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城墙

 东海若水斋 2020-04-09

【陕西文物览】古建筑——西安城墙

2020-03-31
订阅

西安城墙,明代城防设施。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域,地处秦岭北麓、渭水南岸;为明代在唐长安城皇城和元奉元城基础上修筑而成,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典型的、也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垣之一。

西安城墙

史载,唐末战事频仍,长安城屡遭破坏。唐昭宗天祐元年(904),驻守京城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认为长安城过大,不易防守。于是放弃外郭城和宫城,仅把皇城加以改筑,封闭了皇城南、西、东面的朱雀、安福、延喜三门,以便防守。历经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宋、金两代,城的名称和建制虽屡有变换,但城垣规模尚无改变。元代沿用、整修,改称“奉元城”,为元帝国的西北重镇。明洪武二年(1369),徐达率部由山西渡河入陕,直抵奉元城下,守城元军闻风逃遁。占领奉元城后不久,明朝即改陕西行省为陕西布政使司,辖境为元陕西、甘肃(今甘肃嘉峪关以东部分)两行省之地;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从此“西安”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明西安城墙重修工程由西安府长兴侯耿炳文和都督濮英等主持,于洪武三年(1370)开工,至十一年(1378)竣工,历时8年。除西、南两面依“奉元城”旧墙外,东、北两面向外各扩展了三分之一左右。初为夯土城墙,最底层用石灰、黄土、糯米搅拌后夯打而成,厚度达80厘米,之上用夯土多层夯筑,夯层厚一般在8~12厘米之间。城墙四面各辟一门,东名“长乐”,西名“安定”,南名“永宁”,北名“安远”。隆庆年间首次甃砖,崇祯九年(1636)增设四关郭城。清代修葺12次,尤以乾隆四十六年(1781)陕西巡抚毕沅主持的工程为巨。整修时,将城墙外壁及顶面增砌、加厚包砖,并增修排水道和女墙、垛口等,遂形成今日外观。城墙平面呈长方形,东西4256米,南北2708米,外缘周长13.93公里,城垣面积11.52平方公里。城墙高12米,基宽16~18米,顶宽12~14米;里层明代包砖,一般长38厘米,宽18厘米,厚5厘米;外层清代包砖,长45厘米,宽23厘米,厚10厘米。墙顶面以二至三层青砖铺设海墁,每隔40~60米设一砖砌溜水槽和吐水嘴;墙顶内沿筑0.85米高的女墙,外沿辟垛口5984个。城内除四门楼左侧各有一登城马道外,沿城另有6处马道。城墙外壁四周设马面98座,间距120米,马面宽20米,伸出11米。城四隅各筑有一个突出城墙的角台(楼),除西南角台保持元代建制为圆形外,余均为方形。城外环护城河,河宽18米,深6米,长14.6公里,与城墙、城门组成三位一体的城防建筑体系。清代及20世纪30年代起,城墙四周陆续辟券门、豁口共16处。1983~1991年间,财政部、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共投资2亿多元人民币对城墙进行全面整修,除补葺墙砖、维修城门楼和四角墩台外,还复原魁星楼1座、敌楼10座,并沿护城河建起环城公园。2005年重新连接解放门豁口,使西安城墙全线贯通。早年及近年整修过程中,于西墙和南墙内均发现有唐代城墙和城门遗迹。

四座城门对内贯通东、西、南、北四街,对外为主体护卫设施。因设瓮城、月城,纵列正楼、箭楼、闸楼,成为三楼二重城建制。闸楼及月城已于民国初年拆除,北门正楼和南门箭楼各于1911年和1926年焚毁。尚存正楼、箭楼6座,分别为:南门(永宁门)正楼,西门(安定门)正楼、箭楼,北门(安远门)箭楼,东门(长乐门)正楼、箭楼。瓮城为方形,东门和西门瓮城各有四门,南门瓮城有三门(无南门),北门瓮城有南、北二门。城门正楼左侧各有一处登城马道,长约100 米,宽约6米。1991年于南门瓮城外重修有月城、闸楼及吊桥。2013年重建有南门箭楼。

正楼,俗谓城楼。尚存东、西、南3座,形制基本相同,为二层重楼。以西门正楼为例:通面阔七间43.2米,进深二间19.2米,高36米;周围廊,重檐三滴水歇山顶;通檐用七架梁,前后带单步梁;檐下及平座均施斗栱,底层与平座斗栱均为三踩单下昂,顶层斗栱为五踩双下昂。楼壁厚约2米,内设木楼板、楼梯供上下使用。楼下部辟砖券门洞,高9米,宽6米,进深3米。

箭楼,瓮城主体防御设施。尚存东、西、北3座,形制基本相同,矗立瓮城外端墙上正中,以青砖为主结构。以西门箭楼为例:通面阔十一间53米,进深二间16.3米,高33.4米。外侧单檐歇山顶,内侧三滴水带檐廊,屋面覆青灰色筒板瓦。构架为檐柱直接承托梁架,中柱则直接通至三架梁下,而不直抵脊檩;中柱前后使用短梁与檐柱相交,仅明间两缝施通檐七架梁。楼内设四层,上下置木楼梯,供守城士兵登临箭窗。楼正面分设四层箭窗,每层12孔(明间2孔),共48孔;两侧面各三层,每层3孔,共18孔。内侧三层檐与平座下均施斗栱,底中层檐下斗栱为斗口跳,平座斗栱为三踩单翘,顶层斗栱为单翘单昂。内壁枋柱残留有彩画。楼下辟砖券门洞,高、宽各6米,进深19.5米。

西安城墙除东、西、南、北四座主城门外,沿城还辟有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勿幕门、中山门、解放门、尚武门、尚德门、尚俭门、尚勤门、朝阳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等。

朱雀门,原为唐长安皇城正南门,唐末改筑时被封闭。1985年修复城墙时,发掘出包裹在明城墙内的朱雀门遗址,暴露有大理石质的城门柱础和刻有蔓草花纹的青石门槛。1986年于遗址西侧新辟朱雀门。

含光门,原是唐长安皇城南面的偏西门,辟有三个门洞。唐末改筑时封闭了中门洞和西门洞,保留东门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闭。1984年整修城墙时,发掘出含光门遗址,发现花岗石制作的柱础、刻花的门槛门道。后于遗址东西两侧新辟城门券洞,并对遗址作框架结构保护,外甃青砖,使外观与城墙一致。已建成的“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可从城墙上部甬道进入。

玉祥门,1928年于西城墙豁口处修建。1926年,军阀刘镇华围城达8月之久,城内守军和民众冻饿战死5万余人,直至冯玉祥率国民军联军击溃刘镇华后,西安才得以解围。1928年在战火摧毁的城墙豁口处修建此门,以纪念冯将军率部由该豁口处入城、解围西安的历史功绩。

西安城墙东南城角

勿幕门,俗称小南门,开通于1939年。为纪念辛亥革命先驱井勿幕先生于1947年改名勿幕门。井勿幕是早期同盟会会员之一,在1917年护法运动中牺牲,孙中山、黄兴誉其为“西北革命巨柱”。

解放门,原为民国时期辟建的中正门,1949年7月12日更名解放门,是新政权建立的历史标识。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广场而拆除,成为西安城墙一处豁口。2005年整修城墙时重新连接,形成大跨度的桥拱式城门,从而使西安城墙全线贯通,游人可以通览全城。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西安城墙”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为西安明城墙:周长13.7公里;四城门楼:永宁门、安远门、安定门、长乐门。一般保护区为城墙外侧至护城河外沿,城墙内侧20米内。建设控制地带为城墙内侧墙体外延100米,城墙外侧至环城路外沿。

2009年11月,《西安城墙保护条例》颁布实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