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椒蚜虫难防治的原因-读懂本文蚜虫防治不求人

 培训班背包 2020-04-08

 最近好多椒农朋友问我们怎么不发花椒价格行情了,其实在当前新冠疫情影响之下,花椒价格受到的影响不用我们再发布信息了,免的给花椒行情走势带来不良影响。

  好消息:本站联合国内知名热泵生产厂家,为全国椒农提供“椒乡情”牌空气能花椒烘干机,300斤惠民机型仅售2600元/台(本文下方可直接预订)。其它机型也比当前市面销售机型优惠15%左右。欢迎大家加微信huajiaocn预订。

作者:聂海强 中国花椒网特约撰稿人之一。

  蚜虫又称蜜虫、腻虫等,多属于同翅目蚜科,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等。花椒树还是蚜虫的第二大寄主,因此,控制蚜虫的有效繁殖变成了植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很多椒农给我反应花椒树上的蚜虫,防了一遍又一遍,叫苦连天,难以防治,事出必有因。观分析如下:

  1、天气原因

  春季天气干旱少雨和大风是蚜虫爆发的直接原因,天气干旱高温少雨直接给蚜虫的繁殖制造有利条件,大家都知道蚜虫超强的繁殖能力,老百姓常说的蚜虫'一夜见重重孙'。豫西大量的种植柳树和杨树,干旱少雨的天气大大延长了柳树和杨树的吐絮期,我们的大街上到处展现'五月飞雪'的奇景,大量的柳絮粘连在蚜虫分泌物上,给蚜虫的繁殖提供了天然的温床,也给农药防治制造了隔离层。常规农药难以喷透,防治效果差。我们进行农药防治的时候只杀死了部分蚜虫,被厚厚柳絮隔离的蚜虫照常繁殖,我们椒农朋友们防了一遍又一遍,蚜虫一茬一茬上来的原因。同时大风天气,一些羽化的蚜虫,随风漂泊,也是造成难防的原因。

  2、繁殖力极强

  蚜虫的繁殖力很强,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雌性蚜虫一生下来就能够生育。而且蚜虫不需要雄性就可以怀孕,如果人类以蚜虫的速度繁殖后代,则一个女人一天生下的婴儿可以坐满一个网球场。

  3、蚜蚁共栖关系

  蚜虫与蚂蚁有着和谐的共生关系。蚜虫带吸嘴的小口针能刺穿植物的表皮层,吸取养分。每隔一两分钟,这些蚜虫会翘起腹部,开始分泌含有糖分的蜜露,而蚜虫受蚂蚁访后可增进取食力和繁殖力,使蚜虫排泄更多的蜜露。一只蚂蚁来回穿梭,靠近蚜虫,舔食蜜露,就像奶牛场的挤奶作业。蚂蚁为蚜虫提供保护,赶走天敌,秋天蚂蚁上树,会把一部分蚜虫虫卵用鄂头上的触角带到自己的越冬的巢穴中,加以保护起来,春暖花开之时,蚂蚁把蚜虫虫卵送到花椒树上,让其繁殖,从而保存了自己的'口粮',当花椒植株虫蚜虫拥紧时,蚂蚁还可帮助蚜虫迁移扩散;蚜虫也给蚂蚁提供蜜露,这是一个合则两利的交易。

  4、花椒蚜虫的生物学特性

  蚜虫的生活周期为不全周期和全周期,不全周期全年孤雌生殖不发生性蚜世代;

  全周期在1~2年内一般在一年内存在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世代交替;在同一地区不同条件下,或同一地区同一条件下,同一种蚜虫可以既有不全周期的类群,又有全周期类群。一般全周期的蚜虫有5个或6个型,即:干母、干雌、雌性蚜、雄性蚜、有翅型雌蚜、无翅型雌蚜。如桃蚜、花椒蚜在华北大都是孤雌世代与两性世代交替发生,一部分以卵在桃树或花椒树上面。

  5,清园清不对

  花椒清园是减少病虫基数的重要措施,椒农们只重视生长期管理,采摘后至落叶前应进行一次秋季清园,减少越冬蚜虫虫卵数量,常选用20%高氯.马加辛菌胺进行叶面喷施,春季白天气温稳定在15度以上,选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全园喷施。以消灭树体残留病虫原菌。

  6,选择药剂不合理

  铲除花椒蚜虫的两个关键时期“芽绿期”和“现蕾期”,气温是发挥药效的一个关键,此时气温偏低,常选用耐低温药剂,氯噻啉加高效氯氟氰菊酯加橙皮精油混配使用。正花期不能选择伤害有益昆虫(蜜蜂、瓢虫)的药剂,例如:有机磷类和菊酯类农药,建议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  

  7,水质

  指施药时所兑水的硬度和酸碱度。硬度指100毫升水中所含Ca2+、Mg2+离子的多少。由于某些杀虫剂的有效成份容易同这两种离子络合生成盐而被固定,所以硬度大的水质会使杀虫剂药效下降。具有酸碱性的农药掺入了碱性较高或酸性较高的水,会影响药效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杀虫效果。  

  8,稀释不合理

  大部分椒农使用杀虫剂时,没有二次稀释,直接倒入药桶,刹虫剂药效发挥重要因素之一是二次稀释,先将药剂加少量水配成母液,再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喷雾器内,再加入需加的水量,并边加边搅拌,调匀稀释至需要浓度。二次稀释关系着药液是否在用药器械里分散均匀,最终会影响杀虫效果。即有二次稀释,但不注意顺序,正确的顺序为:微肥、水溶肥、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剂、乳油,依次加入(原则上农药混配不要超过三种),每加入一种即充分搅拌混匀,然后再加入下一种。

  9.施药浓度和风速

  施药浓度过多过少都会对杀虫效果有影响,所以杀虫剂配水要科学,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切忌不要擅自增加用药量。另外,施药期间风速不能超过3m/s,以免打不均匀和部分药液被风刮走,从而影效杀虫效果。

  10.施药器具

  大部分椒农使用手动喷雾器,由于压力小,有效雾滴附着叶片上面较少,从而影响药效。在施药使用的器具不同最终的杀虫效果也会有差异,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机器施药越来越普遍,其与人工施药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

  11,施药人群的差异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施药也会影响施药效果。另外,人的情绪也会间接影响施药效果。

12.交替用药

蚜虫抗性越来越严重,年年使用同一种杀虫剂或同一个配方,很容易产生抗性,交替用药杀虫效果会更好。

  建议: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混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蚜虫产生抗药性。

  1、不同毒杀作用的杀虫剂混用,可以互相补充,会产生很好的防治效果。

  2、具有不同时效的农药混用

杀虫剂有的种类速效性防治效果好,但持效期短;有的速效性防效虽差,但作用时间长。这样的农药混用,不但施药后防效好,而且还可起到长期防治的作用。例如:1〉螺虫乙酯十啶虫脒十溴氰菊酯;

2〉氟啶虫酰胺十吡蚜酮十氯噻啉。

  3、与增效剂混用

  增效剂对蚜虫虽无直接毒杀作用,但与杀虫剂混用却能提高防治效果。常用的有:有机硅,橙皮精油,酒精等。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好的杀虫剂 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要根据当地的气侯和虫害数量选择经济高效的配方,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杀虫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