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千多年了,还有人带酒来看他,也只有李白有这待遇了

 wenxuefeng360 2020-04-08

李白上热搜了。

昨天,一张李白墓前祭酒的照片突然火了起来。有人感叹:一千多年了还有人带酒来看他,也只有李白有这待遇了。

李白在仙逝千年后,依然不断有人缅怀他,李白究竟有什么魅力呢?

诗、酒、朋友,是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余光中说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张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的诗在唐朝时就已经备受推崇,还得到过官方认证。

李白最大的粉丝莫过于唐朝的文宗皇帝了。这个皇帝叫李昂,他本身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喜欢写五言诗,经常和宰相们讨论写诗的问题,还经常吟诵杜甫的诗作《曲江》。

李昂曾向全国诏书御封“三绝”,这三绝分别是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有了皇帝的“认可”,李白的诗歌就相当于有了“官方认证”。

说起李白的粉丝,大文豪韩愈坐不住了,他曾经评价李白的诗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从李白成名起,他的粉丝就再也没有断过,大家都喜欢李白的诗,为什么?

总结来说李白诗有如下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够豪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够飘逸;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够奇妙;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够浪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够奔放;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够高妙。

……

李白诗的好处,可能每人的看法都不同。

在隐娘看来,读李白的诗,会让人振奋。李白将自已的个人情思寄情在诗中,十分感染人,就比如那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人生失意时,读到这一句,让人十分振奋,似乎又有了对未来的希望。李白的很多都是如此。

诗歌直击人心,这也是李白的诗和李白在时隔千年依然能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

李白爱喝酒,杜甫曾作诗说过这件事: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将李白的“酒鬼”形象树立起来了,李白喝醉了之后,经常在长安酒家睡着了。据说李白确实有这样一段,无人赏识,穷困潦倒,就和长安市井之徒混在一起。用现代话说,李白是非常亲民的,没有因为自已诗写得好,就摆架子,和市井百姓能玩到一块。

前面杜甫也说了,李白喝酒就喜欢写诗。有很多诗都是李白在醉中写成的。有孤独喝酒的,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也有畅快喝酒的,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也有嬉笑金河的,如“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酒已经成为李白一个特殊的符号,甚至对于李白之死,很多人认为,李白是喝酒醉死的。

正是因为李白的放荡不羁、随性大条,突破了很多文人严肃教条的形象,这样一位大诗人就像是我们的邻居,爱喝酒,没钱时,和大家都混在一起。这样的人,让人觉得亲切可爱。这是李白受欢迎的原因。

朋友

作为大唐当时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李白的朋友可是多多的。

在李白43岁的时候,他在洛阳遇到了时年32岁的杜甫。“诗仙”和“诗圣”胜利会师,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会面了。

此时的李白,已经名扬全国,享有盛名,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在洛城。最为可贵的是,李白没有没有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路恭维,二人真诚交友、遣诗抒怀、纵谈古今 ,颇有相见恨晚之势。

两人相聚三次,游访名山,拜会旧友,十分融洽。分别之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友谊却在诗里长存。

李白的风姿与魅力令人着迷。在杜甫之前,李白还收获了另一个重量级粉丝,当时的“朝廷要员”——贺知章,贺知章中状元后入仕,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人称“贺监”。

据说,李白是在长安的一家小酒店里遇到的,贺知章读过李白的《蜀道难》,见到李白时,看到潇洒飘逸的李白,气质可能比较独特,说了一句十分有名的话:你莫不是天上的太白精星下凡来的吧?”【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给李白起了个外号——谪仙人,可能非常符合李白气质,流传到现在。

贺知章要请李白喝酒,酒喝完后,贺知章发现没带钱,便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做为酒钱。李白阻拦说:“使不得,这是皇家按品级给你的饰品,怎好拿来换酒呢?”贺知章仰面大笑说:“这算得了什么?今日有幸与仙人结友,可要喝个痛快!区区金龟哪能妨碍我俩一同享乐呢?”

不论故事真假,这很李白,很大唐。

李白还有一位迷弟叫魏万的,十分崇拜李白。为了与李白见面,他跨越多地,行了三千多里,终于与李白在广陵会面。李白感于魏万的真诚,将自已的作品都拿出来给他,让他替自已编辑成集,并托他照顾自已的儿子明月奴。魏万别号王屋山人,在两人分别时,李白写了一首长诗送别他,是为《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李白的一生与诗、酒、朋友为伴,他的诗作豪迈奔放,直击心灵;

他爱酒,不拘小节、薄酒不羁;

他重朋友,真诚待人,以心交之。

这应该就是李白在故去千年后,依然为后人铭记的原因罢。

天下山河复如斯,李白犹在梦中寻。

这样的李白,唯有盛唐才有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