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清风雅集:郑乃珖 作品选

 风临酒把2 2020-04-09

刘海粟曾经说过,自己有许多学生,画工造诣最好的有三个,郑乃珖是其中之一。

他能工擅写,工写并用;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兽、青铜器皿、蔬果时鲜无所不精。他在意境、取材、构图、造型、用线、敷彩以及题款、钤章诸方面均大大突破前人藩篱。

郑乃珖(1911—2005),号璧寿翁,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福建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艺重彩画学会顾问、中国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福建省文联常委、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曾参加历届全国美展并获奖;作品为中南海、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及中国美术馆等珍藏;出版有30余册画集,代表作品有《水乡春色》、《荷萍》、《灵山秀水育新苗 》等。

郑乃珖先生摒弃了目前人工笔重彩花鸟画宫廷化、富贵化的弊端,独辟蹊径,深挖生活之宝藏。他在林泉花木之间观察物象细致入微,且匠心独运地将山花野卉、蔬果时鲜这些前人熟视但不予注目的的景物搬上画面,登上大雅之堂,并赋予种种诗的情趣。

郑乃珖先生强调用诗的妙想构思画成,用诗人情感态度作画,如果说写意画多通过画面的题诗与跋语来深化意境,那么工笔画就更注重通过画中的[形]来引发观者对诗意的联想。离形之神为空,有形之神乃生,只有形神兼备,方可状物传神。故其笔下之花竞萌,意若霁、若露、若风中舞、若迎朝阳、禽则竞生、意若觅、若嬉、若妆、宏幅微篇均生机盎然。也雀、牡丹虽朱朱浓紫丽、灿烂堂皇,而非宫阙富贵之意;田间花草虽片英折枝,恬淡怡兴,却无隐士野逸之情,透出一番宽舒和宁静的美。

郑先生创作心态谨严,每幅作品皆缜密思考,反复推敲,不以锦绣而加意揣摩,不以渔樵而随手敷衍。他善于总体着眼腾挪跌宕,从细微处入手曲尽其妙,常与人不经意处显新意,在方寸间有过人之胆略。纵观郑先生那些史诗般山水画作,令人引发情思之激荡,谁都能从画面强烈地领受到祖国河山大地蕴藏的历史情怀和人格力量,艺术家首要者当是心灵素养和含量的“深厚”与“广大”,唯有如此的心胸和胆识,才会有大气格之作品。郑先生是一位追寻“大美”通境的艺术大师,博大而精微是他山水画作品的精神所在。

精花卉、翎毛、走兽、蔬果、时鲜、亦工山水、人物。在意境、取材、构图、造型、用线、敷彩以及题款、钤章诸方面均大大突破前人藩篱,对当代中国绘画继承、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是当代中国画坛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艺术教育家。曾捐资百万港元于社会公益事业,清名远播海内外。传记载入各种版本世界名人录辞书名鉴。

来源:国画通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