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病治病,没病强身,要说儿童保健,我只推荐这套江湖绝密功夫。。。

 yzg1977 2020-04-10
导语

话说,随着医院对输液的管控,现在的年青的妈妈们都想学一门手艺,那就是小儿推拿,有了小儿推拿,以后小宝宝头疼感冒吃坏肚子,在手上做做按摩推拿,就可以帮助缓解病情,减轻孩子的痛苦,实在是一件很绿色的治疗方法,关键是还不疼呢。

所以蛋蛋姐今天不写老中医了,整理了一篇“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手法图以及治疗功效,年青的妈妈们(以及年青的爹地们)一定要学学,试了才知道它的神奇。央视4套曾做过一期小儿推拿的专题,疗效肯定,半小时退热,蛋蛋姐真诚推荐。

李德修先生被誉为小儿推拿三字经学派的奠基者,全国知名的小儿推拿专家,山东省继承抢救的名老中医之一。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运用时请注意穴位和治疗功效,切莫用太大力揉捏,可买一点滑石粉擦在儿童皮肤上。时间控制在每个穴位10分钟左右。

大肠穴

【功效】清利肠腑,主治腹泻、便秘、积滞等。

【手法】在食指外侧,向指尖方向推为清,向虎口方向为补,来回推为清补,一般用清补法。

【演示】

胃穴

【功效】清脾胃积热,降气和胃,消导助运化,治肚子胀满,积食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厌食

【手法】自大拇指下端鱼际外缘黄白皮交汇处,离心推至大拇指根部,此为清法;反之为补;一般用清法。

【演示】

肺穴

【功效】主治咳嗽、气喘,伤风感冒

【手法】穴位在无名指末节掌面,从无名指指根推到指端为清法;一般用清法。

【专家心得】清肺法常与平肝、推天河水配合应用。起退热,治肺炎的作用。

【演示】

肝穴

【功效】舒肝理气,发散外邪,平肝镇惊;主治伤风感冒,惊风,夜啼,斑疹

【手法】一般用清法,习惯称之为平肝;清法一般从食指指根推到指端。

【专家心得】平肝法常与清肺、推天河水配合应用。起退热,治肺炎的作用。

【演示】


胆穴

【功效】疏肝利胆,镇惊;主治夜哭,受惊,口舌生疮

【手法】一般不专用,平肝连同此法一并推之

【演示】


脾穴

【功效】健脾益气,调理中焦。主治腹泻、积滞、便秘、唇裂肿痛,口舌生疮,软骨病、 瘫痪,虚性咳嗽

【手法】大拇指末节外侧,离心推之为清,向心推之为补,来回推之为清补。

【演示】


板门穴

【功效】宽胸膈,利肠胃,主治呕吐、腹泻、幽门狭窄、痉挛、贲门松弛等。

【手法】以拇指端点住鱼际中点,左右旋揉同数。

【演示】


五经穴

【功效】调理五脏六腑之气,主治积滞、厌食、腹胀、便秘

【手法】从拇指的指根一直连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根部,每指根各一穴,总名五经穴。

【演示】


八卦穴

【功效】行气宽中,利膈消滞。主治胸腹胀痛,咳嗽痰喘、积滞、纳呆、百日咳

【手法】用运法,自乾宫起至兑宫止,环手掌一周,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为顺运八卦。

【专家心得】五脏之气不调,诱发胸膈作闷,痰火郁结,咳嗽交作,小儿百日咳等,都可用运八卦法,以宽胸利膈,开郁降气,且能助气调气,加强中气运化力量,消化食积。

【演示】


大四横纹穴

【功效】调理脏腑,疏通气机,主治腹胀、腹痛、积滞、纳呆、便秘、干咳少痰、泄泻

【手法】以拇指指端从小儿手掌侧面,自食指根部推至小指根部,来回推之。

【演示】


小天心穴

【功效】镇惊安神,益智,主治惊风、慢惊风、斜视

【手法】在掌根部,用捣法,上下左右捣或直捣。

【演示】


分阴阳穴

【功效】和气血,调阴阳,分寒热。主治寒热往来,气血不和,胸膈满闷。

【手法】分阴阳穴在小天心穴往上,掌横纹中间略上处,用拇指罗纹面从穴位中间向左右分推。

【演示】


合阴阳穴

【功效】胸膈痞满,气血不和。

【手法】与分阴阳相反,从两边向中间合推之。

【专家心得】 本法与它穴配合治痰涎壅盛,其法先推肾穴,再用合阴阳法,最后推天河水,其痰即散。徐氏推各穴皆300次。

【演示】


肾穴

【功效】益气固脱,补养肝肾,主治遗尿、脱肛、泄泻,虚劳喘嗽。

【手法】从小指端推到指根连掌处为补法,不用清法。

【演示】注意,本图操作错误,推的方向错了,应从指尖往指根推。


小横纹穴

【功效】化痰止咳,清热利湿,主治咳嗽,气管炎肺炎,口疮,积滞。

【手法】让小儿握拳,点揉小指指根,如图。

【演示】


天门入虎口

【功效】健脾和胃,顺气和血,主治腹痛、泄痢、积滞、纳呆。

【手法】拇指内侧,由指端下推至指根。

【演示】


运水入土

【功效】补肾健脾,主治疳积、痢疾、腹泻、便秘等。

【手法】从小指尖沿掌边推至拇指根。

【演示】


运土入水

【功效】健脾补肾,主治消化不良,吐泻、痢疾。

【手法】自掌面拇指尖端沿掌边推至小指根。

【演示】


后溪穴

【功效】行气消滞,主治积滞、纳呆,小便赤涩不利。

【手法】从小指侧掌横纹推至坎宫处。

【演示】


六腑

【功效】清脏腑之实热,消积导滞,主治感冒发烧,壮热不退,便秘,积滞腹泻。

【手法】从小指侧肘横纹推至腕横纹,需将患者手臂顺正,施术者手掌呈立掌。

【专家心得】此为凉穴,徐氏说(清·徐谦光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鼻祖)温毒颈肿,喉痹窒息,推此三万次愈。另外,凡虚热、疮疹痘斑,头目牙耳实火都可专用此穴。另癫痫痰迷心窍推此1.5万次有效。

【演示】


天河水

【功效】清心除烦,镇惊安神,退热发表,主治些感冒,惊慌不安,口舌生疮,烦躁不安,心经有热此穴清之。

【手法】由腕横纹中点推至肘横纹,直线推动,用力要均匀。

【演示】


三关

【功效】回阳生热,温暖下元,主治风寒感冒,下元虚寒。

【手法】将患者手臂顺正,大拇指朝上,医师用食指、中指从患者大拇指侧手臂的腕横纹推至肘横纹,用力要均匀。

【演示】


五指节

【功效】镇惊安神,调和气血,主治伤风感冒,积滞、泄泻。

【手法】用指端指甲揉、捻、掐小儿患者五指的各个关节,总共14个点。

【演示】


外劳宫

【功效】温里驱寒,止痛,主治腹痛、腹泻、胃脘疼痛。

【手法】在掌背第三四(大拇指为第一指)掌骨中间凹陷处,与内劳宫相对。

【专家心得】此为暖穴,主治下元虚寒。凡脏腑风寒冷痛,腹痛属寒,日久不愈者皆可用之。揉不计数,以愈为度。

【图示】


一窝风

【功效】温中散寒,通窍,主治风寒感冒,闭塞流涕。

【手法】在掌背,掌与前臂相连腕窝处。

【演示】

阳池

【功效】升清降浊,止疼痛,明目、镇惊。头部一切疾患,头痛不论寒热虚实皆可用之为效。

【手法】顺一窝风穴向腕上引直线,大人约寸许,小儿视手臂长短约计之。左右揉同数。

【演示】


列缺

【功效】发汗解表,醒神开窍。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痘疹。

【手法】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在腕窝两侧两穴处用力卡拿之,这就是推拿得拿法。

【专家心得】此为发汗、解表、通窍之穴,拿之以汗出为止。小儿“邪祟”,拿列缺出汗,痰开神清,即可得愈。

【演示】


二人上马

【功效】温肾阳,清虚热,主治腰膝酸软,虚劳发热,久泻不止,夜啼,遗尿等。

【手法】在掌背小指,无名指两掌骨中间凹陷处,左右揉。

【专家心得】大补肾中水火。虚火牙痛,耳鸣,足软不能行走,腰以下痛,一切肾虚症候,都可以用此穴补肾为治。凡肾水不足,虚火上炎,颈肿咽痛,扁桃体肿大以下午痛甚者,皆可用此穴退虚热,以愈为度。如上午痛甚则不是虚火,应以推六腑治之。

【演示】

版权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