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图上的战争:湘军3万大军败于九江,太平军再夺武昌,围困南昌

 飞越人生万里壑 2020-04-10

真实的战争,从来离不开地图

 咸丰四年,十二月。

曾国藩在田家镇大捷之后,将进攻的目标放在了九江,九江是江南地区极为重要的战略枢纽。
如果能够顺利攻占九江,不仅仅能够将安徽、湖北、江西三省的兵力联合起来,还能够将太平军的势力彻底拦截在长江下游一带。
这样一来,太平军势必要退守在天京一隅之地,孤立无援。


为了能够顺利拿下九江,曾国藩在田家镇整顿兵力,挑选了三万多的精锐部队,挺兵直指九江。杨秀清听闻湘军再次东进急忙下令让罗大纲和林启荣下令布防,势必要死守九江。

九江和湖口是鄱阳湖出口处的两个重要的据点,为了保证这两个据点的万无一失,罗大纲镇守在湖口,林荣启镇守在九江,两个据点正好形成掎角之势,可以相互支援。


不仅如此,他们两个人还下令找来十多米长的木头横亘在了湖口处,同时用铁索将这些木头联结起来。而九江和湖口两个重要的据点则安放了数量巨多的大炮,防止曾国藩率领湘军强行进攻九江和湖口两个据点。


等到曾国藩带领三万大军抵达九江的时候,眉头紧锁,因为他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合适的方法能够顺利攻下这两个据点。思忖良久的曾国藩一咬牙,一跺脚,下令四万大军分兵两路,同时进攻九江和湖口,准备强行拿下这两个据点。


可是这四万大军刚刚开始冲锋,两岸的火炮就铺天盖地的轰炸过来,湘军奋勇冲击,仍然无法靠近九江和湖口。

无奈之下的曾国藩只能下令暂时撤军,而此时杨秀清着眼于九江的重要性,下令让石达开前去统御全局,指挥大军防守九江和湖口。曾国藩这个人用兵谨慎,在第一次攻占九江和湖口不利之后,曾国藩一直退守在田家镇,停驻不前。
抵达九江的石达开为了引诱曾国藩前来进攻九江,将九江的主力水军尽数调到姑塘岸口,下令让这些主力水军纷纷登上战船从姑塘一直延续到对岸的湖口,给曾国藩摆了一个“一字长蛇阵”,同时将九江和湖口两大据点链接的铁索和巨木尽数撤去,想到引诱曾国藩前来鄱阳湖里面交战。


曾国藩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喜过望,曾国藩上次进攻,之所以没能发挥战舰的作用,正是因为他手下的那些战船都被死死的挡在了鄱阳湖的外围,如果能够将所有的战船开进鄱阳湖,那些他的这些水师就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以此重创太平军。

曾国藩思来想去,觉得这是一个和太平军在鄱阳湖决战的大好机会。
大丈夫当立不世之功,曾国藩也许正是怀揣着这份崇高的理想,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大决战。
为此,曾国藩再一次带领湘军水师逼近了九江,来到九江的他丝毫没有觉察到这其实是一个绝大的阴谋。曾国藩眼看九江防守薄弱,遂下令让所有的战船一律开进鄱阳湖。
湘军的战船中,那些小型战船刚刚进入鄱阳湖,曾国藩让大型战船迅速也尾随其后,开进鄱阳湖中,意外发现:
这些大型战船因为湖口太过狭窄,根本进不去,都被死死的卡在了后面。
石达开趁机下令让太平军将巨木尽数扔进了鄱阳湖湖口,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水师几乎在一瞬间就被拦腰劈成两半,那些真正具有战斗力的大型战船全部阻塞在了长江江面上,而那些小型的战船都进入了鄱阳湖湖水中。
眼看进攻时机成熟,石达开迅速展开了作战部署:
  • 石达开、林启荣带领水师从九江进入长江
  • 罗大纲带领水师从小池口进入长江


曾国藩的那些大型战船本来就卡在了鄱阳湖湖口,在两路大军的侵逼之下,湘军水师张皇失措,可是仍旧无可奈何。石达开下令纵火焚烧曾国藩的战船,烧毁了在江面上数十艘的大型战船。
曾国藩在乱军之中仓皇南下逃窜,逃到了南昌。
太平军值此大胜之际,从九江出兵一路向西,重新夺回了湖北重镇武昌,控制了长江上游的防线。

咸丰五年,正月。
曾国藩在九江大败后,听到太平军已经攻占武昌,急忙重新部署,想要挽回战局:
  • 胡林翼带领六千湘军援救武昌
  • 塔齐布带领五千湘军进攻北上进攻九江
  • 罗泽南带领三千湘军进攻广信、饶州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曾国藩亲自留守在南昌整顿军务,训练水师,招募兵勇,想要增强湘军的实力。可是这个时候,太平军到处在江西境内疯狂进攻,义宁、万载、上高、瑞州等地一一被太平军占领,整个江西境内到处都是太平军在驻守,曾国藩的处境也变得相当的危急。


当时,胡林翼带领湘军驻守在涢口,彭玉麟带领湘军驻守在金口。

两路军队数量并不多,但是却对武昌城虎视眈眈,想要从太平军的手中拿下武昌城。曾国藩的湘军想要彻底拿下九江,势必要完全切断长江上游太平军的所遇据点,不然很容易让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也正是如此,曾国藩的湘军在九江惨败之后,几乎已经放松了对于九江的包围,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武昌城。镇守在武昌城的秦日纲看着两股湘军盘踞在武昌城的外围,遂下令沿江而下,急行军到了金口的后方,想要彻底切断彭玉麟的后路。


胡林翼深夜设伏,在金口附近暗设伏兵,击退了秦日纲的军队,趁势迅速沿着武昌城逼近,湘军和太平军在武昌城的大战在即,形势一片危急。
此次湘军在九江大败,曾国藩可以说是遭受到了心理上极为致命的打击,太平军其实不仅仅在江南之地一步步的吞噬着清王朝,更为重要的是吞噬着这位异性匡扶清王朝的汉家忠臣。寥寥数语也许我们从未能够真真切切了解到战争的残酷,为人的艰难。
但是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更多的人是没有选择的,曾国藩纵然作为股肱之臣,他能够选择的也仅仅是忠君报国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