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高频知识点之方剂学各论——清热剂(三)

 康泰wjr图书馆 2020-04-07

01

龙胆泻肝汤与清胃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单选)

A.赤芍、当归

B.当归、生地

C.生地、木通

D.木通、黄芩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龙胆泻肝汤方含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车前子,可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清胃散方含生地黄、当归、牡丹皮、黄连、升麻,可清胃火、凉血。二者均含当归、生地黄(B对)。龙胆泻肝汤方歌—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清胃散方歌—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益石膏平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



02

龙胆泻肝汤中配伍甘草的用意是(单选)

A.扶正驱邪

B.益气实里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龙胆泻肝汤方含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车前子,以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其中,龙胆草、黄芩、栀子,均为大苦大寒之品,易伤脾胃,故运用甘草以护胃安中,同时,调和方中诸药(D对)。



03

左金丸中黄连的治疗作用是(多选)

A.泻心火

B.泻肝火

C.清胃热

D.清肺热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BC

解析:左金丸主治肝郁化火,横逆犯胃之肝火犯胃证,当予以清泻肝火、降逆止呕。其中,黄连可入肝经而清肝火(B对),还可入心经而泻心火(A对),此即“实则泻其子”,还入胃经而善清胃热(C对),为君药。佐以少量辛热之吴茱萸,主入肝经,辛开肝郁,苦降胃逆,并制黄连之寒。



04

清胃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单选)

A.升麻

B.柴胡

C.二者皆有

D.二者皆无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清胃散方含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A对),可清胃火、凉血,主治胃火牙痛。方歌: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益石膏平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



05

玉女煎的组成药物中含有(单选)

A.升麻

B.柴胡

C.二者皆有

D.二者皆无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玉女煎方含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D对),以清胃热、滋肾阴,主治胃热肾阴亏虚证。方歌:玉女煎中地膝兼,石膏知母麦冬全,阴虚胃火牙痛效,去膝地生温热痊。

方剂学

方剂学各论——清热剂(三)

(全国卷历年出题数:23道)

1.方剂对比分析与鉴别应用——清脏腑热类

(1)左金丸与龙胆泻肝汤

相同点:皆用于肝经实火,胁痛口苦等证。

不同点:但左金丸主要用于肝经郁火犯胃之呕吐吞酸等证,有降逆和胃之功,而无清利湿热作用,泻火作用较弱;龙胆泻肝汤主要用于肝经实火上攻之目赤耳聋,或湿热下注之淋浊阴痒等症,有清利湿热之功,而无和胃降逆作用,泻火之力较强。

(2)玉女煎与清胃散

相同点:同治胃热牙痛。

不同点:但清胃散重在清胃火,以黄连为君,属苦寒之剂,配伍升麻,意在升散解毒,兼用生地、丹皮等凉血散瘀之品,功能清胃凉血,主治胃火炽盛的牙痛、牙宣等症;玉女煎以清胃热为主,而兼滋肾阴,故用石膏为君,配伍熟地、知母、麦冬等滋阴之品,属清润之剂,功能清胃火、滋肾阴,主治胃火旺而肾水不足的牙痛及牙宣诸症。

2.具体方剂——清脏腑热类

龙胆泻肝汤

【方歌】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车前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方义】

(1)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切中病机,故为君药。

(2)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加强君药泻火除湿之力,用以为臣。

(3)湿热的主要出路,是利导下行,从膀胱渗泄,故又用渗湿泄热之泽泻、木通、车前子,导湿热从水道而去;肝乃藏血之脏,若为实火所伤,阴血亦随之消耗;且方中诸药以苦燥渗利伤阴之品居多,故用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以上皆为佐药。

(4)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尚有“火郁发之”之意;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二药并兼佐使之用。

(5)配伍特点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使火降热清,湿浊得利,循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

【加减应用】

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以助泻火之力;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强利湿之功;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甚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以泻火解毒。

【注意事项】

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

【附方】

(1)泻青丸

组成:当归、龙胆草、川芎、山栀子仁、川大黄、羌活、防风、竹叶、砂糖。

功用:清肝泻火。

主治:肝经火郁证。

(2)当归龙荟丸

组成:当归、龙胆草、栀子、黄连、黄柏、黄芩、芦荟、青黛、大黄、木香、麝香、生姜。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

主治:肝胆实火证。

左金丸

【方歌】左金连萸六比一,胁痛吞酸悉能医,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泻痢痛在脐。

【组成】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

【用法】上药为末,水丸或蒸饼为丸,白汤下五十丸。

【功用】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义】

(1)重用黄连为君,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黄连亦善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黄连亦泻心火,寓“实则泻其子”之意。一药多清,标本兼顾。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例6:1。

(2)少佐辛热之吴茱萸:①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②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③取其下气之用,以和胃降逆。④可引领黄连入肝经。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为佐使。二药合用,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

(3)配伍特点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

【加减应用】

吞酸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以制酸止痛;胁肋疼甚者,可合四逆散,以加强疏肝和胃之功。

【注意事项】

应用时黄连与吴茱萸的用量比例为6:1。虚寒者忌用。

【附方】

(1)戊己丸

组成:黄连、吴茱萸、白芍。

功用:疏肝理脾,清热和胃。

主治:肝脾不和证。

(2)香连丸

组成:黄连、吴茱萸、木香。

功用:清热化湿,行气化滞。

主治:湿热痢疾。

泻白散

【方歌】泻白燊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喘咳医。

【组成】地骨皮、桑白皮、炙甘草、粳米。

【用法】上药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方义】

(1)桑白皮甘寒性降,专入肺经,清泻肺热,平喘止咳,故以为君。

(2)地骨皮甘寒入肺,可助君药清降肺中伏火,为臣药。君臣相合,清泻肺热,以使金清气肃。

(3)炙甘草、粳米养胃和中,培土生金,以扶肺气,兼调药性,共为佐使。四药合用,共奏泻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

(4)本方之特点是清中有润、泻中有补,既不是清透肺中实热以治其标,也不是滋阴润肺以治其本,而是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对小儿“稚阴”之体具有标本兼顾之功,与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生理特点亦甚吻合。

【加减应用】

肺经热重者,可加黄芩、知母等以增强清泄肺热之效;燥热咳嗽者,可加瓜蒌皮、川贝母等润肺止咳;阴虛潮热者,加银柴胡、鳖甲滋阴退热;热伤阴津,烦热口渴者,加花粉、芦根清热生津。

【注意事项】

本方药性平和,尤宜于正气未伤,伏火不甚者。风寒咳嗽或肺虚喘咳者不宜使用。

清胃散

【方歌】清胃散中升麻连,当归生地丹皮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胃痛与牙宣。

【组成】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

【用法】水煎冷服。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义】

(1)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

(2)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盛已侵及血分,进而耗伤阴血,故以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皆为臣药。

(3)当归养血活血,以助消肿止痛,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

(4)《医方集解》载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强。

【加减应用】

若兼肠燥便秘者,可加大黄以导热下行;口渴饮冷者,加重石膏用量,再加玄参、花粉以清热生津;胃火炽盛之牙衄,可加牛膝导血热下行。

【注意事项】

牙痛属风寒及肾虚火炎者不宜。

玉女煎

【方歌】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组成】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虚证。头痛,牙痛,齿松牙衄,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

【方义】

(1)石膏辛甘大寒,清阳明有余之火而兼生津止渴,故为君药。

(2)熟地黄甘而微温,以滋肾水之不足,用为臣药。君臣相伍,清火壮水,虚实兼顾。

(3)知母苦寒质润、滋清兼备,一助石膏清胃热而止烦渴,一助熟地滋养肾阴;麦冬微苦甘寒,助熟地滋肾,而润胃燥,且可清心除烦,二者共为佐药。

(4)牛膝导热引血下行,且补肝肾,为佐使药,以降上炎之火,止上溢之血。

(5)配伍特点清热与滋阴共进,虚实兼治,以治实为主,使胃热得清,肾水得补,则诸症可愈。

【加减应用】

火盛者,可加山栀子、地骨皮以清热泻火;血分热盛,齿衄出血量多者,去熟地,加生地、玄参以增强清热凉血之功。

【注意事项】

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本方。

编辑:棉花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