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海门交通音乐台:心意点点之城市故事0724《yesuo和他的中华简史》

 百年yesuo 2020-04-08
郁氏文化


心意点点之城市故事0724

播讲稿

丁鑫  郁松

    【总片头+广告                        

     各位听友,中午好。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海雷,今天是2019年07月24日星期三,欢迎您收听--海门FM100.6交通音乐台的直播节目“心意点点之城市故事”。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越是了解历史的人,往往知识面越宽,对世界的理解越深入,看待问题也越理性。了解历史也有很多种方式。钻故纸堆、看洋洋洒洒的专著,一般人很难做到。那么,我们何不换一种方式看历史呢?心意点点之城市故事,为您邀请到的是海门文学爱好者郁松,一起分享他《中华历史》的故事互动话题:分享你最喜欢的文学作品?

    【广告+歌曲】

1、如果您打开网络,输入“yesuo快餐读史”关键词,您就能看到有关《中华简史》的不少章节。如果您加入“简书”或者干脆加上“百年yesuo”的微信公众号,您就能看到《中华简史》的所有篇章,还能看到作者的散文随笔、时评等文章。今天节目的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下嘉宾郁松老师,是从什么时候对历史感兴趣的?

        兴趣是靠培养靠积累的,中学学历史的时候也没有说特别喜欢,也特别讨厌去死记硬背那些个繁杂的人物事件,后来去外地工作,显得无聊么,就拿一本厚厚的《正说清朝十二帝》来看,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对历史产生较大兴趣的,后来读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选历史演义丛书》,1990年出版的,当时因为舍不得钱就挑了三本最喜爱的,我记得书名分别是《鹿鼎风云》、《大风遗响》、《鼎足三分》,分别讲述“春秋战国”、“楚汉”、“三国”三段精彩的历史,这三本书看下来我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断断续续地经常看一些与历史相关的文章和书籍。

2、郁松老师在北海路上的江苏琪安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担任财务工作,学理工的您是怎么对文学感兴趣的呢?

        纠正一下,我中学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科生,只是后来上大学学了财务,所以也就没能往文学这方面发展。其实我从小就爱好文学,也喜欢音乐、历史。给大家讲个故事,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班主任把我分到了理科班,我那时也不知道将来理科的就业渠道会广一些,就主动提出来要去文科班,当时纯粹就是个人的爱好、喜欢吧。

3、您是怎么想到去缩写历史,引领新的阅读模式呢?

        也就是在读《正说清朝十二帝》的时候,看到里面人物众多、关系复杂,记性不好的我就拿个笔在那列提纲,看完整本书,关于清朝的历史也基本有了些眉目,心想是不是可以写一个内容提要式的文章,于是第一篇清简史就这样出稿了。

        我觉得读历史很有趣也很有意义,不过你得钻进去读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但好多人面对厚厚的文字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会心生畏惧。那究竟该如何来读如此纷繁复杂的历史呢?我认为可以先通过读一些历史故事来熟悉一下重要的历史人物,然后再来读我写的简史,理清一个脉络,最后对感兴趣的人物或者事件作进一步的深读。

4、你自己编写的《清简史》述说了哪些内容?您把《清简史》放到网上后有哪些反馈?

        十多年前写的《清简史》我至今记忆犹新,清朝么,记住十二个皇帝就好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位在关外称帝的,到顺治帝入关,我记得第二回的标题是:那一年北京有三个皇帝,就是顺治、李自成、南明福王(弘光政权朱由崧),这里大玉儿、多尔衮、吴三桂这些人。

        接着康熙、雍正、乾隆,康熙文治武功斗鳌拜、乾隆用了个大贪官和珅,康乾盛世,只因乾隆有个好爸爸,就是雍正(电视剧里很红的那个四爷),这里有年羹尧、吕四娘这些人物。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就是乾隆爷留给儿子的遗产了。到道光皇帝的时候,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再后来咸丰帝娶了个老婆,就是慈禧太后(东太后西太后),清末的那段历史其实蛮精彩的,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国外八国联军来了,一个女人统治一帮男人,手下的大臣太监都鼎鼎大名,像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李莲英,后来同治、光绪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变法,被袁世凯出卖。再后来孙中山革命,宣统下台,清朝结束。清朝的主要历史就这么简单。

        清简史写完后,我就发网上去了,那时候我们玩的一个社交网站叫圈网,网站开始几年非常火爆的,好多人看了文章后都说,那么厚的一部清史被你几千个字给概括了,真牛逼。我记得有人调侃说,看了你的文章才知道原来豆腐烧猪肝能减肥。就是那个道光帝么,骨瘦如柴,非常节俭,每餐只吃一碗豆腐烧猪肝。还有,他为了省钱穿打补丁的衣服,搞得手下的满朝文武都穿有补丁的旧衣服,一时间倒成了一种时尚。

5、之后,您又创作了哪些朝代的简史?

        《清简史》之后陆陆续续又写了《春秋战国简史》、《秦末汉初简史》、《三国简史》三篇,剩下的直到十多年后,也就是前年,2017年直到今年3月份才集中完成的,《上古夏商周简史》、《两汉简史》、《两晋南北朝简史》、《隋唐简史》、《两宋简史》、《元明简史》,这样加起来一共十篇。刚开始也没有说统一叫简史,后来准备作通史来写才考虑有一个统一的篇名,简史这个称号也是实在想不出其他的了才最后确定的。

6、郁老师,是什么激发您不断的创作?

        一个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另外一个就是有一种使命感,我就想作为中华儿女,总该知道、了解一些中国的历史,那了解中国历史得有一个入口,一下子就去看厚厚的历史书肯定要打瞌睡,而且不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朝代,又会冒出“关公战秦琼”这样的笑话。所以我就想给大家创造这样一个入口么,你看了我的简史突然就对某一段历史感兴趣了,然后才会对中国历史有更多的关注。

        据我所知,当年蔡东藩老师写《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从秦始皇写到民国九年,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现在易中天老师也在写中国通史《易中天中华史》,好像已经写到明朝,就差清朝没写了。但他们这些都是大部头著作,前几年非常火的那个“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一个朝代就是七册,但是写简史的不多。吕思勉老师的《中国简史》以及黄仁宇老师的《中国大历史》多是从学术的角度为切入口,目前火得一塌糊涂的“二混子”《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这个算是非常成功的,图文并茂很吸引读者。但他的这个不够全面,侧重点不同,所以我的这个简史也算是填补一下空白,互为补充吧。

7、读史给您的生活带来了哪些蜕变?

        通过读历史,我理解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比如每个朝代起初的几任皇帝都是非常优秀的,善于用人、善于纳谏。唐太宗李世民和直言敢谏魏征君臣的故事美名远播,虽然李世民有时候恨得牙痒痒,但他善于控制自己,还有像那个宋仁宗,包公指着他的鼻子骂他都毫无怒色。所以我就向他们学习,能听得进别人的批评意见了,以前总是人家一批评心里就有一种抵触情绪,现在好多了。

8、您编写的历史有哪些特点和我们的听友来分享下?

        我写的简史,一个字,简。几千个字一个朝代,主要的人物、事件都概括了,所以遣词造句尽可能地简练,不拖沓。我以“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蔡东藩历史演义为蓝本,坚持“核心事件、人物详写,其余一笔带过”,但尽可能多地用一句话来点出一个人物、一个事件,表述上用“网民喜欢又合规的语言”来缩写。

9、什么是“网民喜欢又合规的语言”?

        比如《秦末汉初简史》说“秦始皇的老爸是谁”,《隋唐简史》说“隋朝为毛这么短命”,写《元明简史》元帝国的扩张,成吉思汗铁木真征西夏、金朝,说他“本来也没想玩多大”,确实铁木真之所以横扫欧亚大陆,一直打到欧洲的乌克兰,是被一个叫“花剌子模”的国家给惹怒了(羞辱铁木真派过去的和平商队,杀来使),铁木真一时兴起才杀过去的。

        就是用了一些网络用语,还有把皇后称作老婆,老爸老婆,这些正规写史不会这样写,但网民喜欢,通俗易懂,所以写作的时候就尽可能多地用了一些通俗而不庸俗的语言。

10、编写7万多字的《中华历史》花了多长的时间?主要涉及了哪些内容?

        断断续续前后差不多将近二十年吧,但主要集中在这两年。主要内容涵盖了从上古传说直至清朝的整个中华古代历史。这其中主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对这些历史的简单分析评论,文章可以说是一种叙、论结合的文体。《上古夏商周》主要讲了三皇五帝、夏商周以及诸子百家,《春秋战国》呢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灭西周、郑庄公掘地见母以及春秋五霸直至战国七雄,《秦末汉初》主要项羽与刘邦楚汉相争,这里鸿门宴、霸王别姬、十面埋伏等很多精彩故事,《两汉》从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昭宣中兴、新莽篡汉、光武中兴直到后来东汉末年分三国,《两晋南北朝》傻皇帝司马衷、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以及南北朝的那一段乱世,《隋唐》玄武门兵变、一代女王武则天、大唐开元盛世,后来安史之乱后又进入一段乱世,《两宋》从烛光斧影、澶渊之盟、王安石变法到岳飞抗金直至经济崩溃崖山海战灭国,《元明》元帝国的扩张以及明朝锦衣卫东厂西厂、海瑞罢官、张居正改革、东林党亡明,清朝刚才讲过就不讲了,反正这些中国历史上主要的东西都有涉及。

11、分享你这些年创作中的故事?

        其实看似一个朝代的简史出炉,简简单单几千个字,其中的艰苦也只有自己知道,首先你得通读这个朝代的历史,然后搭出一个框架,列出主要观点,把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组合进去。有时候读就很伤脑筋,比如写隋唐史的时候,前面非常顺利,玄武门兵变、武则天、然后唐玄宗开元盛世、安史之乱,但到后面就卡壳了,皇帝很多,换了一茬又一茬,又没有什么主要的历史事件,特别乱,我看唐史演义后半部就怎么也看不下去,这里拖了大概有大半年时间的。

        另外,要说明一个观点是否站得住脚,我得百度查找大量相关的文章做参考,这个特别是在写宋史和元明史的时候,查的资料就特多,各种不同的观点要反复衡量,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才好下笔。

12、碎片化阅读时代,我们该如何读书?

        这个问题很好,现在我们了解信息基本上都是通过手机微信朋友圈发的一些文章,但如果要系统的掌握一些知识,你得学会“研究生写论文式”的钻研去读,比如你要了解明朝为什么灭亡,你就得研究阉党、研究东林党,你还得研究万历帝为什么30年不上班?这你就要去看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研究张居正的改革究竟是怎么回事。通过这样的读书方式我相信你肯定会学到很多东西。

13、你觉得,这些年网络普及给阅读带来哪些变化?

        这个变化就很大了,以前大家看纸质书,现在大家基本上都是通过电子书来阅读了,还有就是看公众号的文章。说到阅读,我无意中发现了电子书是可以听的,现在像wps软件和微信读书、百度阅读等好多APP都开通了机器人阅读的功能。所以好多历史演义我都是通过听电子书来完成的。上班下班路上,一边骑自行车一边听,感觉非常好。

14、这些年是如何坚持下来的?通过读史希望自己得到什么、变成什么?

        做任何事坚持总是很辛苦的,能坚持下来主要是心中一直有个信念,我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以不枉此生,人总得给这个世界留点什么吧。

        通过读史我希望自己能变得更理智、更能理解别人、更加理性化地处理一些事情吧。

15、目前有什么样的愿望?

        我的愿望就是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跟我一起来读历史、学国学,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喜爱吧。我当前组建了一个“百年yesuo国学知识交流”的微信群,希望跟大家一起学习讨论中华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的微信号yesuo8931

16、郁老师,给我们青少年推荐必读的经典国学?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话说诸子百家》丛书,我觉得中华文化最著名的经典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所诞生的诸子百家,大家可以通过这套丛书对诸子百家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再去读他们的著作,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以及《韩非子》《吕氏春秋》等经典。当然,要了解中华历史就先来读我写的《中华简史》,哈,最后给自己做个广告。

主持人: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文明,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血和火的熔炼,凝聚着人类无穷的智慧。在广阔的世间,展现给世人的是绚丽多姿的人文风情和风格迥异的宗教信仰,它们不断碰撞、交融,演化成一部历史长卷。透过历史,你能更加了解这个世界,了解你自己。

好,感谢收听这期的心意点点之城市故事,我是海雷,节目编辑丁鑫,FM100.6祝您每次出发都精彩。

作者简介:丁鑫,海门FM100.6交通音乐电台编导,30多件广播作品在国家、省市级政府奖评比中获奖,3件广播剧作品获得南通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