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典故——黯然销魂者江淹

 夜色微凉9kysxl 2020-04-09

黯然销魂闭关却扫饮恨吞声

  【释义】黯然销魂:比喻心神沮丧,失魂落魄。闭关却扫:喻指不打扫庭院路径,不与亲朋好友来往,意为闭门谢客。饮恨吞声:喻指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出处】"黯然销魂"源于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闭关却扫"与"饮恨吞声"均源自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顾弄稚子。""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典故】江淹自小仰慕汉司马相如、梁鸿的为人,不屑于从事经学训诂,而倾心于诗赋文章。江淹的《别赋》和《恨赋》是其代表作。

  江淹曾因劝谏建平王刘景素放弃谋反念头,而遭到刘景素(后事败被杀)的黜谪,被贬至建安郡吴兴县任县令。贬谪时期,他结识了才女翠娥,使其消沉、愤懑、寂寞的心灵得到些许慰藉。两人情投意合,正准备喜结秦晋之好时,翠娥忽然染上重病,而恰在此时,江淹又接到齐高帝萧道成的诏令,召其速回京城任骠骑参军事。江淹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又有了出头之日,可以返回京师一展宏图;忧的是撇下病人膏肓的红颜知己,于心不忍。吴兴民众听说一心为民的江淹要离任返京的消息,纷纷赶来送行。大云寺方丈一向与江淹交往甚密,就力邀其写一篇赋辞,作为辞别纪念。面对诚邀,江淹在慨然应允的同时,很自然地联想到几年来自己被离别情愫折磨、困扰的一幕幕往事,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离愁别恨,想到已阴阳两隔的爱妻梅香、爱妾细姑、父母高堂及次子,想到奄奄一息的翠娥对自己的情意,百感交集,激情进发,遂挥动生花妙笔写就了这篇文采飞扬的《别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江淹看来,人生不仅充满了"黯然销魂"的生离死别,而且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有抱恨终生的遗憾,这就是江淹之所以在《别赋》之外,又作了弥散着不尽恨意的《恨赋》的初衷。"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文章对不同身份的古人的"恨"事进行了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幽魂再现、世事缥缈的奇异氛围。赋中所列举种种恨事之一:汉魏之际,那位"年九岁能诵诗,二十而博通群书"的冯衍(字敬通),身怀报国之志,工于谋略,颇善辞赋,却因为得罪过汉光武帝刘秀,横遭排挤,而后被罢官归田。他回归故里之后,不打扫庭院,闭门谢客,不求闻达于诸侯,醉心于研读文史经典,时常和夫人一道照料、教养幼小的儿女,尽享天伦之乐。那景象从表面上看何其洒脱,然而他内心却时常涌出怀才不遇的凄楚之感。人生得不到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从而尽抒报国之胸臆,对于忧国忧民的贤士,是多么的让人难以接受。纵然长命百岁,又有何益?这位常怀壮志未酬、潦倒没世之恨的文通先生,哪会有什么悠然自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