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诚:15世纪后期,西欧诸强在“十字军”幌子下的利益角逐

 地瓜5gbq29yd5l 2020-04-08
摘要: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曾对威尼斯大使说道:“尊敬的大使,你是明智的人,以你的谨慎你应该理解,只要基督教世界各个国王之间互相背叛,他们所思只是互相毁灭,那么西欧一致反对土耳其人的远征就不可能发生。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号称固若金汤的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它对西欧的震动,不亚于1187年穆斯林攻陷耶路撒冷。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震动西欧


一名方济各修士写道,“如果朱利乌斯·凯撒地下有知,并且知道基督的名字,那么他也无法忍受土耳其人的放肆。”[1]


锡耶纳主教阿尼斯·塞尔乌斯·皮科洛米尼(Aeneas SylviusPiccolomini)则说,“默罕默德就在我们身边;土耳其人正挥舞马刀砍向我们的头颅;黑海对我们的船只关闭了;敌人占据了瓦拉吉亚——这是通往匈牙利和德国的必经之路。而我们还生活在互相争端和仇恨之中。”[2]他还写信提醒当时在位的教皇尼古拉斯五世(1447—1455年在位):历史学家将铭记,“在您担任教皇期间,君士坦丁堡遭到土耳其人占领和洗劫。”[3]


尼古拉斯五世

但西欧各国无动于衷。作为欧洲最高世俗领袖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里德里克三世,“懒散地端坐家中,莳花弄草,捕蝉猎鸟”,自得其乐。[4]勃艮第公国的宫廷以充满感情的所谓“(反对土耳其人的)宣誓宴会”作为反对异教徒的行动。[5]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里德里克三世

而且各国纷纷指责威尼斯应该派遣更多的战舰、水手去支援和拯救君士坦丁堡。尽管在保卫君士坦丁堡的战斗中,威尼斯和罗马教廷都给予了军事援助,威尼斯甚至牺牲了几百名水手。[6]

历任教皇发动“十字军”的努力


根据基督教会的传统,面对这种情况,罗马教廷应该积极号召西欧各国团结起来,共同发动“十字军”,反对土耳其人。实际上,从尤金四世(1431—1447年在位)到立奥十世(1513—1521年在位),几乎每任教皇都试图促成西欧发动“十字军”,但几乎没有一个西欧国家真正参加。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尼古拉斯五世采取了行动。首先,他发出教皇通谕,号召欧洲各国发动十字军;其次,他派人调停意大利各国的猜忌和敌视,促成1454年意大利5个大国签订了《洛迪和约》;再次,1454年,他敦促弗里德里克三世在雷根斯堡召开欧洲宗教会议,邀请法国、英国、苏格兰、匈牙利、波兰和丹麦等国的国王参加。


1454年,意大利地区的五大国签署《洛迪和约》

但不仅被邀请的国王们和皇帝本人都未到场,他们甚至没有派遣代表参加会议这次宗教会议自然无果而终。


在位时间较短的卡利克斯图斯三世(1455—1458年),也是一位积极鼓吹“十字军”的教皇。他不仅敦促冷漠的欧洲各国发动“十字军”,而且下令教皇国的战舰前往罗德岛,支援那里的“医院骑士团”(也叫‘圣约翰骑士团’)反抗土耳其人。[1]


庇护二世

1458年,前面已经提到的皮科洛米尼当选为教皇,称为“庇护二世”。他是自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以来,最希望把和平带给基督教世界的教皇。庇护二世号召欧洲各国必须停止内部的争斗,团结一心,发动强大的“十字军”,收复君士坦丁堡,并把土耳其人赶出欧洲。


1459年,庇护二世在意大利的曼图亚公国亲自主持召开了半年多(1459年5月—1460年1月)的欧洲宗教会议。神圣罗马帝国、法国和英国等大国都派代表参加,但是这些代表无权决定本国能参与“十字军”的士兵和出资数量。


除了提醒教皇凭他一人之力无法抵抗土耳其人之外,各国与会代表还不断抱怨曼图亚公爵招待不周:粗糙的食物、劣质的葡萄酒、难耐的酷暑和恼人的蛙声。[7]

愤怒的庇护二世宣布,他将亲自率军去攻打土耳其人,希望以此迫使欧洲各国加入“十字军”。他要求基督教世界的军队和舰队,于1464年在意大利东部港口安科纳(Ancona)集结,然后出发进行“十字军”东征。

虽然很多国家许诺参加,但是国王们更关注的,是欧洲对手的动静。只有威尼斯为了自身利益,决定参加。1462年,威尼斯选举“十字军”老战士克里斯托弗若·莫罗(Cristoforo Moro)担任了总督,元老院一致同意由莫罗领导发动十字军。


克里斯托弗若·莫罗


庇护二世喜出望外,派人给莫罗送去一柄宝剑。但是当莫罗于1464年8月率领一支由20多艘战舰组成的威尼斯舰队来到安科纳港时,教皇已经卧病不起,几天之后就去世了,西欧的十字军梦想,随之再次烟消云散。[8]

1473年,弗里德里克三世与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会晤时,曾经讨论过发动十字军的问题,但是没有任何实际结果。

1480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了意大利半岛最东边、位于那不勒斯王国境内的城市奥特兰托(Otranto),纵兵烧杀抢掠。


穆罕默德二世在位期间,奥斯曼帝国军力强盛


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1471—1484年在位)一面通告西欧各国,一面号召各国国王率军前来意大利抵抗土耳其人。但连教皇自己都不相信国王们会响应他的号召;驻罗马教廷的各国使节,纷纷打点行囊,逃回国内。[9]

为了保卫地中海东部的殖民据点,威尼斯与土耳其人进行了长期战争。到1479年,筋疲力尽的威尼斯,不得不与奥斯曼帝国签订和约。于是欧洲各国都指责这个条约一定附有秘密条件:那就是威尼斯支持土耳其人入侵意大利。正如一位现代史学家所指出的,“到15世纪末,欧洲各国被分裂了,彼此敌视,随时准备与土耳其人单独结盟,谋取自己的利益。”[10]

1481年,穆罕默德二世病逝,那不勒斯王国趁机收复了奥特兰托。教皇敦促欧洲各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是光荣的、胜利的解放时刻,如果放弃,那么我们将永远不会有此良机。”[11]欧洲各国的国王也信誓旦旦地要反对土耳其人。


继位的苏丹巴亚齐德二世改变战略,把侵略矛头对准中欧和巴尔干半岛,此外,他请求新任教皇英诺森八世(1481—1492年在位)帮助他囚禁弟弟杰姆,为此每年支付罗马教廷4.5万杜卡特。[12]


英诺森八世


1490年,英诺森八世召集西欧各国在罗马举行宗教会议,很多国家派了代表参加。会议拟定了一个发动十字军的计划,但是当这些代表把计划带回国内等国王批准,这个计划就如泥牛入海了。

 “十字军”成为西欧各国谋求利益的幌子


1494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意大利战争”(1494—1559年)爆发。他的军旗上甚至打出口号:“上帝的旨意,我们是被上帝派遣来的”。[13]年底,查理八世率军进入罗马,以“从那不勒斯发动十字军”由,向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1492—1503年在位)提出两个条件:第一,借道给他前往那不勒斯夺取王位;第二,把教皇看管的杰姆交给他,以便带他前往君士坦丁堡,扶上苏丹宝座。


法国国王查理八世


尽管亚历山大六世与那不勒斯国王签订了同盟条约,但是他还是答应了查理八世的两个条件。查理八世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就占领了那不勒斯,但他磨磨蹭蹭就是不履行发动十字军的义务。1495年,杰姆去世,查理八世于是找到了不发动“十字军”的理由。他开创了罗马教廷和西欧大国以“十字军”为幌子,谋求自己利益的先例。

1500年,由于贸易受到控制地中海的奥斯曼帝国和开辟了新航路的葡萄牙的威胁,威尼斯决定追求继续扩大占领意大利半岛陆地的政策。它首先决定占领名义上属于教皇国,但实际上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私生子凯撒·博尔吉亚统治的罗马涅地区的城市法恩扎、切维亚和里米尼等。

坚决反对威尼斯行动的亚历山大六世,还来不及采取有效行动就去世了。1503年,威尼斯在罗马积极展开外交活动,确保同情威尼斯利益的人当选为新教皇。一贯反对亚历山大六世、支持威尼斯的枢机主教朱利亚诺·德拉·罗威尔(Giulianodella Rovere)当选,称为“朱利二世”(1503—1513年在位)。


朱利二世(拉斐尔绘画)


威尼斯认为如愿以偿,但是朱利二世上台后,追求教皇国独立的政策。当威尼斯驻罗马教廷大使建议,威尼斯为教皇管理争议中的领土(意味着继续占领罗马涅地区的几座城市)时,朱利二世反驳道,“你们从此休想把我们当做专职牧师!”[14]他不仅宣布停止威尼斯做圣事的权利,而且暗中与西班牙、法国、神圣罗马帝国进行谈判,用这些西欧列强来牵制威尼斯。

威尼斯利用外交手腕瓦解了教皇的孤立政策,恼羞成怒的朱利二世号召西欧各国发动十字军,反对土耳其人和教会的所有敌人!威尼斯毫无疑问属于后者。1508年,朱利二世纠集法国、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的一些小国组成“康布雷同盟”(又称‘神圣同盟’),决定发动“十字军”。该同盟宣称,“只有消灭十字军的最伟大支持者(威尼斯)这次新的十字军才能取得成功。”[15]因此,这次十字军的目标,不是防止土耳其人入侵欧洲,而是瓜分威尼斯海内外领土!


1508年康布雷同盟战争爆发,法王路易十二将斯福尔扎家族从米兰公国驱逐,并将米兰并入法国


1516—1517年,奥斯曼帝国苏丹塞里姆一世(1512—1520年在位)打败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占领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阿拉伯半岛,控制了3/4地中海沿岸地区和整个黑海地区。他公开声称要利用帝国雄厚的资源完成祖父(穆罕默德二世)的梦想:征服西欧,扑灭基督教世界的最后一点火花。

欧洲陷入恐慌之中。教皇立奥十世(1513—1521年在位)恳求西欧各国君主捐弃前嫌,共同投入捍卫基督教的伟大十字军行动。外交使节和教会人士穿梭于各国宫廷,最终英国、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的国王都同意,组成一次新的十字军,制定了一个宏伟计划,要实现三大目标:把土耳其人赶出欧洲、赶出中东,恢复基督教世界对圣地(耶路撒冷)的统治。但是这个计划最终被束之高阁。

1537年,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与法国法兰西斯一世签订盟约。为了配合奥斯曼帝国入侵匈牙利,法国出兵入侵佛兰德尔;双方联合舰队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兼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或卡洛斯一世)手中夺取了那不勒斯。这充分证明,宗教不再是大国争霸中划分敌我的标准,西欧的“十字军”理想最终彻底破灭。


有“骑士国王”之称的法兰西斯一世


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早期,西欧天主教会的“十字军”理想之所以不能实现,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西欧人不太重视以拜占庭帝国为首的希腊东正教。

第二,西欧天主教会自“阿维尼翁之囚”以来,特别是15世纪后期,教皇国和所谓“文艺复兴教皇”,深深卷入意大利和西欧的争权夺利斗争之中,教会和教皇的权威一落千丈,威信扫地,几乎丧失了对基督教世界的号召力。

第三,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西欧各国为了各自利益,相互猜忌和竞争,使“十字军”永远停留在口头。

如威尼斯宁可向奥斯曼人缴纳通行费,也不愿意加入有可能破坏它与阿勒颇和亚历山大里亚贸易的“十字军”;到1517年,60多个佛罗伦萨的公司代表在君士坦丁堡寻找市场。

1517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威尼斯大使的对话,也许最真实地说明了“十字军”有名无实的真实原因:“尊敬的大使,你是明智的人,以你的谨慎你应该理解,只要基督教世界各个国王之间互相背叛,他们所思只是互相毁灭,那么西欧一致反对土耳其人的远征就不可能发生。”[16]


参考文献


[1] R. B. Mowat, A History ofEuropean Diplomacy 1451—1789, London: Edward Arnold & Co. 1928, p.7.

[2] David Maland, Europe in theSixteenth Century, second editi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p.103.
[3] R. B. Mowat, A History ofEuropean Diplomacy 1451—1789, London: Edward Arnold & Co. 1928, p.7.
[4] R. B. Mowat, A History ofEuropean Diplomacy 1451—1789, London: Edward Arnold & Co. 1928, p.7.
[5] David Maland, Europe in theSixteenth Century, second editi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p.103.
[6] Thomas F. Madden, Venice: ANew History, Penguin Books Ltd., 2012, p.232.
[7] R. B. Mowat, A History ofEuropean Diplomacy 1451—1789, London: Edward Arnold & Co. 1928, p.9.
[8] Thomas F. Madden, Venice: ANew History, Penguin Books Ltd., 2012, p.236.
[9] Thomas F. Madden, Venice: ANew History, Penguin Books Ltd., 2012, p.239.
[10] R. B. Mowat, A History ofEuropean Diplomacy 1451—1789, London: Edward Arnold & Co. 1928, p.10.
[11] Thomas F. Madden, Venice: ANew History, Penguin Books Ltd., 2012, p.240.
[12] Thomas F. Madden, Venice: ANew History, Penguin Books Ltd., 2012, p.241.
[13] Michael Mallett and Christine Shaw, The Italian War 1494—1559,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12, p.12.
[14] Thomas F. Madden, Venice: ANew History, Penguin Books Ltd., 2012, p.245.
[15] Thomas F. Madden, Venice: ANew History, Penguin Books Ltd., 2012, p.247.
[16] David Maland, Europe in theSixteenth Century, second editi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p.104.


作者介绍

施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多种课程(含双语)教学,2012年,获得“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称号;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Sixteenth Century Journal等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个人专著2部、参著3部;独译1部、主译1部、参译2部; 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北京市哲学社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招标项目子课题1项、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资助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奖励。


这里是每天带给你惊喜的小石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