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座建筑能代表京都?

 真友书屋 2020-04-08

京都是日本历史的缩影,且不说由先人建立的离宫古刹,就连这里的自然风光,吐纳间都是人文历史的味道。京都常被叫作「千年之都」,所谓千年,不是说岁月更迭,而是说在时间长河里浸到骨子里的优雅、古典和韵味,如老酒一坛,越久越有味道,越品越醇。

而这一切,都要从它的建筑说起。

01  二条城

庆长七年(1602),德川家康命人在京都修建二条城,并于次年完工。二条城建成的同年,德川家康被天皇任命为「征夷大将军」,之后就在二条城举行了「拜贺之礼」,并邀天下名门望族共睹他权倾天下的殊荣。

△ 二条城  入城的第一道门,奢华而精致的雕刻是二条城区别于其他大名之城的特征之一

200 多年后,幕府最后一位将军德川庆喜也是在这座城内将政权还于天皇,史称「大政奉还」。

可以说,二条城象征着江户时代的起点,也见证了江户时代的终结

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一改向天皇朝见传统,以天皇行幸为名将天皇邀至于此。现存最显赫瑰丽的二之丸御殿,受当世贵族推崇的二之丸庭园等,正是改建于当时。因德川家光的改建,城内最初的天守阁被移至淀城,而后建的天守阁也在宽延三年(1750)因落雷而焚毁,之后一直未重建,于是后世也将二条城处的天守阁唤为「幻之天守」。

△ 二之丸御殿

无论是建造之初还是经百年沧桑之后的现在,城内的二之丸御殿建筑群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整个御殿由车寄、远侍、式台、大广间、白书院和黑书院组成,当时举国闻名的画师狩野探幽率其弟子族人为殿内的障子墙壁所绘的壁画也流传至今。

△ 大广间

御殿内回廊曲折,走路时地板发出的声响如莺鹂之鸣,殿中三千面门壁,都配以相衬的画作,毫不夸张地说,除了城郭本身的建造之外,二条城的恢宏与奢华,一半都是由狩野探幽彰显的。

02  金阁寺

提到京都,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旅行指南里,金阁寺必在其列。它始于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原是皇室别院。在义满死后人们遵照其遗嘱,将别院改为寺院,因义满法号鹿院,所以又将其命名为鹿苑寺

△ 金阁寺

金阁寺实际上只是一个别称,因其舍利殿周身以金箔筑之,名「金阁」,所以「金阁寺」的叫法在民间广为流传。

相传,以金阁为中心的庭园屋宇,是极乐净土在红尘中的象征。曾经,这里下榻了著名的禅师一休之父后小松天皇。当时,日本与中国商贸繁盛,这里也一度成为文化发展的舞台,创造了那个时代独有的北山文化。

1950 年 7 月 2 日,寺院中的一个欲在寺中焚火自尽的僧人放火烧毁了整个寺体,原该与寺体一同化为灰烬的他最后却因恐惧而逃了出来。

这位僧人在事后的调查中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源于对美的忌妒,他讨厌那些明明生活得一塌糊涂,却还要来金阁寺瞻仰其美丽的人。这个供词也成了三岛由纪夫《金阁寺》的灵感来源

1955 年,金阁寺得以重建。现在的它,就静立在庭园湖畔,让每个隔湖眺望的游人都能在相机里清晰地看到它与倒影相映成趣的风景。

03  伏见稻荷大社

在《艺伎回忆录》里,当年幼的小百合奔跑在一条由朱红的鸟居搭建成的甬道时,这个明丽的场景就成为西方人印象中最京都的一抹亮色。它叫「千鸟居」,出自京都伏见稻荷大社。数年来,它一直蝉联最让日本人乃至西方人憧憬的京都观光胜地。

△ 伏见稻荷大社 千鸟居  (草宝/摄影)

稻荷大明神是日本最古老的神明之一,他掌管着桑农五谷,千年来受万众敬仰。在日本全国,大大小小的稻荷神社不下 3000 座,而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便是这 3000 多座稻荷神社的本宫所在

追根溯源,伏见稻荷大社应该是始建于平安时代,社殿先盛行的是「稻荷祭」,无论是《今昔物语》还是《枕草子》,都对这场祭祀的繁盛有过记载,其盛况几乎可以与贺茂神社的葵祭、八坂的祇园祭相提并论。修建的社殿就坐落于稻荷山脚下,在恢宏的本殿之后,便是绵延数公里的鸟居,顺列排于绿意环绕的山上。

△ 伏见稻荷大社

鸟居,自古就被看作是现世通往神明所在幽界的一道门,象征了神界与红尘俗世的分界。伏见稻荷大社的千鸟居,被看作是「神之降临地」的山之入口,虽以「千」做名,但实际上鸟居的数量已超万座,一个接一个的鸟居就构成了一条通向神明的道路。

△ 在伏见稻荷大社,处处可见狐狸守护神

说稻荷也是狐,说狐也是稻荷」,这是记载于《百家说林》中的一首童谣。千年来,狐狸都被看作是稻荷神的神使,民间会将稻荷神称之为「贵狐天皇」。所以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稻荷神社里,一定会有狐狸的身影,它们常常被做成雕塑守护于神社两旁。

岁月悠悠,漫步在这条朱红的通道中,恍若穿越千年。

本文节选自《知日·世上只有一个京都!》特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