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虫虫:作为绘画者的存在

 山止川行 2020-04-09

存在即BEING,即人作为人的本质部分。而作为绘画者的存在,把“绘画者”和“存在”,在某种意义上画了等号。当然,作为一个存在着的人,绘画正是虫虫所追索的意义,同时也是抵达这意义的道路。但另一方面,她的绘画本身,她所追索的那个意义,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存在的渴慕。以存在之身,成为一个画者,以绘画为路,通往那个存在。这就是虫虫,作为绘画者的存在。

——涂涂

“要问我画画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就是去画画本身吧!”

用画来记录生活和心情

2007年,我从事的是IT业,完全忘记自己是学过画的人了。有一天开会时,我随手画了同事背影和脚,从此就开始画画了。 最初大部分画都不完整,人物通通不敢画眼睛甚至五官。

同事全是IT男,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他们都会画画,可能我就不会开始了。

家乡有句老话:“饭不够,汤来凑。”我能画的有限,就在画上写很多很多字。因为对我来说, 最重要的是想用画来记录生活和心情。

画目光所及,还是心中所想

在一张画上我写道:“ 是画目光所及,还是心中所想?”这个问题,隐约有答案,但一直很难成为现实。在很多年里,我都在画目光所及。

在画画之前,我是一个摄影发烧友。每次单位出去旅行,同事都会真诚地劝我不要只拍微距:“这效果和把花放在办公桌上拍有啥区别?”

多年后我终于意识到,有区别!我只能拍和画自己所见所想,哪怕它们真的微不足道。

此后,我真的成为了一个边走边画的人。回想起来,那时最大的幸运是不知道自己画得不好,也没有想要画得更好。就这样背着大包包,一直走,一直画。

出版了自己的手绘书

2008年初,我开始画香港,三年后出版了第一本手绘旅行书《跟我去香港》。后来很多人告诉我,看了那本书,就有信心画画了。是啊, 画得再笨拙,只要足够渴望,还是可能出成一本书的。

去香港玩之前,我买了一个摄影包。后来,因为这张画认识了这款包包的设计师亦邻。这是一个好缘分的开端,所以它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画,基本没有之一。

2010年,我又开始画澳门,相比它华丽的一面,我更喜欢旧旧的老澳门。

2011年,继续旅行。画画是一个让自己理所当然躲起来的好理由。但同时,它又是最好的交流形式。因为在画画,我遇到很多很多善意的陌生人。

那些年,也同时画了很多很多植物。以及,洗手间的标志。

我的娃

2012年之后,我的画,基本上只有一个主题——娃。 直到他会画画,我就变懒了。

从头再来

画画这件事,它没有轨道,不一定会一路向前,越画越好。有很长时间,我身心疲惫,很少画画。再想画的时候,仿佛一夜之间失去了画画的能力。

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在希腊克里特岛,我深知自己置身的,可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却完全画不出一张像样的画来,就连几年前那种最简单的线描也画不好了。当时排山倒海的恐惧、自卑、无所适从,记忆犹新。如果绘画上陷入强烈的自我否定,生活可想而知。但这段低谷,对我后来重新理解自己应该如何画画影响很深。现在想来,是珍贵的。

2014年去新加坡,我打起精神来重新画画。体会了什么叫打回原形,从头再来。但画画真是一件你付出它就会回报的事。一本书两百多张图画下来,我好像又能画画了。

一直在路上

2016年出行特别多,大理、珠海、香港、澳门、陕北,后来又去了加拿大,年底还去了西藏。总之,几乎一直在路上。

2017年的新疆之旅,是人生中特别美好的记忆。也越来越接受自己的画出现的样子,它们好不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把生活中的那个时刻记下来了。

尝试不同

有时候,我也用毛笔画一些线描,本来以为会向这个方向继续发展,但不知道为什么,并没有。

历年来,百合花画了无数。有一天我突然想,我喜欢它什么?大约是开起来那种不顾一切,张牙舞爪,我觉得那就是旺盛的生命力。

从2007到2020,我用签字笔、水彩、彩铅、毛笔、油画棒,从黑白到彩色,又从彩色回到黑白。东走西走,起起落落,一路都有恐惧和茫然,也有满足和幸福。当然,画得糟糕的时候还是会很沮丧,那就 同意沮丧,因为画画和生活一样,起起落落是正常的呀。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突然有了一种不一样的体验,不是画得好,而是自由。从画目光所及抵达了心中所想。以及,随意切换它们。

精神分析与绘画日记

有时候我也会想,绘画的自由是怎么发生的呢?可能是因为从2015年接受精神分析以及学习心理学开始,一直不离手的小本子吧。很有可能仅仅因为熟练,因为画得多,得以熟练地表达自己和自己看到的世界。

五年来,我画了四十多个小本子。这个过程对我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渐渐放下了想要画得很好的执着,也不再遵循一个正确的标准。当然,它们和我过去的画截然不同,所以我把这几百张小画的历程放在下一辑里。

THE END

“尼诺艺术”教学总监、绘本画家、图书策划人、儿童美育研究者。著有《如何开发孩子的绘画潜力》《跟我去香港》《跟我去新加坡》等六本书。策划有《与病对话》《秋园》等书。

这里是虫虫的画与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