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日起,所有离汉离鄂管控解除,长达两个多月的“封城”正式结束。 武汉,终于回来了。 过去76天,如在黑夜迷雾中航行。我们看了太多悲伤与焦灼,却也见证无数平凡之辈,以爱为铠甲,驱散阴霾。 守护这片土地的,从来都不是超人,而是一个个挺身而出的普通人。那些再普通不过的面孔,却在危乱中展现出善良与勇敢,不退缩,不犹疑,冲破黢黢寒冬,与春天一同抵达,以涓涓暖流,消融冰霜。 所有的义无反顾, 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做志愿者以来,马定常有害怕的时候。 第一次进医院送盒饭,只戴着一层医用口罩,突然发现重症患者就在自己不远处;听闻一位接送医护的志愿司机感染去世,自己做着同样工作,是否也会在无形中被感染?…… 但这些片刻的害怕,总会很快消散。成长于江城之畔的马定,身上拧着一股“蛮力”,即使再难的事,一咬牙,一踩油门,就去做了。如江湖侠客般,掏出滚烫之心,相助四方过客。 马定虽行事果断豪爽,内里却是个细嗅蔷薇之人。他总贴心地在车上备好零食与生活用品,免费发放给乘车的医护人员。偶然听闻大家很难吃上美味饭菜,便叫上店里的厨师,烧些招牌好菜,炖上营养靓汤,亲自送到医院去。 面对褒奖,他只挥手道:“医护人员在拯救世界,我做这点事情算什么。” 而当疫情形势好转,马定却越来越忙。他将自己的车开发出许多新用途,利用大空间,带着几位车主托运六百斤萝卜,捐赠给小区居民。又或是驱车为隔离在家的邻居送衣物。辛苦,却乐在其中。如他所说:“救人,也是一种自救。”帮助他人,又何尝不是让自己获得更多勇气和正能量。 所有的天方夜谭, 都抵不过事在人为。 回想起那段日以继夜的冲刺赛跑,程佳炜仍觉得不可思议。 “接到任务半小时出发,四天时间搭建完成,那么短的时间那么高的强度,就是能把一个医院建出来。” 何以做到呢?这位武汉地铁建设事业部员工给出的答案是——信念。 最长连续工作长达20小时,每个人都很累,但每个人都顾不上累。除了埋头默默工作,不时默契地给对方搭个手,成为彼此的无言鼓励。他们只有一个念头,要在四天时间里搭建好1000多张床位,以及水电医疗等各种设施,让病人准时安心入住。 程佳炜报名之时,一度遭到女友反对。因为不仅工作地点偏远,来回路途折腾,更令人担心的是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全套专业的防护用具,几百号人聚集在一起,感染风险相对较大。 而程佳炜还是坚持去了,他和女友保证,一定会好好保护自己。 那段时间,车成了他唯一的安全岛。在这个安静而温暖的小空间里,一个人吃饭、睡觉、和思念的女友视频通话、高效率处理工作…..就像第二个家,让他感到安心。 程佳炜仍清晰记得,蔡甸方舱医院建设收尾那天,与团队300多个人,一直工作到凌晨三点。 实在困得不行了,回到车上,给女友发出一条微信:“任务快结束了,我就在这边休息,今晚不用等我了。”消毒后, 他便在车里躺下很快睡着了。 如今,方舱医院已拆除。携手走过至暗时刻的考验,程佳炜与女友更懂得珍惜,也更坚定对彼此的爱。他们正等着疫情结束,要举办一场浪漫的婚礼。 所有的微不足道, 也蕴含温热生活的力量。 直到现在,汪佑仍是一位超级英雄崇拜者。他用超人做个人图标,将志愿者团队比作保护地球的“复仇者联盟”。 “其实超人就是路见不平是吧?” 那个平常在报社做编辑,下班后行侠仗义的超级英雄,是他的最爱,也似乎成为他的映照。 土生土长的武汉青年汪佑,是投资人、创业者、记者、大学老师,以满腔才华,轻松游走于多重身份之间。 在疫情爆发后,因“路见不平”,毅然驱车从300公里外的宜昌赶回武汉,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分发物资给医护人员和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并承担起志愿者的宣传工作。 在疫情最凶猛的时候,每天奔波往返医院与社区之间,在汪佑看来,不过是理所应当的事。出生在医生家庭,从小在医院长大,救死扶伤早已成为耳濡目染的人生信条。 虽然他与其他志愿者之间互不相识,因为戴着口罩,甚至还未曾见过彼此的面庞,却齐心协力,每天有条不紊地接收、汇总、分配、搬运、运输物资,“一个人帮不了多少,但一群人却可以做很多事”。 因朋友圈车主邀请,第一次参与志愿行动,让汪佑意外实现了自己的“英雄梦”。他已决定,未来还要参与更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凝聚更多社会力量,让帮助他人成为一件长久的事。 2020年终将成为历史中的一页,而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正深刻改变着每个人。我们经历幸与不幸,流淌眼泪与喜悦,收纳感慨与感动,既见证着时代,更创造着时代。 我们看到,无论是义无反顾的马定,还是坚信事在人为的程佳炜,抑或是梦想成为“超级英雄”的汪佑,尽管平凡微小,却都在努力发出光热。如星星之火,粲然闪耀。 如今春暖花开,万物向阳而生,城市重燃生机。 而我们亦会擦干泪水,重整旗鼓。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以坚定的勇气与爱意,怀抱热忱与梦想,坦荡走下去,认真活下去,探索未来的种种可能性,书写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