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会文新作 | 但愿大米不要成为炫富的奢侈品

 昵称33271501 2020-04-08

近日因为疫情,传言境外粮食暂停进口,导致一些人对粮食短缺的恐慌,据说有人原打算买房现打算买粮了。
 
我曾经历过饥饿,曾在青黄不接的春季家中数十日无粮,只能以山芋干和野菜充饥。正当饥饿无力之际,有小伙伴接济我以数粒巴豆,于是吃了,那段日子便更加记忆深刻。其时尚未读红楼,即使读了,也没气力去体味宝黛的男欢女爱。后来读到曹雪芹著红楼举家食粥,人引以为苦,我却艳羡不已——竟然有粥喝!从饥饿年代走出来的人对粮食问题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在闻言有人储备粮食时,内心还是稍微颤动了一下。
 
然而,很快就放弃储粮的念头。
 
很高尚的想法是,要是真的粮食短缺,我每日三餐有大米可以烹煮,而看着别人断炊,于心何忍。
 
更现实的想法是,我不需要储粮。自从进入天命之年,在众口一词的劝告之下,很少吃大米了,一袋十斤装的大米能吃三两个月。买十斤大米,挺三两个月,等国外疫情缓解,粮食总还是会进来的。即使粮食进不来,江南多山,山中多野菜,吃野菜既可充饥,也可降体重血脂,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于下一代,留学回来,似与大米有了仇隙,几乎粒米不进,虽值青壮,却无需我为其口粮操心。

更让我心中踏实的,是我母亲有储备粮。她七十多岁了,身体不好,还在老家劳作,种稻种麦种玉米,自己一个人吃不了,卖掉一些,总还有十几蛇皮口袋的粮食堆在家里。家里房子多,人口少,正好可以堆粮。劝她不要种地,劝不住,于是渐渐也就不劝了。人活在世上,于社会有用,于他人有用,会活得有尊严、有滋味。种地是她熟知的事务,只要能种地,就说明身体还行,于社会还有用,生活也就很踏实。每次回去,母亲总是要让我带很多她种的东西。有些,需要。有些,不需要。但不管需要不需要,只要让我带,我都带着。我想,如果万一出现粮荒,母亲那儿十几袋粮食是足够抵挡一段时间的。
 
现在农村有很多人出来打工了。我原本想当然地认为,农村的土地肯定大量撂荒。但我每次回老家,发现庄稼长得很好,并无撂荒之地。我们家,还像当年一年,庄稼一直长到门槛边上,舍不得闲置一丁点土地。这当是数千年来乡下人养成的习惯。昨日与一位资深人力资源经理聊天,提及苏南企业曾有一段时期联合抵制招收安徽、河南等省的员工,我本以为这两地员工难以管理,但这位经理很快接过话题说,这两省是农业大省,务工人员一到农忙天塌下来也不顾,丢下手头工作回乡忙农活,弄得企业无法正常生产经营。我听了,心中一颤。
 
民以食为天。土地是乡下人的命根子。到城里挣钱,对很多人来说,只是权宜之计,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想回到本乡本土,种地过安生日子。
 
中国社会长期是一个农业社会。历朝历代对农业生产是高度重视的,认为农业是经济之本、国家之本。近日再读西汉贾谊《论积贮疏》,深感他的忧心是值得聆听的: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西汉吴楚七国乱臣扬言 “清君侧,诛晁错”之晁错也写有《论贵粟疏》,主张贱金玉而贵粮食,以劝农功——“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他开出的方子是“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两千多年前的晁错主张贵粟,而现如今粮价却是太低。一斤大米,从育秧到插秧,从抽水到拔草,从施肥到打药,从收割到脱粒,从晾晒到归仓,从稻米加工到长途运输直至摆上柜台,只有三元钱,有的甚至更低。一个木工,在工地上干一天活,如果日工资按照三百元计算,就相当于一天挣了一百多斤大米。走进菜市场,几乎所有的蔬菜都比大米贵。
 
我不是搞经济的,说不清粮价太低是好事还是坏事,不清楚粮价与其他商品价格之间应当形成怎样的比例关系才算合理,更不敢妄加置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分工与粮食进口等深层次问题。但凭我的直觉,是粮价太低了,人们对粮食不怎么爱惜了,糟蹋粮食毫无愧疚之心。物极必反,暴殄天物,一定是会受到惩罚的,只不过这个惩罚来的时机和来的方式暂时还不确定而已。普通民众对粮食不爱惜,国家战略储备粮的情况又当如何呢?储备之量是否足以提供战略应对,还是报告是一个数字,清查又是另外一个数字,甚或一听说清查,粮仓便自动失火?这些问题,需要搞清楚。否则,一定会出大事情。虽说有了袁隆平,有了吨粮田,但一旦粮食进口被别人扼住了咽喉,就凭国内那么一点耕地,是经不起国人几天消耗的。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吃大米一定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一些爱炫富的人,一定会在饱餐大米饭之后在腮帮上故意粘一米粒,或者将自家的大米,一粒一粒排布开来,摆在镜头前晃来晃去,引发万千民众疯狂仇富。影视明星,或将米粒串成串挂在脖子里,或者点缀在冠饰上。一粒米可以定终身。一粒米,可以演绎出无限的恩爱情仇,让作家们饿着肚子兴奋不已盘算写个诺奖换一粒米。世上最崇高的职业,不是开矿的,而是种粮的。大米成为硬通货,不爱美元爱大米。
 
写到这,决意罢笔,屯米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