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快乐幸福的教育人 ——访绵阳市涪城区龙门镇初级中学张晓红

 山人何恒 2020-04-08

张晓红,男,本科毕业,中学一级美术教师。先后在涪城区园艺乡白土村小学、绵阳市第八中学任教,曾担任村小主任教师、团委书记、政教主任、校长助理。2006年8月公招任涪城区玉皇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2010年任龙门学校校长至今。


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培养起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好品质,那么他将终生受益。有这种好品质的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一定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快乐的人。


采编:张校长,在采访你之前,我们了解到你是一个十分勤奋的人。从你的工作、学习经历也可以看出你一直不断奋斗、不断进取。你的进取动力源泉是什么?

张晓红:我参加工作快20年了,这20 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工作,要说动力源泉,我想主要还是来自于我的家庭,是我父母的勤劳的好传统熏陶了我,是他们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好习惯。我们家以前主要从事生猪养殖,这是十分辛苦的工作。父母起早贪黑,辛苦劳作,十分不容易。为了减轻他们的劳动负担,我从小也要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路。甚至在读中师星期天回家,我还会骑着三轮车到城里去收潲水。现在我感受到父母给我的这种好传统、好习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我人生不断进取的不竭源泉。

采编:创新能增加活力,因此一个学校的管理离就不开创新。据了解现在绵阳市各学校实行的配餐制就是你的首创。

张晓红:这是我在玉皇中学任校长的事。我是在2008年通过公招担任玉皇中学校长的,也是我第一次独立主持一个学校的工作。玉皇中学当时有学生400余人。我上任后,发现学生打游戏、上网、吃零食的特别多。我了解到,这些学生往往是把家长给的生活费节省下来,星期天就去上网、玩游戏、吃零食。这些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期,营养对他们十分重要,节衣宿食为了上网、玩游戏、吃零食,一方面影响了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养成了不良习惯。同时由于学生这种生活现象,也造成学校食堂不好安排饭菜,按人数计划,有很多学生宁可吃方便面,吃零食也不正常进餐,做少点,又怕不够学生需求,因面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我通过调研,与学生交流、与家长交流,形成了实行学校统一配餐想法。在行政会上我说出了自己的这种想法,得到行政一班人的充分认可和支持。于是我们制定出实行配餐制的具体方案,并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给家长们讲清了实施统一配餐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孩子们能健康成长,杜绝学生的不良习惯,也让家长明白一个学生在校花多少生活费,可避免一些学生在家乱要钱,花钱大手大脚的情况发生。

这一做法得到家长的热烈拥护和支持,配餐制在学校很快实施。学校加强了食堂的管理,加强饮食卫生安全监管,在质量上下功夫,饭菜花样多,味道好,分量足,深受学生的喜欢。过去不爱在学校吃饭的学生也在学校就餐了,上网、玩游戏、吃零食的少了。期末家长会上,家长普遍认为孩子身体健壮了。我们学校是第一所实行配餐制的学校,后来,我们学校这一做法在全区、全市普遍推广。

采编:我听说张校长最喜欢的人生格言是“努力工作,尽情生活”。 我和你的交流中已经感受到你“努力工作”的风范,能讲讲你的“尽情生活”吗?

张晓红:我是一个爱好十分广泛的人,喜欢阅读,不断充实自己;喜欢旅游,增长自己的见识;喜欢摄影,留下生活的瞬间;喜欢交友,益友助人上进。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家人、享受生活的人。星期天、节假日,我总是和家人在一起。给父母以孝敬,给妻子以温馨,给女儿以快乐。和家人一起做一顿饭,吃着最香美;我家人在一起交流,最开心惬意。和家人在一起时工作的辛苦、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在学校我提倡“做个快乐教师,成就快乐学生”的理念。我常和老师交流说,一件工作,不管你快乐与不快乐它都实实在在的存在。因而在外部环境不可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却可以用快乐的心态去面对它。如果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觉得快乐太少,痛苦太多,这个人肯定不会是幸福的,如果一所学校的师生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快乐,幸福就无从谈起了。因此,作为校长的我也尽力地去为师生创造快乐的氛围,增添快乐的元素,减少不快乐的因素。让我们的老师、学生快乐的工作和学习。

采编:你所提倡的“成就快乐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如何体现的呢?听说你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你能否以教育女儿为例谈谈这种观念?

张晓红:很多家长喜欢强迫孩子学习这样那样孩子不喜欢的东西,让孩子十分痛苦。我有一个十分可爱女儿,10多岁了,在读小学。我的女儿也十分好学,但我从不要求她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她也参加一些假期培训,都不是我们要求的,她自己喜欢了,我们会支持她的。我们希望她多学习一些书本以外的,在今后能增加幸福指数的东西。在家,我们总是让女儿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家庭音乐会我们各展歌喉,让家充满欢乐。假日,会带女儿去看祖国的壮丽山河,我会用相机留下她的童年时光,留下家人在一起灿烂的笑容。总之,我会让我的女儿成为最快乐的人。

作为一名校长,我认为一个学校应该为孩子们创造阳光生活,快乐成长的条件。要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让孩子们在学校感受到爱的阳光;要通过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改革,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要共建平台,家校联手,为孩子们减轻压力,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当然要真正做到“成就快乐学生”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与家庭、社会以及国家的教育政策、考试方式、用人机制等密不可分,需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通力合作才能有实质性的改变。把快乐传递给他人是一种幸福,这是我所追求的。


        和张校长的交流十分愉快,让我们感受到他的阳光、他的热情,他把他的快乐也传递给了我们,我们将会把这分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采编:何贵林    2016年1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