒关、枫桥和无锡、常熟等地的外乡人。虽然读书时已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恢复阶段,但生活依然比较清苦,每月伙食费只有7元5角钱,国家按一定家庭经济情况发给学生助学金。乡下的孩子懂事早,开窍晚。我就属于这类人,整个求学期间,都是小心翼翼、腼腆、拘谨、听话、用功,又易于满足,给点阳光就灿烂,只是觉得有点“贪嘴”,常常留恋香花饭店这些饭菜。小时候,我家家境不算好,但也说不上穷,在那个时代,其实每家每户只是温饱程度的差异。我父亲还算比较活络,农忙之余做一些“鸡毛换糖”的小生意,补贴家用。母亲属于“再苦不能苦孩子”这种类型。我寄宿后每次回家,两样礼物是必须有的。一是两瓶小菜,其中一瓶自制咸菜,一瓶红烧咸带鱼。二是5角钱零钱,算是很知足了。每当下午课外作业完成,就心心念念想起那家香花饭店、那碗猪头肉豆腐菠菜汤,口袋里仅有的几角零钱就是全部的资本。后来,“文革”开始了,转入了所谓“停课闹革命”阶段,我们这群农村寄宿生回家待命。有一天收到通知说要复课了,回到学校,老师给我发了4元助学金。我不假思索,奔向香花饭店,饱餐了一顿。这一次,外加了一道“名菜”:大蒜炒猪肝。

  许多年以后的一天,我故地重游,回到母校。今非昔比,学校已成为本地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学校,省级重点中学,“高端、大气、上档次”。只是通往香花桥的那个南大门已禁止通行,赫然注明:“城隍庙山门——相城区文物控制保护单位”,而流连忘返的香花饭店已夷为平地,荡然无存。我不由自主站在香花桥上,凝望四周。儿时的记忆虽然模糊,但若隐若现。仅有一些斑驳的墙,依水而筑的民居、商铺,依然能感觉到曾经的风华;水中小舟、老街喧闹、商贾云集、河埠洗刷,场景已不再,那熟悉的美食佳肴也只能他处另觅。发展的背后伴随着诸多的遗憾、惋惜、怀念、叹息,伤感油然而生。唯有那老态龙钟的香花桥,顽强而自信地活着,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风姿、沧桑,期待美好的向往。

  是的,当我们尽情地创造和享受现代化与社会进步成果的同时,多么希望努力抢救那些正在消逝的乡愁。请当代人多留下一些历史的印记,让后代人延续甜蜜的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