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书推荐︱明清桐城青山何氏家族文化

 秋水友源 2020-04-09

桐城派研究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字   数:300千字

书   号:9787212105808

出版时间:2020年3月


1


作者简介


吴功华,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地方文化研究。曾出版各类著作近十本。其中有关桐城文化研究的专著《桐城地域文化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2015年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1


目录


序一 /001 
序二 /004 
第一章 肇基庐江 发脉桐城(家族考略) /001
第一节 青山何氏家族的起源 /002
第二节 青山何氏迁徙桐城的原因与过程 /009
第三节 青山何氏家族的世居环境 /013 
第二章 芝生百本 青山和鸣(家族繁衍) /017
第一节 躬耕农事:起家 /017
第二节 芝生百本:发展 /018
第三节 青山和鸣:鼎盛 /021
第四节 破解魔咒:繁衍 /026 
第三章 出入相守 守望相助(宗族建设) /031
第一节 族谱的编纂 /031
第二节 宗祠的修建 /036
第三节 族规的修订 /043
第四节 宗族发展的维系 /057 
第四章 诗礼之家 书种不绝(家学传承) /065
第一节 《易》学:何氏家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065
第二节 何氏家族的文学成就 /069
第三节 何采和他的《南涧词选》/111 
第五章 为人处世 淳风霭然 ( 家风探析 ) /131
第一节 做人之道 /132
第二节 治家之道 /136
第三节 处世之道 /143
第四节 为官之道 /150 
第六章 彪炳青史 垂范家族(家族人物) /158
第一节 青山何氏的典范人物 /159
第二节 青山何氏的士族群像 /214
第三节 青山何氏家族中的女性 /234
第四节 青山何氏的余韵留响 /241 
第七章 切磋砥砺 造福乡梓(家族影响) /248
第一节 何氏家族婚姻状况 /248
第二节 何氏家族与其他家族的交往 /268
第三节 何氏家族对地方政治文化的影响 /274 
参考文献 /283 
后 记 /286

1

1


序一


序一 
    方拥
经过几年的努力,功华的《明清桐城青山何氏家族文化》一书终于面世。这是值得称道的又一地方家族文化研究的成果。

家族及其文化作为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重要特征,特别是在基层乡土社会的运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致对现今社会的影响,一直以来,是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探讨的话题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家族社会与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形态的基础。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家学、家规、家训、家风等,包含了许多丰富且有哲理性的内容,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厚重和精彩的部分。它那十分丰富的内容和极为多变的外观,以及多元的弹性结构和跨时代的社会功能,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成为一个多学科的学术研究领域,

桐城家族和家族文化是传统中国社会家族与家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桐城文化具备家族传嬗的延续性这一显著特征。桐城文化形成过程中,桐城家族是基本载体;桐城文化的观念形态体系中,相当部分是桐城家族文化观念的放大;桐城文化的向外播迁,桐城家族文化同样占有重要的份量。同时,从地域来看,桐城家族地处江南,既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沿海商业文化的冲击,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对其进行研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功华选举了曾经在桐城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青山何氏家族作为研究对象,从这个家族的迁徙、定居、发展以致繁盛的全过程,从宗祠、族产、祭祀、家教、家风、文化诸层面,力图通过考察和探讨明清时期桐城青山何氏家族组织的表现形态及其历史演变,深入挖掘桐城家族特别是青山何氏家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现实意义。

细读这本力作,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是作者开阔的研究视野。作者始终将桐城青山何氏家族放在历史的观照下,探讨何氏家族与时代、社会、地方文化、地方家族间的关系,探讨何氏家族发生、发展以及繁盛的过程、原因及特点,何氏家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从个别到一般,从而找出地方家族发展、繁衍的一般性规律;家族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当今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其次,是作者对材料的充分占有和辨析。作者并没有满足于现有材料的占有及成果的利用,而是沉下心来,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诸如桐城各大家族的族(宗)谱,省、府、县志,大量的地方文献、史料、文集、总集,同时注重对资料的辨析和筛选,力求全面、客观,持论公允。

再次,是作者扎扎实实的考证与独到的见解。对桐城家族的研究,早已有之,尽管尚不成体系,但各种文章与材料也纷呈毕现,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例如历来讨论桐城家族文化的论文论著中有一个较为一致的结论,即青山何氏家族自明末何如宠后,即进入了全面的衰退,是由盛而衰家族的典型代表。事实是否如此,作者并没有简单的予以肯定或否定,而是充分利用所得资料,从家族的人口繁衍、读书人数和科举成果、文学的创作与实绩、对地方文化的贡献和影响几方面,得出青山何氏进入清、近代后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的结论,从而推翻了过去的成论。论据翔实、论证逻辑严密,令人信服。

第四,是作者对青山何氏家族文化的整理与研究。据我所知,由于种种原因,青山何氏未能像同邑的其它几大望族一样,将其祖先及族人的文学作品结集出版,诸如桂林方氏的《桐城方氏诗钞》《桐城方氏七代遗书》、桐城姚氏的《桐城姚氏诗钞》《桐城姚氏先德录》、扶风马氏的《桐城马氏诗钞》等等,此举有利于家族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历经沧桑,何氏族人的作品大都流失与散佚,很难一窥全貌。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为了准确全面地反映青山何氏的文学全貌,作者下大气力,悉心搜集散落在地方文献、史料、文集中的何氏族人作品,整理、归纳、分析,从而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集腋之功,不可泯没。

我与功华总角之交,对他的勤奋好学钦佩不已,为他孜孜矻矻、几十年如一日深耕细作地方文化的精神所感动,因此也为他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高兴。《明清桐城青山何氏家族文化》一书付梓,倘若能对地方文化研究有所促进和贡献,这是功华的初心,也是当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是为序!
 
2019年6月于北京畅春园
方拥: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


序二


序二 
        俞晓红
 
春秋有桐国,为楚附庸。西汉初为枞阳县,隶属庐阳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同安县,唐至德二年(757)改桐城县。明洪武六年(1373),隶属安庆府,直隶南京。清顺治二年(1645),按明制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后改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划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省,桐城隶属安徽省安庆府。枞阳一地始终在桐城域内。

桐城文化的兴起,当与桐城的地理空间环境、时代经济文化、人文教育传统等多种因素相关。桐城地处长江之北,三楚之南,西北群山环绕,东南河湖交集,“山深秀而苍郁,水迤丽而荡潏” ,自然环境秀丽,南北交通便捷。《桐城县志略》有云:“桐城西北环山,民厚而朴,代有学者。东南滨水,民秀而文,历出闻人,风俗质素。”其地理位置之优越,不仅表现为山清水明,交通便利。明初朱元璋定鼎金陵,永乐年间北迁,改金陵为南京,所辖地区十四府及四州直隶南京,称为“南直隶”,以与京师之“北直隶”相对应。安庆府即此十四府之一。南直辖区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即传统意义上的“大江南”地带,是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也是文人学者辈出、文学文化昌盛的区域。由于桐城直隶南京,地理位置靠近京师,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均与京师经济文化盛衰息息相关,士子文化心理亦与京师文化空间没有太大的阻隔。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化的向心力,进而营构了大江南区域内呈东西走向的士子异动空间。这些因素,可以视为令桐城文化卓异于皖域的地理基因。

桐城文化的发达,也缘于它的人文传统基因。桐城历来重视文化教育,民间读书风气浓盛,“风骚乐府,户习家传”。其文化由明世走向繁盛,至清季达至高峰。明代安徽境内,有文学创作经历的作家 1800 余人,其中安庆府桐城、徽州府歙城、宁国府宣城三地作家最盛,均超过400人。此三“城”中,经科举而仕宦的人才也相对多而集中。明清两季,桐城所出进士有280 多人,是名副其实的“进士之乡”。尤其清世兴盛的桐城文派,以教育维结传承,绵延不歇 200 余年,更为桐城一地提亮增色。清道光年间徐璈《桐旧集》有云:“惟洎有明以后,凡皖北舒南之产,皆别之为桐,不至分淆,而五六百年内名臣、硕儒、文人、畸士亦相继林出,其往行故迹、流风余韵传于文字,见于篇什,较宋、元以前,进而可征,广而能备矣。”名臣硕儒的宦绩笃行,文人畸士的篇什风骨,与民风、地产、人文、教育等,共同支撑了桐城的社会名望。桐城遂亦成为安徽境内与歙城、宣城鼎足而三的区域文化重镇。

桐城文化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是它的家族文化。从明代始,桐城一地即涌现出诸多名门望族,如张氏、方氏、姚氏、左氏、马氏、吴氏、何氏、齐氏、戴氏、钱氏、赵氏,等等。方氏家族有著名学者方学渐,既是东林党魁,也是桐城学术的领袖人物;张氏家族曾出过一代名臣张英,与子张廷玉并称“父子翰林”,相继为相;姚氏更是桐城的仕宦望族,与张氏并称“桐城张姚”,姚鼐和方苞合称“方姚”,成为桐城派的代名词;左氏有名臣左光斗、左光先;马氏有“怡园六子”,有学者马树华、马其昶;吴氏一族明清两代出仕宦 90余人;何氏家族代表性人物有何如申、何如宠兄弟,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同进士,一为浙江右布政使,一官至户部尚书。诸望族有着相同的理念和风尚,一是重视本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二是重视家族文献的撰写和梓行,三是加强望族之间的联姻与交往。人才辈出是区域与家族文化孳茂的显明表征,丰富的地方文献是地域文学繁盛、文化发达的有力载体,联姻是维护家族文化代相传承的有效途径。在桐城这样一个重视文化教育的地方,望族的文化传承意识必然更为强韧,而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必然更为坚实,望族之间的联姻也必然更为绵远。这样的望族,也就并非仅是人丁兴旺、地产丰饶意义上的“望族”,而更是在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层面上形成的“望族”。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出身望族的名宦、硕儒,或是学者、作家、诗人,终其一生,都不可避免携带其家族基因。
 
记载桐城名宦大家的履历、仕绩、嘉言及其创作的文献,照例有多种方志,如张楷《(康熙)安庆府志》,胡必选《(康熙)桐城县志》,廖大闻《(道光)续修桐城县志》,赵恩宏《(乾隆)江南通志》,何绍基《(光绪)重修安徽通志》;或专门的人物志,如同治时陈作霖《明代金陵人物志》;或正史如《明史》《清史稿》等,亦有相关人物事迹的记载或诗文著述的著录。然作为地方文化名城的桐城,乃有更多的地域性文献存世。

桐城西北有龙眠山,故桐城地域文献多有以“龙眠”题名者。清康熙年间桐城人潘江编纂《龙眠风雅》,正集六十四卷、续集二十八卷,以时间为序,辑录了从明初到清初三百年间555位诗人的作品,每位诗人名下皆有小传,诗作或有简评小注。这是桐城有史以来第一部体例完备的诗歌总集。清初桐城古文创作的代表作家,潘江同时好友李雅、何永绍,乃与潘江同声呼应,将明代至清初古文家的作品辑成《龙眠古文》二十四卷传世,共收录作家 93人,文 339 篇,奏疏、论辨、书序、杂记、碑志、辞赋各体皆备。马其昶以为,桐城先辈诗文得以存世不泯,均潘、李、何三先生之力。此外,顺治时姚文燮撰有《龙眠诗传》,钱澄之辑有《龙眠诗选》,均未梓行;嘉庆年间马树华搜罗补正乡先辈事迹辑为《龙眠识略》十二卷,光聪谐搜集整理桐城先辈著述刊刻为《龙眠丛书》90 余种。

另以“桐”“桐城”“枞阳”题名的文献亦多。明万历年间,方学渐取耳目所及之忠孝义烈者,撰成《桐彝》三卷、续二卷,共 50 人、传 23 篇;另有《迩训》二十卷,所记乃人物行谊及其先世事可为法者。两书遂开桐城地域文献编纂的先河。清乾隆年间,王灼编选《枞阳诗选》二十卷,盖桐城诗文大家多出于枞阳故,惜未刊行。乾、嘉之时,姚觐阊编《桐城诗萃》三十二卷,惜未存。道光年间,文汉光、戴钧衡辑《古桐乡诗选》十二卷;戴钧衡又访得《龙眠古文》之后作家 83 人,辑其文 1300 余篇,与方宗诚合辑为《国朝桐城文录》七十六卷;徐璈编撰《桐旧集》四十二卷,以姓氏为类,集桐城明初至清道光庚子年间 85 姓共 1263 人诗作 7800首,每位作家姓名之下皆有小传,部分收录的诗作间有简短评语或注释。道、咸之际,吴希庸、方林昌编《桐山名媛诗钞》十一卷,收录清时桐城闺阁诗人近百家诗作。同、光时期,萧穆广录明朝至清同治间作家 230 人、文 4380 余篇,纂成《国朝桐城文征》二百六十四卷;后复取清初至同治间作家 57 人、文 580 余篇,辑为《国朝桐城文征约选》二十六卷。清末民初马其昶撰成《桐城耆旧传》十二卷,乃以姓氏为纲,辑录桐城 59 姓 123 篇传记,成为桐城一地的史传性著述。

除了桐城地域诗文传记结集之外,名门望族也不断有人将本族文史作品结集,如马树华搜集明万历至清道光年间马氏家族 72 位诗人的 4326 首诗作,纂成《桐城马氏诗钞》七十卷;其他如《桐城方氏诗集》《桐城姚氏诗集》《桐城方氏七代遗书》等。此外,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各类诗文集亦多录有桐城文人的作品及其小传,如明清之际钱谦益编《列朝诗集》,清初王端淑《名媛诗纬初编》、季娴编《闺秀集》,清顺治年间陈济生编《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康熙时朱彝尊编《明诗综》、张豫章等编《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卓尔康《明遗民诗》,光绪时陈田编纂《明诗纪事》,民国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施淑仪编《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光铁夫辑《安徽名媛诗词征略》等。

由于这些文献的存在,使今人领略桐城文化,研究桐城人物成为可能。一个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宦绩、著述及其对地方文化建设的贡献,各种信息如此鲜活地存现于文献资料中,等待今人去触摸、去细读、去感知。谨以青山何氏家族为例,诸多文献的记述概括了望族人物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有以下数端。

其一,各类文献忠实地描述了何氏家族忠贞义烈的各种嘉言懿行,如何思鳌不易嗣世、不争家产;何如申为政清廉、归无长物;何如宠与物无竞、难进易退;何如宠欲以相国荫移侄儿,何应琼辞而不就;何应琼欲以己田分赠诸弟,何应璿寸地不取;何应珽光明磊落,何应珏恬淡寡欲,等等。

其二,诸多文献简明地记载了何氏族人与当时名宦、宿儒、士子、畸人的社交往来,如何如宠与叶灿皆从吴应寰受学,与同里方大铉、方大钦、吴应宾、叶灿、左光斗、史可法、谢逸等交好友善,唱和切磋,而吴国琦、汪国士等人又同出何如宠门;何永栋晚年以吟咏自适,与二三老人每日酬答;何应琼与左御史倪宫谕、璩武宁辈结为文章知己,日夕讨论;何应璿曾从鲍泰轮前辈倡导“怡园社”,同社友马懋襄死,为之送葬尽哀,人谓有“范张遗风”等。

其三,相关文献披示了何氏与桐城诸多望族的姻亲关系,如何如申长子何应琼娶吴应宾长女为妻,幼女嫁左光斗次子左国棅,左光斗长子左国柱娶的则是方大铉之女;何如宠独子何应璜娶张士维之女,次女嫁吴用先次子吴日昶;何应璜三子何采娶张秉文之女,长女嫁方拱乾次子方亨咸,三女嫁吴家周子吴元礼,四女嫁吴国琦子吴宏宁,五女嫁吴士讲子吴世忠;何应瑗娶麻溪吴应莘之女;何亮功长女嫁马之瑛之子;何应珽三女嫁吴日昶子吴兆熊;何应璿三女嫁张秉文子张克倬,等等。上述姻亲关系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方氏、张氏、姚氏、吴氏、马氏与何氏等望族之间互相联姻,彼此交错,互为郎舅、翁婿;二是桐城望族之间数代联姻,姻亲关系久远绵长;三是望族之间有跨越辈分而结秦晋者,如方承乾女嫁何应珏,其弟拱乾却娶了何应珏的堂姐为室。

其四,一些文献著录了何氏文集诗稿之名,如何永栋著有《寒香斋录》《天园绛》《莲溪诗稿》,何应琼著有《双桂堂遗稿》,何应璿著有《据梧轩集》。或是辑录了何氏的诗文作品,如《龙眠风雅》卷一〇曾录何如宠诗 62 首,数量当为何氏诗人之最;又张楷纂修《(康熙)安庆府志》卷二五录其文《劝圣学疏》1篇,卷三〇录其诗《爽园》1 首;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一九录其诗三首,传云:“晚居金陵,近体诗和平蕴藉,与谢于乔相近。”诗作少至一首者,一些文献也予以载录,如何应珽年少善文,好读书,甲申国变后,应岁荐,因病未行,卒于旅舍。《龙眠风雅》卷二八录其诗《暮雨》:“檐溜翻盆夜有声,案头灯火倍分明。雨来汗漫窗前暗,诗费敲推枕上成。抱膝自怜寒到骨,掩门终日静无情。时危祗合茅斋坐,不向人间浪得名。”诗以清冷苦寒之笔,真实记录下作者身历国变、困顿驿舍而犹然坚守气节的微观世界。 
 
桐城诸多文化世家之间世代交互联姻,是明清桐城文化结构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错综的姻亲关系网下潜藏着一个真切而强韧的历史事实:桐城望族十分重视女儿的文化教育,使她们出嫁后能更好地承担相夫教子、传续世家文化的责任。从时代维度看,明清时期科举取士制度,使得士人家庭将读书以仕进并进而提升家族声誉地位的期望寄寓于子弟之身,这就在较大程度上导致了士人家庭早教幼教模式的逐渐形成。对于文化世家而言,由于父兄每每游学、仕宦、远幕或授馆在外,在家庭中多数时候是一种缺席的存在,于是对幼小子弟的教育训导,便往往由母亲、家族中的女性长辈或退居在家的祖辈来承担,而他们也正好有较多的闲暇,也有足够的能力在家庭之内实施早教。这就决定了士人家庭娶媳之前,除了考虑拟聘对象的品质心性之外,必然还要考察她所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一个出身当地望族的女儿,家庭背景相对透明,自小又有良好的家教,生长在同一个文化地域之内,说着同样的方言,浸润共同的良俗公序,与夫家门当户对,自然成为望族优选的对象。一嫁一娶之间,带着父家文化教养的女性嫁进夫家,与夫家的家族文化交融互补,在生物性的繁衍功能而外,还有文化融合与传续的责任在内,进而形成一种维护家族基因延续、促进家族文化上升的文化传续机制。来自不同家族的文学文化、家风家学就在姻亲网的牵引与交错中,获得了促进、交融和整合,家族文化基因也借助品质上乘的多重联姻得到优化。

若进一步考察桐城何氏与方氏联姻之于族人科举仕进和文化资源流转之间的关系,则这种望族联姻传续机制的意义也许就更为显豁。桐城青山何氏源于婺源何氏。自何鼎洪武初北迁桐乡,至七世何思鳌以岁贡廷试第一、授山东栖霞知县,何氏望族的基础方始开启。据现有文献记载,何氏家族与方氏家族联姻,是从何思鳌父辈开始的。何氏六世岫、峒、峤、峋,均有女嫁入黄华方氏。何思鳌妻正出自黄华方氏,两人共养育了三子一女:子即何如达(上林苑署烝、邑举乡饮大宾)、何如申、何如宠,一女嫁回黄华方氏。何思鳌妻后以次子如申浙江右布政赠淑人、三子如宠大学士赠一品夫人,寿九十五。可以见出,何氏望族地位乃是从何如宠这一代奠定的。与此同时,何如申、何如宠兄弟俩也空前重视与桐城第一文化世家桂林方氏的联姻,如宠长女、长孙女均嫁桂林方氏,如申仲子、幼子均娶桂林方氏,幼子之继室仍娶桂林方氏,幼子之长女还是嫁桂林方氏,何氏十世与桂林方氏联姻竟然有 12 次之多。据何氏宗谱统计,至十六世(清同治朝),累计达到 266 次。何、方两大家族的联姻一直持续到清末。

桂林方氏是典型的诗礼簪缨之族。明清桐城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学繁盛,桂林方氏则恰以理学而著称。自宋元而至明清,理学家往往以《易》立论。朱熹即从《易》经解释入手,阐发其理学理论,提出“太极”即“理”、“阴阳”即“气”的命题。其理学和易学互相渗透,引导了宋以降中国文化史的学术思想走向。明清之际桐城方氏亦是以解《易》经而成就理学的文化家族,方学渐是这个家族易学创始之人,著有《易蠡》十卷;子方大镇著有《易意》四卷,《千顷堂书目》著录;孙方孔炤著述甚勤,潜心经训,与其子合著《周易时论合编》二十三卷(清顺治十七年刊本),另有《学易中旁通》等著;曾孙方以智著述数百万言,有《周易时论》十五卷、《易余》二卷,另有《易筹》《学易纲宗》等(已散佚);玄孙方中德(1632—1716)通经工史,著有《经学撮钞》《心学宗续编》《易爻拟论》《性理指归》等,方中通(1635—1698)是一位数学家,同时也浸润易学,著有《心学宗续编》四卷、《周易深浅说》等。有人认为,桐城方氏易学到了方以智时已完全走向成熟,具备了集大成的品质,其子嗣延续父辈的致思路径作了补充工作。易学与理学、诗学,共构了桐城方氏家学内核。

将何氏家学与方氏家学的相关资讯作一比照,可以约略知道望族之间的联姻之于两姓家学的交互促进作用。一个显而易见的历史事实是,桐城何氏家族的家学要旨亦是易学,而且以易学进仕正是从七世何思鳌开宗。何思鳌先以《易》补郡廪生,而后由岁贡廷试第一知山东栖霞县;何思鸣、何思烈、何思衡兄弟亦以治易经而出名。八世何如达、何如申均以《易》补郡廪生,何如大、何如衢、何如极、何如彦等均以《易》补邑庠生。九世有19人皆攻《易》经,以《易》而补郡庠生者 9 人,何如达五子均以治易而显;何应奎以《易》补郡廪生,万历戊午(1618)举人、己未(1619)进士。十世以《易》而显者 22 人,其中何如宠孙何槃以《易》补邑庠生;另一孙何采以《易》补江宁县庠生,顺治戊子(1648)举人,己丑(1649)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十一世治易者 16 人,其中何梦元为何如达曾孙,以《易》补邑庠生,乾隆丙辰科(1736)中第十名举人。十二世治易者 15 人,其中何光远以《易》补邑庠生,康熙己卯科(1699)中第六十九名举人。至十三世,桐城何氏家族以《易》而取功名者累计已达 91 人。

由此可知,望族联姻的绩效,不仅体现在望族女儿将父族文化基因融入夫族,促进夫族家学文化的衍生与传续,而且更体现在有姻娅关系的男子之间学术文化思想的深层交流与交互激发。即如上述何、方两族名人中,何如宠与方大美是亲家,何如申与方大镇是亲家;何应璿与方孔炤是郎舅;何应琼是方以智的姨丈,方承乾与何应珏是翁婿,何应珏又与方若珽是亲家;方拱乾是何槃、何采、何亮功的姑丈,方亨咸与何采又是郎舅。桐城其他望族也有治易者,如吴用先著《周易筏语》,张英著《易经衷论》,但均无如何、方两族治易之盛,且他们亦与何、方两族有割不断的文化血亲关系:吴用先与何如宠是亲家,何应璜是张英的姑丈,何采与张英既是郎舅,又是挚友。何、方世代联姻,两姓均治《易》经,文化血脉代代相连,学术资源共建共享,遂营造出明清桐城学术文化史的一大地域特色。

对上述种种现象作一圆览,可以较好地解释,何以桐城何氏家族要与本地其他望族之间世代交错联姻,尤其是与方氏家族联姻十余代。因为望族文化会由此得到稳定而持久的传续,一种渊源有自的家学也不会因为某种突然的变故而遭致中断;望族男性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也因此而更为频繁和深入,从而在思想的碰撞、治学经验的借鉴、方法的效仿与革新中,达到助力自我、光大家学的目的,并进一步实现推进国学、育导天下、传之后世的终极目标。这种有目的的联姻,并非是一种纯乎自然的习惯或生物意义上的选择,更大程度上则是明清桐城文化世家的一种主观的传续理念和积极的文化行为,体现出一种学术递进的历史责任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意义。就此而言,明清桐城望族的文化传续机制,是由望族姻亲系统内的诸多男性文人学士与闺阁知识分子共同营构的,世代联姻所缔造的文化血脉使这一机制得以长久而稳定地运行下去。这也是“大江南”地带多个地域文化板块之所以形成的要素之一。
 
明清桐城世家文化是本省优秀历史文化的基本单元和区域构成。吴功华先生在安庆市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数十年,为地方教育倾尽心力,对桐城文化情有独钟,多年来孜孜矻矻,致力于明清时期桐城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功华先生因关注戴名世和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等个案,进而研究明清时期桐城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家族文化、科举文化、书院文化、妇女文化、民间文化和移民文化等,早已自成一家。他积 20 年之功撰成的《桐城地域文化研究》一书,乃是国内第一本从地域文化角度系统研究桐城文化的专著;现在他又将第二部研究桐城望族文化的专著奉献在读者面前,其用力之勤令人感佩。这部新著《六皖风云起开先宰相家》,是一部颇有思想深度和史料价值的家族文化研究的专著。它以明清时期桐城诸多文化世家史料为大语境,以青山何氏家族为考察主体,从家族兴衰、家风家训、家学传承、家族影响等层面,对其发展过程、精神内涵及其家族文化传续作了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尤其是抓住了何氏以《易》经而立世的家族文化特征,梳理了何氏家族与其他望族之间交错的姻亲关系,从而揭示了何氏家族文化的独特价值。其中既有对历史时代、地域风貌的宏观把握,又有对家族成员的微观观照,融地域文化与家族文化为一体。该著结构严谨有序,资料宏富,持论有据,学术性与可读性得到了很好的结合,文笔素朴畅达,人文意味浓郁。该著对安徽乃至中国区域文化和家族文化研究都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地方,在当前振兴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家训的新时代精神氛围中,尤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可以预见,今后研究青山何氏家族文学文化乃至研究明清桐城文化,该著都是绕不过去的重要基础文献。

近十年来,我一直在做明清时期安徽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先后主持“明清徽州女子诗词与女子教育研究”“明代以南京为中心的诸省作家研究”等课题,指导多个研究生做与诸课题相关的学位论文,因此阅读了大量的著录明代安庆府作家事迹作品的地方文献,对桐城望族文化文学有一定的了解。功华先生是我的大学同窗,也是我敬重的学兄。我们于 1978 年 10 月同时进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由于不在一个班级,大学期间没有太多的交集。2018 年春夏之际,因共同参与了“庆祝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入学 40 周年”纪念文集《峰回路转——我们的 1978》 一书的编辑工作而多次睹面,功华先生的忠诚、执着、任劳任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了大家的推重和赞赏。今年 8 月中旬,功华先生与远征教授陪着我专程到桐城多地考察明清文化遗迹,品姚字,睹方楼,仰首半山阁,敬止左公祠;又穿六尺窄巷,行孔城老街,观桐乡书院,赏百姓门联。学宫微步时,见凌霄绕翠,泮池翔锦;龙眠拾级处,闻楠竹森然,龙吟细尔。于是乎知其寻求何氏宗谱之宛转,而乃共叙桐城文化之传扬。此诚暑期之一大乐事也。功华先生年长于我,又浸润桐城文化研究 30 余年,对明清桐城文化有全面而深切的把握,嘱我为其新著作序,我甚为惶恐,实不敢当。然长者赐不敢辞,辞之不恭,遂诺而捧读,并深为功华兄对乡贤文献的细读深耕、对地域文化的赤忱奉献所折服,同时亦为多种望族宗谱难以梓行而抱憾,故不禁摇曳数语,赘述于此。
是为序。
2019 年 8 月于江城芜湖
俞晓红: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


后记

                                     
我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涉猎桐城文化,前后近三十年。在对博大精深的桐城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以后,特别是行走在桐城文化区的大地上,东乡、西乡、南乡、北乡,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便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各具特色的桐城家族文化的巨大魅力。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乃是在长期的农耕劳作安土重迁中形成的,是中国农耕文化的直接产物。古代中国,一个家族即一个劳作单位,一个小型社会,也是社会统治的基本单位,个人只有依附于家族才能获得认同与尊严。在钱穆看来,“家族是中国文化一个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他一切”,据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文化的核心乃是家族文化。

桐城是我国传统家族制度最为兴盛的地区之一,桐城家族文化体现了桐城地区基层社会传统的组织特征和文化特征,是桐城地区传统社会生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它也成为桐城文化整个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桐城文化形成过程中,桐城家族是基本载体;桐城文化的观念形态体系中,相当部分是桐城家族文化观念的放大;桐城文化的向外播迁,桐城家族文化同样占有重要的份量。

明清,桐城拥有张、方、姚、马、左、叶、何、吴、赵等诸望族,多书香门第,诗书世家,科第蝉联,文风昌盛,上下传嬗,世代赓续,形成了文化氛围浓重恬裕的文学家族。张英指出:“吾里多阀阅,先后相望,或十数世,或数百年,蝉联不替,此皆由先达敦硕庞裕之气,有以致之。而享之者或未知也。”

桐城文化正是在家族文化的传承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青山何氏家族是桐城家族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著姓望族之一。青山何氏原世居新安,始迁祖荣三公在元季徙居桐城青山之麓,传至何思鳌始有科名。明万历年间,思鳌之子何如申、如宠同举进士,前者官至浙江右布政使,后者官拜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何家自此簪缨不绝,成为地方显赫之族。明清鼎革,青山何氏度过危机,宗族得以延续,在清朝仍然保持其望族的地位。研究这一家族的发展史,剖析这一家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是研究和弘扬桐城家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无私帮助。首先要感谢青山何氏家族后裔何孔健先生,是他为我提供了珍贵的《青山何氏家谱》(四修)和由他祖父何子诚先生、叔祖何宗严先生合编的《青山风雅》集,并几次陪同我实地探访枞阳青山何氏祖居地及宗祠;我要真诚感谢为本书顺利出版而尽心尽力的吴春平先生,他多次陪同我实地考察并审改书稿,不遗余力帮助我申报项目,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我还要感谢老友吴泳涛先生,在全书的写作过程中,每当我在撰写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总是及时为我提供帮助;我也十分感谢方拥教授、余晓红教授对我的指导和鼓励,并为此书作序;最后,我还要感谢青山何氏宗亲会为本书的出版提供的资金支持,没有你们,便没有此书的最后问世。
限于自己的学问和水平,书中定有不少疏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2018 年 9 月 6 日于听江斋
     

                                  

                                  

[桐城派研究·总第140期]

主      编:任雪山 卢坡 史哲文

特约编委:张知强 常亮 蒋明恩

                秦威威 吴伟 孙车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