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延子午谷奇谋对比邓艾偷渡阴平,蜀汉败在哪里?

 四地闲夫 2020-04-08

三国是东汉末年各州郡势力相互攻伐兼并之下的产物,鼎足而立只能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天下统一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趋势。

在相对太平的三国中后期,魏、蜀两国各有一次统治天下的机会,蜀国放弃了,魏国却把握了这个机会,最终邓艾偷渡阴平,迫降刘禅,结束了蜀汉仅有四十三年的短暂政权。

魏延子午谷奇谋对比邓艾偷渡阴平,蜀汉败在哪里?

魏国征西将军邓艾

邓艾偷渡阴平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定下伐蜀吞吴的战略:先灭蜀,之后凭借巴蜀顺江而下的有利地势,水陆并进吞掉东吴。司马昭的战略可行性非常高,然而彼时却只有钟会一人支持,即便是邓艾也认为蜀汉暂时没有破绽,难以强攻。

伐蜀的兵力部署

征西将军邓艾统兵三万由狄道进攻,牵制屯兵沓中的姜维,其中天水太守王颀进攻姜维大营,陇西太守牵弘在北面堵截,金城太守杨欣进攻甘松;雍州刺史诸葛绪统兵三万,从祁山出发,进攻武都,抢占阴平桥头,阻断姜维退路;镇西将军钟会统率主力十二万占领汉中,其中前将军李辅走褒斜道包围乐城,魏兴太守刘钦占领子午谷,钟会主力走傥骆道,钟会令部将易恺围汉城,护军胡烈攻陷关城(阳安关)。

魏延子午谷奇谋对比邓艾偷渡阴平,蜀汉败在哪里?

偷渡阴平线路图

司马昭的用兵部署非常全面,几乎将秦岭能走的路、径全部考虑在内。陈仓道(故道)或许因迂回曲折,行军缓慢,没有被作为行军路线考虑,而且陈仓道与祁山道在汉中的位置也决定二者选其一即可。

其实在《三国志》与《晋书》中记载伐蜀的兵力部署并不一致,甚至《三国志 姜维传》与《三国志 邓艾传》中的记载也略有不同,以上的兵力部署是综合几种记载,整理而得的最佳兵力部署。

司马昭兵力部署的目的与结果

司马昭如此的兵力部署目的很明确,邓艾与诸葛绪两路兵力将姜维围困在沓中,使其不能支援汉中,钟会可以在成都还没有做出及时反应的时候,趁汉中兵力空虚、各自据守而占领汉中,然后直逼成都。

然而兵事瞬息万变,司马昭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军事部署。当姜维被邓艾牵制退守阴平之际,钟会已经占领了阳安关口,姜维不得不放弃阴平,退守剑阁。在面对已经被诸葛绪占领的阴平桥头的时候,姜维佯装向北绕道东走,诸葛绪惧怕姜维攻其后部,于是离开阴平桥头三十多里向北欲堵截姜维,姜维趁隙越过桥头,与廖化、张翼合兵,共守剑阁。

剑阁位于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山势绝险,如剑之植,因而称之为剑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门关南边就是绵竹,绵竹也是涪城所在地。面对剑门之险,钟会打算放弃伐蜀,率军返回。

魏延子午谷奇谋对比邓艾偷渡阴平,蜀汉败在哪里?

蜀汉大将军姜维

姜维镇守汉中期间运用了与魏延完全不同的方式,魏延是在各个关隘都设置防御,姜维则是运用坚壁清野的策略。魏军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攻入成都,粮草不济、军心涣散将会是接下来面临最严峻的问题。

邓艾偷渡阴平,迫降刘禅

就在钟会举棋不定,魏军将要无功而返之际,邓艾决定绕过剑阁,沿阴平小路,经汉德阳亭取涪城,然后直逼成都。

涪城就是刘备入川时期,刘璋迎接刘备的地方,也是后来二人决裂,刘备据此而迫降刘璋。刘备占领益州之后,对此间的道路进行了整修。

然而从阴平到涪城有七百多里,山高谷深,道路艰险,途中没有人烟,更难以运粮。邓艾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江油迫降守将马邈,士兵得到补给之后,直逼绵竹,并在这里击败了前来抵御的诸葛瞻。

阴平小路在三国时期还算不上真正的道路,只不过是一条小径,邓艾甚至称其为“邪径”。如此小径,自然只能挑选少数精兵前往,而且士兵也只能携带随身的干粮。其中道路的艰险,干粮的匮乏,都是对一个将领的考验,士兵可能随时掉队,更有可能会哗变。

即便克服困难,到达城下,如果蜀汉守军坚守不战,邓艾士兵也必定锐气受挫、军心涣散。只需几日,便可使邓艾精心挑选、带来的士兵消耗的斗志全无。然而,江油的守将马邈却被迫降了!

魏延子午谷奇谋对比邓艾偷渡阴平,蜀汉败在哪里?

后主刘禅

如若姜维洞察了邓艾的计谋,只需派遣少许兵力,对邓艾前后夹击,邓艾士兵必定全军覆没,便不会有此后的成都迫降刘禅。

击败诸葛瞻之后,邓艾一鼓作气,趁势雒县,兵临成都城下。后主刘禅惊慌失措,面对益州此时不稳定的政局,刘禅采纳了主降派的建议,出城纳了皇帝印绶,自此蜀汉灭亡。

不得不承认,这是勇者之谋。既需要谋略也需要胆识,遇山开路、遇水搭桥,邓艾在这短短的七百里小径上,将一代名将的勇者无惧演绎的淋漓尽致。

魏延子午谷奇谋

平定南中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屯兵沔阳,准备伺机北伐曹魏。

228年,诸葛亮给众将领开了个军事会议,主要商议内容便是北伐。会议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战略思维,其一便是诸葛亮的先取陇右,居高临下,在伺机而动;其二便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率领五千士兵,出子午谷取长安。诸葛亮的策略是蚕食,魏延的策略是奇袭。

魏延子午谷奇谋对比邓艾偷渡阴平,蜀汉败在哪里?

子午谷奇谋,魏延镇守汉中十年的谋划

对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在《魏略》与《三国志 魏延传》中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前者出子午谷突袭关中,占领长安,待到诸葛亮出斜谷后,合并一处,拿下整个关中地区;后者是出子午谷袭取关中,抢占潼关,将曹魏军队阻于城外,防守潼关,直到诸葛亮出斜谷平定关中,则关中可定。

子午谷奇谋是魏延镇守汉中期间想出来的夺取关中的策略,绝非一时的计上心来。既然最终没有实现,那我们需要客观的看待这一计策。

曹魏在关中的地区的防御究竟是怎样的?

街亭之战失败后,诸葛亮曾这样一句话,在《汉晋春秋》记载如下:“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事实上,曹魏在关中的兵力部署非常有限,无论是与东吴边境还是与北方少数民族边境都需要大量军队驻防,关中的防御主要是雍凉的兵力,大约1-2万之间,如有战事则会调动机动部队援助。

魏延子午谷奇谋对比邓艾偷渡阴平,蜀汉败在哪里?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线路图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街亭援军与箕谷抵御赵云军队的魏军都是曹叡发动的五万机动部队。即便算上机动部队,曹魏在关中的兵力部署也最多7万,按诸葛亮的战后反思,蜀汉高度重视的第一次北伐,兵力可达10万,远多于曹魏。

长安的防御的将领是谁?魏延能否顺利的占领长安?

子午谷全长六百六十里,秦岭七十二峪之一,北方出口称“子口”,南方出口称“午口”,悬崖绝壁,多是栈道。230年,曹真刚刚接任魏国空缺两年的大司马职位,定下伐蜀策略,曹真走的便是子午谷,虽然并无历史记载此次曹真主力的具体兵力,但刚刚任职曹魏最高军事统帅,有得到曹叡全力支持伐蜀,曹真主力的兵力应该不会低于十万。最终却遇上连日大雨,30天只走了一半的路程。

而此时魏延率轻骑五千,天气也不是多雨季节,从子午谷北进,虽然道路崎岖、多险阻,行军速度也绝不会太慢。魏延自己也曾说,最多十日便可到达长安。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长安守将是夏侯楙。从曹叡来到长安之后,就将夏侯楙调回朝廷,任尚书职位,可见,在曹叡心中夏侯楙确实不在适合镇守长安。

魏延子午谷奇谋对比邓艾偷渡阴平,蜀汉败在哪里?

曹叡为何要调离镇守长安的夏侯楙?

调离夏侯楙正是防止蜀汉出子午谷,偷袭长安。夏侯楙是魏名将夏侯淳的儿子,妻子是魏清河公主。夏侯楙在长安任职期间,声色犬马,养了很多妓妾,这让清河公主非常不开心,以至于夫妻二人关系并不是很好。

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这是《魏略》中对夏侯楙的评价。无论从行为上还是从史料记载中,甚是是曹叡对他的安排上,都不难看出真实的夏侯楙确实难以镇守长安,这与魏延对他的认知非常相符。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子午谷奇谋,袭取长安,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甚至可以实现不费一兵一卒,轻松迫走夏侯楙。但从《三国志 魏延传》的记载来看,魏延的目的不是长安,而是潼关。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夺取潼关,将魏兵据敌于关外,关中变成了待宰的羔羊。

魏延能守多久,是否能等到诸葛亮主力大军的到来?

此处着重说下潼关,虽然没有记载说潼关此时的镇守兵力情况,但可以肯定不会太多。一边是关中,夏侯楙镇守的长安,一边是关外,都是曹魏的势力范围,即便潼关有守军也不会太多。况且曹魏防御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都需要动用机动部队,可见曹魏此时的兵力是非常有限的,必定不会再潼关这样自己防自己的地方部署太多的兵力。

魏延子午谷奇谋对比邓艾偷渡阴平,蜀汉败在哪里?

“天下第二关”潼关

由此可见,即便长安守将夏侯楙没有放弃长安逃跑,魏延也可以绕过长安,轻松占领潼关,夏侯楙肯定不敢出城挑战镇守汉中十年之久的蜀汉大将魏延。

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用兵方式,诸葛亮率主力出陇右,赵云、邓芝出箕谷。这两路蜀军将不会有太大压力,压力都在潼关魏延处。在没有曹真援助的箕谷,赵云部可以迅速出斜谷,既可攻击长安,也可援助潼关的魏延。

诸葛亮在陇右的军力部署上也将不会有守卫街亭,没有曹魏援兵便不需要街亭防御。唯独要面对的就是雍凉的近两万军队。此时,诸葛亮也可以迅速的到达长安与赵云汇合,关中没有曹魏援兵,无论是诸葛亮还是赵云行军速度都会大大提高。

所有的问题都在于一点,潼关的魏延面对曹真的五万兵力,究竟能坚守多久。从魏延镇守汉中时期的作为及影响来看,以潼关这个素有天下第二关的险阻,魏延防御前来支援的曹真援军,还是非常有胜算的。

魏延子午谷奇谋对比邓艾偷渡阴平,蜀汉败在哪里?

魏延之后王平镇守汉中

魏延镇守汉中,虽然曹魏从未前来进攻,他防御的能力没有得到验证,但是在魏延死后,蜀汉大将王平仅仅是利用魏延已经部署的防御方式,便可以轻松抵御曹爽强大的伐蜀军队。即便没有魏延,魏延部署的防御系统同样能御敌,可见魏延在利用地理优势,部署防御是非常擅长的。

综上,子午谷奇谋实际上是魏延据守潼关的一场防御战,在面对曹魏援兵到来之际,魏延是否能撑到诸葛亮或赵云平定关中、会师潼关,这才是最关键的。

同样的用兵线路,偷渡阴平是否比子午谷奇谋高明

邓艾偷渡阴平与魏国伐蜀是一个整体,魏延子午谷奇谋只是魏国伐蜀的一种反向用兵形式。如果从难以程度而言,偷渡阴平与子午谷奇谋无论从路程上,还是从难以程度上都大致相当。

邓艾偷渡阴平是在魏国攻占汉中被阻剑阁之后,无论偷渡阴平是否成功,邓艾都不会有援军,无论是绵竹对战诸葛瞻,还是成都迫降刘禅,邓艾都只能靠自己。

魏延子午谷奇谋是需要以最快的行军速度,抢先占领潼关,然后死守,将曹魏援军都阻挡在关外,等待诸葛亮、赵云等平定关中之后,会是潼关,则关中才算正式平定。

显而易见,无论是偷渡阴平还是子午谷奇谋,邓艾与魏延二人都是将自己置之死地,这是毫无疑问的。绵竹对战,诸葛瞻若守而不战,邓艾必死无疑。魏延守潼关,则是将曹魏主力全部吸引住,为诸葛亮平定关中争取时间,若潼关破,魏延也是必死无疑,第一次北伐也必定无功而返。

魏延子午谷奇谋对比邓艾偷渡阴平,蜀汉败在哪里?

武侯诸葛亮

子午谷奇谋虽然冒险,但对毫无准备的魏国而言,十万蜀军伐魏,几乎是倾国之力,子午谷奇谋未尝不可一试。当然,诸葛亮也有自己的苦衷。

白帝城刘备举国相托,此后,诸葛亮虽然掌握着蜀汉的军政大权,但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个臣子。诸葛亮是智慧的,更是忠心的,他没有像曹操、司马昭一样做出有违君臣之道的举动,也不希望因自己毁了刘备辛苦一生创建的一片基业,更不想做蜀汉的罪人。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虽然可行度很高,也可以一试,但如果曹魏攻破潼关的魏延,乘势而进,兵力空虚的汉中必定为曹魏所攻占。祁山道上的诸葛亮即便以最快的速度回援,恐怕也只能落得个防守成都的局面。

子午谷奇谋未能实施还有另一种原因。无论是钟会还是邓艾都是奉了司马昭之名进行的军事征伐,就像邓艾反对伐蜀,认为条件不成熟,但司马昭认为可以,并且制定的伐蜀兵力部署中邓艾还是其中一员,走狄道。

既然反对无效就只能尽力执行。正是因为有了司马昭伐蜀的军令,邓艾才会在钟会被阻剑阁之后,想到了偷渡阴平的奇袭计策。

反观诸葛亮北伐则大大不同。诸葛亮既是战略的制定者,同时也是战术的具体执行者,这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限制。如果刘备还活着,采纳了魏延子午谷奇谋的计策,令诸葛亮与魏延共同配合执行,诸葛亮是否能完成刘备的军令呢?

魏延子午谷奇谋对比邓艾偷渡阴平,蜀汉败在哪里?

刘备是个冒险家

总结

魏国与蜀国具有同等统一天下的机会,不公平的是,蜀汉的机会只有一次,那便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此时曹叡刚刚继位,忙于稳定内政,绝不会想到夷陵之战后蜀汉能在仅六年的时间里,发动十万兵力这种大规模的北伐军事行动。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也只能在第一次北伐时,趁魏国关中无被使用,当长安守将夏侯楙被更换、关中防守兵力增强之后,子午谷奇谋便在没有可能实现了。

虽然同是险中求胜的偷袭计策,但邓艾在魏国的军事地位远不是魏延在蜀汉所能比拟的,所以在具体实施上便有了天壤之别。当然,也不能将责任归到诸葛亮身上,万一失败了呢?魏延可以投降,诸葛亮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