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自己的“心”走下讲台

 和善书屋 2020-04-08

《老师,请走下讲台》初看到此名时,心中窃喜,从跨上三尺讲台开始,便喜欢站在讲台下面,站在学生中间上课。“不跪着教书”难以做到,走下讲台教书,我应该可以吧?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师不应该站在学生面前上课,而应站在学生后面。”这句话也许听起来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颇有道理,现在我们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如果你站在讲台上,以一对众,与学生相隔,又怎能亲近学生,与学生沟通呢?

突然想到昨日在“1818黄金眼”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某所学校的一位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给学生调整座位,其中有一名学生不愿,教师便让她到办公室罚站,随后又很生气的让她回到教师,甚至当众打了那个小女孩30几个耳光,最后自己也落得个被开除的下场。当时,我就在想,那位老师想调整座位肯定有他的理由,相信出发点也是好的,可是,当学生不愿意时,如果自己可以放下身段,走到那位学生旁边,问问缘由,好好的与她沟通时,那个孩子会懂的,会愿意换的。

所以说,走下讲台并不是那么简单,他其实是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老师让“心”走下讲台,从“心”出发,更多的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融入学生群体,不再做高高在上不可亲近的威严之师,而要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成为学生的朋友。如若不然,与上课时站在讲台上尽情高声“演讲”有何不同?

几周前学校举办“三林论剑”,有幸听了程媛老师的一堂课,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师生之间非常平等,老师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探讨。其中一个小片段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程老师让学生回答某个问题,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之后,程老师用了这么一句评价语:“我同意你的看法……”顿时让我感觉,课堂真的很民主。回顾自己以往的教学经历,对于学生的回答最多自己也会说:“你回答的非常好”,但是程老师的那句话,更能让学生感觉师生之间那种平等的气氛,更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我想,也只有真的在心里把学生当朋友,才能在瞬间有这样的反应吧。

因此,要想走下讲台的效果好,就要求老师备课时,要将心从讲台上放下来,从学生角度去审视知识的生成过程;走下讲台,不是教师不教,而是要求老师学会更有效的去调控师生、生生的对话和交流。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亲近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不仅应该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而且更应该敞开心扉与学生倾心交流,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及时回应孩子‘心灵的呼唤’。”

    我身已走下讲台,努力让我“心”也走下讲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