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桥流水人家”,为何如此有意境?

 小桥流水444ohz 2020-04-07

题目问:“小桥流水人家”,为何如此有意境?

在中国古代,社会处于农耕文明,人们都是处于慢节奏生活状态。物质条件比较不上现代社会,但是古人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注重丰富自己的内凡精神世界。

文人墨客当然是更通过诗词等文学作品来记录、表达对自身之外世界的追求与探索,这首《天净沙·秋思 》也不例外,作者马致远通过一首小词,传递了大信息量的诗画意境。

一、原文: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天净沙·秋思

二简析。

干桔的藤条保持着旺盛时缠结树木的姿态,落叶掉尽的老树上,有深秋的乌鸦偶尔在鸣叫,一条小溪上架一座小桥,远处有一户庄户人家,古道秋风列列,夕阳快要落山,我这个断肠之人骑着一匹干瘦老马,独自在这孤寂的天涯行走。

三点评。

01 作者通过罗列一系列“”: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日、人、旅途,如果只是简单的把这些“物”的元素罗列出来,就变成了一堆藤、一棵树、一只鸦、一座桥、一条溪、一户人家、一条道、一阵风、一匹马、一轮日、一个人、旅途的话,那就没任何美感、没有任何诗意可言。

02 作者通过艺术手法,把这些“外物”变成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进行艺术加工之后,这些“外物”就有了美感,成为了艺术创作的可用元素。

03 下一步,作者把这些零散的、经过加工的外物元素,使用堆砌的手法,组成一个整体的场景,好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逐一推进,把这些外物变成了一个有机的“物境”,不再零散,而是系统化、条理化了。

04 如果仅仅是物境的展现,那也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词了。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物境推进,到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把这首词推向了高潮——原来前面一系列的景物描写,都是为了最后这句做铺垫,由平铺直叙到突然一转,由外物描写到心境表达,令人眼前一亮,为之惊艳。短短28个字,成就了历史上一首为人称道的小令,也提升了马致远在文坛的地位。

05背景: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年青时志在佳作,但是最终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遭遇坎坷,晚年之后灰心隐居,心中应该是比较的郁闷。而这首小令,应该就是作者仕途无果、归隐田园之后的内心世界的写照吧

【小结】

都说诗以传情,确实如此。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都是在自己作品中去展现自然之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与志向。马致远在这首《天净沙·秋思》,以诗成画,意境深远,“断肠”二字,把作者内心世界刻画的淋漓尽致。静静的诗画,涌动的情感,这就是马致远为我们传达的诗词意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