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与心理学011: ...

 摩诃般若波羅蜜 2020-04-08
👉《论语》与心理学0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有两个家庭:原生家庭和自己的家庭。原生家庭就是跟父母在一起的那个家庭,自己的家庭就是自己结婚生子的那个家庭,这个家庭同时又成为自己孩子的原生家庭。
每个人的性格、情感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对于原生家庭中父母给我们造成的这些影响,有的人能够觉知到,有的人却无法觉知。无法觉知的人,会把自己从父母那里接受到的这些影响,再传递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而有所觉知的人,可能会比较、分析、判断,看看自己受到父母的这些影响,那些是正面的、积极的,哪些是反面的、消极的。正面的、积极的可以继续传承给自己的孩子,反面的、消极的则要加以改变、剔除。
我看到许多人只会看到父母传给子女消极的、负面的影响,从而去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埋怨自己的父母。殊不知这样做起不到任何效果,而且还会徒增烦恼。
每个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子女,只是他们当初会受当时文化与学识水平的制约而只能做到那个水平。作为子女,对于父母当初的不当之处,可以跟他们和颜悦色地讲,但绝对不能指责抱怨,最好的方法是觉察、思考、改变。有一个经常靠打骂来教育孩子的父亲生了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结婚生子后,大儿子选择了继承父亲的打骂的教育方法;而二儿子意识到了自己父亲的做法不妥,于是下决心不用暴力教育自己的孩子。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摆脱不了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但关键看我们怎么继承。在这一点上是需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
如果你是父母,更要时常不断地觉察自己给孩子创设的这个原生家庭氛围怎么样?是祥和安全的,还是痛苦煎熬的。在祥和安全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会喜悦平和,他们喜欢回家,喜欢与父母沟通交流,诉说他们的喜怒哀乐,因为他们的父母会倾听他们,共情他们,他们以后的生活也会幸福;而在痛苦煎熬的环境氛围中长大的孩子,由于缺乏家庭爱的滋养,他们甚至都不想回家,更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因为父母更多的是生气、发怒、抱怨、指责、控制。我咨询的许多儿童青少年当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案例,他们跟我说不想看到父母,想尽快脱离这个家庭。作为父母,你们反思过吗?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跟你们交流?为什么想尽快脱离这个家庭?
所以,作为子女,我们要反思自己的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看看自己能做哪些改变才能让自己和父母活得更好;作为父母,我们更要反思自己思想、语言、行为给我们自己的子女带来了哪些影响,需要做怎样的调整与改变,才能让我们自己的子女在自己的家庭里过得更加舒适幸福、安全健康。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觉知、接纳、改变。
闫春红 2020.4.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