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真相:1、则天扼女案

 李鸣沙 2020-04-08

大约在公元654年底、公元655年初,武昭仪生一女,可不到满月就死了,公元664年追封安定公主,谥号思,史称安定思公主。
关于这位小公主的死,史家有3种说法,4个版本。有说自然死亡;有说夭折嫁祸,武则天嫁祸王皇后;有说武则天自己杀死,嫁祸王皇后。我们看看4个版本的描述。
1、成书最早的是后晋刘昫的《旧唐书·卷四·本纪第四》,该书对武后杀女没有任何正面提及,只是在“史臣曰”中说,“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兒,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恆态也”。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
这里的“振喉绝襁褓之兒”,窃认为意思是将危险扼杀于萌芽状态,史官评价武则天做事狠毒、果断。即便此句就是诸位所想的意思,为什么这件事没有写入《旧唐书》的正文,而是用“史臣曰”的方式表达出来,推测起来大概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武后杀亲生公主的说法,但是没有证据,不能坐实,只好用这种更具有个人意见的方式表达出来。
2、北宋王溥的《唐会要·卷三·皇后》记载: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
《唐会要》虽为北宋编撰,但吸纳了唐德宗时期苏冕四十卷的《唐会要》和唐宣宗时期崔铉四十卷的《续会要》,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正月进呈。该书保存唐代国史资料比较多,向来为学者所重。这里的记录,也相对稳重。
这里的大概意思就是,武则天充分利用公主暴卒,把公主之死推给情敌,高宗受此影响,萌生废黜王皇后的念头。
3、北宋欧阳修、宋祁的《新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一·后妃上》: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从这开始,之前史料的比较笼统甚至猜测的说法,已经变得非常具体生动的描写。这里公主之死的过程详细而生动。
4、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一九九》记载:后宠虽衰,然上未有意废也。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书成。
这里的记载直接继承《新唐书》,细节修改至更合理化,杀人后伪装现场。

从以上的这些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公主之死的文字记录,有一个由简至繁的变迁过程,在该过程中,重要的信息如事件发生的时间没有进一步的信息,但是细节反而越来越清晰。在中国古史研究中,曾经有过一个“层累地造就古史说”,意思是古代的历史随着时间而越来越清晰,恰好证明是后人缔造的结果。
雷家骥先生就怀疑过婴儿猝死综合症。婴儿猝死综合症是新生婴儿头一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婴儿猝死综合征是2周~1岁之间。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占该年龄组死亡率的30%。发病率一般为1‰~2‰,其分布是全世界性的,一般半夜至清晨发病为多,几乎所有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死亡发生在婴儿睡眠中,常见于秋季、冬季和早春时分。
首先,我想说,武则天并未弑女,理由如下:
嗣圣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废中宗临朝称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起草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檄文对武则天的攻击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有强加之罪“弑君鸩母”,即谋杀高宗与王皇后,却对“扼婴”之事只字未提。试想,双方处于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骆宾王甚至将莫须有的罪名加在武则天头上,以达到煽动叛乱的效果,为什么没有将她最没有人性的罪行昭告天下?即便只是一点传闻,骆宾王也应该将之放大。可能原因只有一个:“弑女”案子虚乌有,故民间不曾有传闻。
如果是上文提及的婴儿猝死综合症,那本文即告结束。如果不是,又不是民间传闻中武则天弑女,那么,究竟是谁杀了安定思公主呢?
今天,小生试图抛弃这些文字描述,另起一个角度来还原这段历史。
在小生《程咬金:一世英雄,并非草莽出身》拙作中,曾提及五姓七望,王皇后出身于太原王氏,是原魏尚书左仆射王思政的曾孙女,其曾祖母则是唐高祖李渊的妹妹同安长公主。
王氏容貌漂亮,性格温顺善良,年方15岁,经同安大长公主告知于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将她许配给皇子李治为晋王妃。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治被拥上储君之宝座,王氏晋太子妃。贞观二十三年,李治即位,辅政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唐高宗正式册立王氏为皇后。
因为王氏的后台太硬,整个关陇贵族是她的后盾,再加上王氏深受儒家礼教熏陶,过于端庄严肃,不得李治欢喜。她每日不得不面对丈夫的冷落与漠视,不得不承受独守空房的孤独与痛苦。
这里又要说长孙无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
贞观年间,李世民采取科举、门荫、推荐等手段,平衡朝中的政治势力,形成以房玄龄为代表的山东士族,以程咬金、李绩为代表的山东豪强,以魏征、马周为代表的寒族,以萧禹、王珪为代表的南朝贵族,以及以宇文士及、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关陇贵族为骨干的领导集体,逐步降低关陇贵族在朝中的影响。
不论是出于政治考虑,亦或是个人地位需求,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长孙无忌劝谏立王皇后的养子李忠为太子。换言之,李世民苦心经营大半辈子,努力打压的关陇贵族,又有抬头的倾向。
我们都知道,李治是太宗第九子,本身并未得到李世民的特殊栽培,李治15岁立为太子,21岁即位,作为培养一个合格帝王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的,然而在20岁的时候,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希望他能够做一个好帝王。
因此,李治的心中也有与父亲一较高下的想法。李治本人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不信方士长生之术,不喜游猎,无大志,却不能说他毫无作为。综观唐高宗执政时期,国力一直在增强,到永徽三年,全国人口就从贞观时期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后世对唐高宗曾有这样的评价,“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处于叛逆期的李治,迫切地想要做一个好皇帝,首先得摆脱掣肘。
那么,李治最大的掣肘是谁?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关陇贵族的首席代表,也是三朝元老,更是遗诏辅政大臣,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他还是李治的舅舅,如今竟然要参合进李治立太子的家事,必须搬倒他。可是想搬倒他不容易,一不留神可就引起朝野动荡。从哪入手呢?先分权吧。
首先增补张行成、高季辅、李勣为宰相,分长孙无忌和诸遂良的宰相大权,从而培植绝对忠于自己的势力。唐朝沿袭前朝隋朝体系,尚书省总有两个长官即尚书仆射,通常被视为宰相。门下省和内史省的长官也被认为是宰相。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召李勣入朝拜洛州刺史。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命李勣任同中书门下,参与执掌机要事务,册拜为尚书左仆射。高季辅被任命为中书令,兼检校吏部尚书、监修国史,并封蓚县公。
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张行成升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王皇后的舅父柳奭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
然而在立太子一事,李治提拔柳奭、于志宁等人原本是想用他们来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权,现在却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站在同一战线上,而且内有王皇后呼应。李治十分失望,把希望转而寄托在培育外朝的新势力上,遂先后任命礼部尚书许敬宗和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李义府等为宰相。这时他已下定决心,外要除掉随时牵制他的一帮老臣,内要废掉已成为自己对立面的王皇后。因为随着柳奭向长孙无忌等人的靠拢,王皇后已逐渐成为高宗与元老重臣相争的焦点。
对啊,王皇后!!!
王皇后是关陇贵族的后宫代言人,而且也跟长孙无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只要有正当的理由,罢免国母,那么当初力主王氏为皇后的长孙无忌,是否要承担责任引咎辞职呢?
一定要找个合适的机会,一击致命。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昭仪武氏为皇后。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正月初六日,唐高宗废黜李忠的太子之位,降封为梁王。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许敬宗指使人向高宗呈奏密章,称监察御史李巢勾结长孙无忌,图谋造反。唐高宗也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下诏削去他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并让沿途州府发兵护送。长孙无忌的儿子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
从这里可以看出,废立皇后的背后,其实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搏斗,王皇后被废多少是存在着必然性的。
诚然,安定思公主的死,让武昭仪登上梦寐以求的宝座,然后也正是安定思公主的死,顺理成章的废掉了王皇后,以此打击了长孙无忌的威信,李治慢慢收回权利,逐步确立自己的地位。
愿安定思公主自然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