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在用什么工具做知识库?

 火鸟课堂 2020-04-08

我最近在使用印象笔记搭建自己的知识库。虽然是七八年的老用户,但是最近才重新整理思路,真正的做到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工具有很多,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都很好用,工具不是最重要的,背后知识管理的思路更为重要。

传统意义上,大部分人也是把印象笔记当做云端的电脑,当做储存介质。

就像我们电脑上,会分盘、分文件夹,一个文件夹套一个。

这个分类方式是来自于最早的纸质材料的收纳习惯。

我们在使用印象笔记的时候,也先入为主的先建立“笔记本”,把每条信息都按照自己的分类放在笔记本中。这种管理方式,一定会有一个笔记本叫“杂七杂八”,实在不知道怎么归类的,就扔进去,还有就是,用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自己把材料放在哪个笔记本里了。

印象笔记是笔记本+标签的双定位知识管理

笔记本是空间分类法,一个知识点、文章只能放在一个地方,一对一。
标签是相关分类法,只要是相关都可以tag,可以一对多。

我们往往喜欢按照语文、数学、英语这样的学科分类法来分笔记本,印象笔记的双定位知识管理,可以支持大家按照信息创造流程或者项目解决的流程来分。标签可以一对多,每个可以用来搜索的“关键词”都可以制作标签。

信息的量一旦超过某个量级,通过一层层的翻肯定不好找,现代人一定要学会通过“搜索”,标签就是最好的搜索关键词库。

用信息加工流程设定笔记本:采集、分类、摘编、汇集、存档

实际上,知识管理的流程也是:采集、分类整理、创作、归档。这样才可以把散装的信息、知识经过分类加工,内化创作,形成自己的框架,然后归档处理。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把笔记本分为四大类:

  1. 收集箱:收集头条看到的好文、读书笔记、趣图等,这只是中转站。

  2. 分解箱:把有用方法论、模型、案例、故事拆解成一个个知识卡片,这里是加工零件的地方。此时是打标签的最好时机,每个知识卡片打上标签,资料经过整理,更容易搜索到。

  3. 创作箱:写作的文章、论文以及书稿等,这里是成品。

  4. 档案馆:发表的文章,整理的论述,都可以归档,这个是你的作品档案馆。

这个过程是非常符合知识管理的过程,从零散的数据——有组织的咨询——有模型的知识——有系统的智慧。

你的知识库就是你的第二大脑,用好印象笔记,可以极大解放记忆和调取信息对你大脑内容的占用,空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创作。


我是唐宋Siri,关注我,一起呵护疲惫职场中的英雄梦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