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冷棕色,具有怎样的特性,怎么做?

 julichanshengm 2020-04-08

标题的色调名称为冷棕色,主色调为棕色(一般多以色度感理解,如基色或底色呈现的裸色度状态,未经任何色调的结合结果)。

冷感,即为暖色的对立面,有一定对比关系,基本表现为明度偏低,色调偏重,下坠感强烈,并附带收缩,后退,距离拉远等感觉,即为冷色的呈现特性。

冷色调基本包含为蓝色,紫色,绿色三种。

冷棕色以棕色调为主,属于微有色调倾向性的,并非直观色调效果的呈现,视觉感还是以棕色呈现为主导。

相对在蓝色,紫色,绿色三种色调中选择:

若以使用蓝色呈现:

蓝色属于冷色中最冷,明度最低,色调最重的,而棕色为非纯色红,与黄叠加构成,结合蓝色一定程度可实现三原色过程,增加一定雾感与脏感。

介于纯色与非纯色的结合,非纯色自身显色效果差,蓝色可覆盖显色。

但自身属于微色调倾向性,量化可致使出冷感,但相对冷感偏弱,且雾感与脏感以及褐感过于强烈,非主题较为纯粹的冷棕感效果,因此不在选择范围。

若以使用紫色呈现:

紫色属于冷色中冷感,明度,色调仅次于蓝色的,自身含有纯色红,由纯色红叠加纯色蓝构成。

主题色调属于微色调倾向性,量化不支持出紫,意味着整体呈现效果以棕感中的非纯色红与黄为主。

两者皆为暖色,紫色中的红色为暖色,蓝色为冷色,一定程度,紫色中的红色可加强色棕色的暖感,自身与非纯色红属于同属性但不同状态。

可加强红色的呈现,继而覆盖非纯色黄,致使暖感增加(走红的方向),而紫色中的蓝此时不足以覆盖暖色,以致暖色不显。

导致结果暖感呈现为主,而后叠加蓝色,同时也具备三原色过程,增加一定脏感,即为暖脏粉感。

色调结果为偏向暖感状态,完全脱离主题效果需求,则更加不可能成为选择对象。

使用绿色情况:

绿色属于冷色中冷感,明度,色调次于紫色,次于蓝色的,自身由纯色黄色,与蓝色构成。

棕色由非纯色红色与黄色构成,相对足够多呈现主题的冷感效果状态,是不需要过多红色素因素存在的,而更多需求黄与蓝的存在。

主题自身属于微色调倾向性,仅仅介于棕色基础使其偏冷,无过多色调的倾向性。

绿色的选择一定程度可加强色棕色中的黄色,屏蔽红色的呈现感,绿色中的黄色,自身也可增加一定明度效果。

消除部分暖感(走红的方向),而致使整体色调倾向为冷,介于含有纯色黄,可消除自身的厚重感,以及蓝色调带来的脏感与雾感。

绿色属于棕色基础之上的呈现,绿色中的黄是贴合棕色中非纯色红,其次为非纯色黄,纯色显色效果远大于非纯色,因此红色的呈现感大大减弱。

视觉感,会受所介入的绿色主观引导影响,而去除自身存在的暖感因素,诱导结果走向为蓝黄为主的纯粹冷感效果。

介于底色属于非纯色,容易受色调影响牵制,一定量化标准,若使用红色,显色效果倾向于红感,使用黄色,显色效果倾向于黄感。

最终结果会受所介于色调因素牵制走向,并非主观呈现,即便微量介入,也会受到部分影响。

因此在绿色的介入中,蓝黄屏蔽红色显色,而呈现棕感为主带冷的色调效果,所以绿色是较为符合主题需求的。

也主介于自身所介入色调并未介入红色,而放大暖感,黄色自身严格意义来说属于中性色彩,容易受影响改变倾向性,真正意义上的暖是完全由红色的因素影响掌握。

通过以上三种冷色调的分析排除,可以明确绿色为最佳呈现主题效果的色调。

冷棕色的基本呈现特性为:

属于棕色的,有冷感,但不是雾化的,偏褐感,过于厚重的,明度一般为深(冷感弱),中等(冷感中等),浅(冷感强)。

明度的深浅控制,多为基色与双氧的不同选择搭配,也表现为透光性的不同,色调呈现感存在差异。

自身呈现为不暖(红色因素),不青,且棕感色调为主,有冷感的。

若对于棕色状态了解较少,建议参考色膏配送色板上的5/06/07/0,或5/776/777/77进行了解,加深对于棕色的印象,从而可在其基础之上建立冷感。

冷棕色的基本做法:

底色建议:新生发或者多段情况时皆可(过重人工色素不建议,如人工色度低于5度以下情况时,建议预先淡化底色后,再呈现预期目标效果)。

色度选择建议:5/06/07/08/00/00皆可。

色调选择建议:0/22(自身浓度不足时,建议添加蓝色加强)。

双氧选择建议:6%9%12%

色调用量建议:20%-30%之间

关于色调用量取值范围的明确,基于基色结合绿色,通过不同量化可得到:

棕色-冷棕色-棕青色-青棕色-青色

五种色调效果走向,因此基色为主用量的量化配比中也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

微量-少量-中等偏少量-中等偏多量-多量

绿色属于冷色,色素偏重,不同量感的介入直接影响着结果的明度以及结果的冷感。

相对用量越大,结果越冷,越暗,棕感呈现越弱,青感呈现越强。

用量越小,结果冷感越弱,明度越高,棕感呈现越强,没有青感。

20%-30%之间用量属于量化递进阶段中的第二阶段用量,对应冷棕色效果。

其基本具备20%-30%之间的覆盖率,即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三。

也视为空间占比份数,不存在较大的覆盖率,仅有两成到三成的显色率,明度影响也仅为0.20.3度。

在固有显色率中,显青是需要具备一定量感的绿色介入,占比显色率一定程度要屏蔽部分棕色的呈现。

在比例分割中,所受占比份数越少,则显色调几率越低,显色度几率越高。

而冷棕色是介于较为纯色棕色与棕色带青感之间,较为纯正棕色仅以微量绿色消除自身的暖感因素。

棕色带青感,是介于棕色基础显青,视觉呈现以棕为主带青感,并非完全青色调。

冷棕相对冷于棕色,但没有棕青色的青感,为要青不青的萌发量化阶段。

棕色含有非纯色红色与黄色,非纯色显色率低,相对容易受所介入色调影响改变自身的倾向性。

绿色由黄色叠加蓝色构成,绿色中黄色对于棕色中红色有一定综合影响,与黄色自身属于同属性色彩,可一定程度减弱红色所带来的暖感。

使色调偏向棕微带黄感略暖,基础叠加蓝色,此时蓝色叠加黄色,可对棕色中红色起到二次屏蔽作用,加强色棕色的同时,由于红色的视觉不可见,视觉感使色调拉向中性(不冷不暖)以及偏冷的效果。

棕色中影响绿色显色的属于红色,而红色又不如纯色红的影响强烈,也仅为微量影响,因此在提升纯度过程更加不需要过多量的介入。

冷棕属于棕色到显青的过度色调阶段,量化是不建议过多介入的,之所以定义为20%-30%之间,是为微量提升棕色纯度基础之上的递进用量。

即屏蔽红色呈现基础额外放大黄色与蓝色的用量(裸色状态的红也仅仅以暖的形式呈现,并非视觉纯粹的红感),使黄色微显,蓝色微显,二者又不足以覆盖棕色完全显色,红不可见时,冷感才可最大化呈现,此时则通过蓝色用量决定冷的程度,绿色多以黄多蓝少的形式呈现,因此量化更不可取代棕色显青,但又不属于不显色状态,而转向冷感。

量少于此基础,不足以覆盖出冷,量大于此基础则过于覆盖显青。

亦如以基色为100份参考,绿色使用50份时为色调的基本分界线,介于绿色自身色素较重,易影响棕感的色调呈现,绿色基本覆盖基色之上,影响基色的透出率。

纯色显色大于非纯色,且自身彩度高于基色,显色具备一定优势,且属于遮光性色调易于遮盖较多的基色呈现青感。明度影响约为0.5度,色度的降低,意味着色调的加重,则基色自身明度失去0.5度给予加重的色调部分呈现。

基本为基色叠加绿色中的黄色,黄色影响基色中的非纯色红色,使非纯色红色不显,主显基色中的黄色与纯色黄色,使色调感偏向棕黄感,基础叠加蓝色,蓝色自身重于黄色,量化少于黄色,视觉感基本为蓝,黄效果,红色会受蓝黄的叠加,致使完全消失不可见。

此时可定义为棕带青或青带棕,而明确的划分为绿色大于50份时为青带棕感走向,份数越大,青感越强至青色效果。量化越大,意味着蓝黄越多,所可见蓝黄越明显。

绿色小于50份时为棕带青走向,份数越小,青感越弱至没有青感。量化越小,意味着蓝黄越少,所可见蓝黄越不明显。

处于50份时,具备50%的覆盖率,50%的显色率,即二分之一,棕与青各一半(色调显色大于色度显色,基于色属于纯色,显色率强。

在量化配比中,并不是以基色与加强色处于一比一时为各一半,若处于一比一状态时,则过于强调色调效果,致使色度覆盖其内,可见效果差。

纯色自身纯度较高,也具备自身的视觉明度效果,穿透力是较弱的,视觉接收皆以色调呈现感为主,色度感察觉弱。

是受自身纯度,彩度,密度,分子结构的覆盖影响)。

调整量化是以50份为分割线,大于50色调为主,小于50色度为主。

处于40份时,是相对纯正的棕带青感,处于30份时则青感明显减弱,受基色量化的影响,空间占比基色量过于多,显色棕感过于强烈。

多为失去青感而致使走向冷感过程,基础量化再次减少时,则冷感逐渐消失。

处于20份,是临近冷与棕的边缘,处于30时,是临近冷与青的边缘。

合理量感选择为21-29之间,而一般建议为25份,约整体的四分之一量感。

若十分之五为棕青效果或青棕效果,小于十分之五时,如十分之四,十分之三,十分之二,十分之一,青感是逐渐递进减少的过程。

如十分之四明确的棕青,十分之三冷棕略带青,十分之二棕色略带冷,十分之一相对纯正棕色。

而四分之一是介于十分之三与十分之二之间,为冷棕略青与棕色略冷之间,即为冷棕效果。

相对配比量感,也为基本显色率,基本覆盖率,但其本质不可脱离非纯色与纯色的自身显色效果。

以及对于色素的相对位置关系,上下关系,会受光源影响,直接决定显色效果,对于某些色素的显色有利或有弊。

通常越是处于表层,越是容易察觉,越是内部,没有一定光源条件,是无法觉察的,尤其是对于覆盖能力较强的色调,更是难以察觉

深冷棕色:

调配方法一:

调配:7/0+0/22+6%

比例:10025125

冷感弱,是基于基底透光性差,透黄度差,视觉棕感为主,略有冷感,不同光源附带暖感效果。

基色7/0的选择,是需求于色调的淡化,以及不再加重原本已经较重的底色,冷感依靠绿色中的黄与蓝以及7/0自身含有的黄色体现。

选择8/00/00也可达到以上效果,过于低的基色选择,会导致冷感失去。

6%所达到的底色,对于冷感的体现帮助是偏弱的,甚至有一定影响冷感呈现,因此冷感偏弱,不强烈。

调配方法二:

调配:5/0+0/22+12%

比例:10025125

基本呈现原理如调配方法一,此处为基底明度高,但会受基色5/0的介入影响自身的透光性,透黄度,而致使明度低,冷感弱。

但后期褪色明度为7度,区别6%所带来的呈现效果。

中等明度冷棕色:

调配方法一:

调配:7/0+0/22+9%

比例:10025125

冷感中等,是基于基底透光性,透黄度偏中等,视觉棕感为主,有冷感。

基色7/0的选择,是需求于色调的淡化,以及不再加重原本已经较重的底色,冷感依靠绿色中的黄与蓝,7/0自身含有的黄色以及底色微弱黄感体现。

选择8/00/00也可达到以上效果,过于低的基色选择,会导致冷感减弱。

调配方法二:

调配:6/0+0/22+12%

比例:10025125

基本呈现原理如调配方法一,此处为基底明度高,但会受基色6/0的介入影响自身的透光性,透黄度,而致使明度中等,冷感中等。

但后期褪色明度为7度,区别9%所带来的呈现效果。

浅冷棕色:

调配:7/0+0/22+12%

比例:10025125

基色以及双氧都选择较高明度的,凸显整体的透光性以及透黄度,增加冷感的同时,也提升整体的明度效果。

相对6%9%所呈现的冷感,高明度基色结合高度双氧呈现的冷感更为强烈。

介于自身透黄效果强,红色因素减少,对于冷感呈现效果的阻碍减少,视觉更拉向于冷感倾向。

选择8/00/00也可达到以上效果,过于低的基色选择,会导致冷感减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