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林旧闻】我所了解的太极“明师”石明

 武谈 2021-01-21

杨式太极拳汪脉传人石明老师,祖籍山东。幼时体质不佳,曾随父学小洪拳,1949 年进京后,又向北京十老之一恒寿山的弟子崔省三学习武式太极拳和吴式太极拳。参加工作以后,又学习杨式太极拳,正式拜在汪永泉的弟子朱怀元老师门下,并得到师爷的点拨。1979年冬至1980年初,开始正式设场授徒。2000年4月18日,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终年61岁。

石明先生对拳理有较深的理解,特别是教学方法能脱窠臼、有创见。我虽没有直接跟他学习过,但间接地受到他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启迪和影响。

就在石明先生去世这一年的五六月间,我联系石明先生第一批入室弟子之一的张子辰兄,策划以他的名义讲述并执笔协助他撰写了一篇悼念石先生的文章,最早刊登在2000年初秋的《中华武术》上,当时囿于版面限制,压缩得只有六七百字。后来我又加以修改和补充,写成《和石明老师学太极的日子》一文,找到当时负责中国太极网的周荔裳同志帮助,全文刊登在2000 年秋冬之季的中国太极网上。这篇文章,赞扬石明先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太极拳明师”,表达了石明先生的弟子及得其受益者由衷的心声。

石明老师敏而好学,深究拳理,刻苦练拳,转益多师。为了追求太极拳的真谛,节假日走遍京城各大公园,拜访名师大家,曾驻足于天文馆吴老(图南)授徒的现场观摩学习很长一段时间。在研究中,他不断结合自己所学,细细品味太极拳深刻的文化内涵,从中体悟老子“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领悟老子的“道”,加深对《太极拳论》中关于“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的理解,以求“明法、明势、明理”,专心修炼太极拳之真意。他以异常的勤奋、较高的悟性以及惊人的痴迷,终于探得太极拳的奥秘,并总结出一套独具特色、功效显著的教授方法。

石明先生致力于教学的时间并不很长,如子辰兄等——他的第一批入室弟子,在拜师之前都已接触甚至正式师从过一些名师练拳多年,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被当时并无名气的石明先生所吸引。石先生对太极拳透彻的理解和与众不同的训练方法,让众人心悦诚服,认认真真地跟他学习了起来,随后从学者日渐增多。

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画大师李苦禅之子李燕先生也慕名来到石明先生处。据说,当时他深感太极拳不但与易经融合为一,而且其理也与绘画相通。他是抱着探求和吸取太极文化丰富内涵的愿望前来学习太极拳的。经过与石明老师一段时间的接触,有一天,李燕先生忽然带着雕凿工具来到紫竹院公园八宜轩石明老师教拳的地方,在一块宽约半米、长有一米左右的大石头上凿下了巴掌大小的一个象形字——“明”,表达了从学于石明的感触,也成就了一段武林佳话。余深以李燕先生之举为然。

石明先生教学的迷人之处,是能按太极拳的道理循理求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首先,他把“无极桩”作为入室之基,入门先站桩,同时结合单操手、探海桩、活胯功等辅助功法,帮助不同的对象先在“体”上完成“挖沟开渠”的任务,使其能逐步体悟到太极内功的诸般内容。在拳架的一着一势、左顾右盼、前进后退之间,他把太极拳的神、意、气、劲、形的动分静合,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强调得是那样细腻、得当、井然有序,真是看似平常却非常,使习练者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地踏进了太极拳内功修炼的门径。

石明先生的教学,重在实作,以事实说话。有一年,由马来西亚太极拳院院长率领的一行五人,专程来北京到紫竹院公园向石明老师求教。在切磋中,石老师让他们摸摸手、听听劲。一搭手,对方就身不由己地整个身体被黏了起来,脚跟离地,手足无措。五个人挨个试,无不如此。石老师告诉他们,这不是靠力气硬拿、硬要,一切都是意气使然,一切都是舍己从人、顺其自然求自然的结果。为了进一步帮助客人体悟到其中的奥妙,他从垂柳枝上折下一段二寸多长的细柳条,自己捏住一端,嘱咐对方一个人捏住另一端。没有任何动作,更没有使什么力气,就见对方整个身体同样被“提溜”了起来,脚跟离地,手足无措。客人们惊讶不已,挨个儿体会了一遍。那天石老师还乘兴表演了“千斤坠”。他坐在那儿,让对方身材最高、体格最棒的一位朋友用力拉他。这位朋友憋足了劲,不管怎么使力都拉不起他,而石明先生却心气平和,纹丝不动,像没事儿似的。也就是在这位朋友欲罢不能之际,他忽然感到有股巨大的力量把他拽了过去,离地蹦起好高。最令马来西亚朋友们叫绝的是,石明先生请客人们面对自己排成一行。后面的每一个人都用双手推着前一个人的后背,第一个人则双手前伸与自己双手相搭。而且他提起一条腿,只用一只脚支撑全身,站立在地上。这时他请客人齐心协力合成一股劲把自己推倒或拉动,同样依然纹丝不动,奈何他不得。不仅如此,他还用心意和内劲控制住对方,让五个人,从最后一个开始,一个接一个,弹跳而出……太极神功,如此玄妙,使来访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石明先生经常强调,太极拳非常奇特的一点是,练什么扔什么。练着扔着,练劲扔劲,练意扔意。从有形到无形,走向自如,才是太极拳的真谛。正因为如此,他梦寐以求,想把自己传授的太极拳术称之为“如意太极拳”。

说起来很有意思,我与石明先生非亲非故,平时也没有什么接触,既不是他的入室弟子,也没有直接跟他学过拳。石明先生逝世后,为什么我会想到应该为他写篇悼念文章呢?非它,实在是“有感而发”!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石先生在紫竹院设场授徒的第一批八位弟子,如杨家仓、黄震寰、张国健、张子辰、范理宝等都是我的良师益友,包括在石先生拳场站了一年多的桩后,方才被石先生收为入室弟子的“小朱子”朱喜霖,也与我过从甚密,互通有无。所以对石先生教拳的情况,包括他对太极拳的认识和教拳的理念、步骤、方法等,我林林总总知道得不少。尤其是我亲身感知到家仓、老黄、大张、子辰、老范等这些良师益友,经过石先生的点拨和独特的传授,短短几年工夫,一个个就突飞猛进,道技精进,比起以往在一起玩儿的拳友来高出了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很大一截,甚至可以说不是同一个层次。差别在哪儿呢?差别就在对太极拳内功劲法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程度。80 年代初,我就是面对这种现实,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从而频频向他们求教,在他们的影响和帮助下,我也曾结合自己此前跟汪永泉老师和高占魁老师习拳所得,认认真真练过石先生传授的那些东西。

石明先生对太极拳真谛的努力探求和授徒时不因循守旧,独辟蹊径自创一套卓有成效的训练步骤和方法,功不可没,因为这大大有利于太极拳的弘扬和发展,理应予以肯定,所以我萌生了一种应该就此写文章,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加以研究的想法。

说到这里,我认为特别要提到上述那几位第一批拜入石明先生门下的拳友,他们的经历,可以说是对石明老师教学成就的最好诠释。

在诸位良师益友中,杨家仓兄是我最难以忘怀的一位。他曾先后拜吴图南先生和八卦掌名家李子鸣先生为师,学习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拳艺。家仓兄追随吴老学习太极拳可谓十分执着,但又绝不故步自封,当他了解到石明对太极拳有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传授时,毫不犹豫地执弟子礼,向其学习。他不是一个心浮气躁、见异思迁的人,他是以吴老的传授为主导,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吸取各家之长来丰富、充实自己的。家仓兄颖悟过人,用我的另一个拳友朱喜霖的话讲:“他跟石明老师学拳时,学了一个揽雀尾,整趟架子就全明白了。”但就这么聪明的人,却从不自恃聪明而偷懒懈怠。他练石明先生教的“无极桩”一站就是个把小时,在公园的僻静处站,在家里看电视时也站,他几乎从不坐着看电视。练习胯圈儿(也是石老师传授的一个基本功),每天不是转几百几千,而是一转就是四五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因为“胯”关系着底盘的平衡、稳定以及虚实的轻灵转换。而且腰与胯关系密切,腰胯松灵才能便于周身透空。据说,他就是从活胯开始突破的,他的胯一动,肩、肘都跟着动,能单动(一边),也能双动(两边),由于他在活胯上下了功夫,外动带内动,原先丹田内转的功能更灵便了,因此他成了石明老师弟子当中的佼佼者。

还有一件值得提起的事。按太极拳传统的教法,学者众,成者稀,有人十年二十年也不一定能入门。但拳友“小朱子”朱喜霖,跟石明老师前前后后学了三五年,太极内功的一些东西,基本都能掌握了。他应邀给老拳友们讲课,谈及自己学拳的体会时说,石明老师把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悟透了,并根据拳论要求精心设置了一整套训练的方法和步骤。头三年着重让学生们理解和解决的只是拳论的第一句话:“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无论是站无极桩,练探海桩还是转胯圈儿及其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何谓无极?何谓太极?何谓动?何谓静?何谓阴?何谓阳?不搞清楚这些不行,因为这是基础。“小朱子”具体举例说:“太极者无极而生”,望文生义,无极是太极的妈妈,不知道无极,找不到无极的感觉,太极就无从谈起。因此,石老师一开始就强调站无极桩,先在静态中让你找到“无极的状态”和体悟到“无极的感觉”,然后再求什么是太极……一步一步练下去。正因为他设置的方法和步骤与拳论要求相互吻合,所以习练者就比较容易入门和提高。“小朱子”还谈道,他后来跟王培生老师学拳时,大家都认为他领悟得比别人快,而按他自己所说,就是跟石老师学了几年拳,使他对太极内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心知和身知)。他曾打过一个比喻:“就好像王老师在台上表演,石老师给我搭了个梯子,使我能走到台上,在近处观看。王老师的动作、神态等细微处,都看得非常真切,领悟起来,自然也就非同寻常了!”目前“小朱子”在美国教拳已有十余年了。

其他像老黄、大张、子辰、老范等拳友,他们按石明老师的要求站无极桩,练探海桩、转胯圈儿等,首先在“体”上“开沟挖渠”,打通气道,练得非常认真。原因是,太极拳要求“气遍身躯不少滞”“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用内气运动拳架”,否则内气不足或没有内气催动姿势运行,既不得养,也将流于人常说的“空架子”“花架子”或“太极操”。所以石老师认为,无论什么时候教拳架都不能“一刀切”,应以各人不同的进展情况为准(石先生教的架式,是在杨式的基础上,看上去既非汪脉老六路,亦非武式,是他根据自己对《拳经》的理解按照神、意、气、劲动分静合、阴阳变化的理念自创的),结果一个个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突破,取得各自的进展。转眼间石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5 年了!有一次,我跟曾任《武魂》副主编的常学刚老师谈起与“明师”相关的话题,他讲过几句既通俗又极富哲理意味的话,他说:“不忘当日的‘明师’,与今日自己被后学称为‘明师’,并不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十年前无知的小学生,通过好学深思,勤奋努力成为现在的‘明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细想起来,现实情况正是如此!“明师”石明先生门下,当年的学生,如黄震寰、张子辰、张国健、范理宝、杨家仓,张永生、肖维佳等先生,现如今不是一个个也都被后学者看成“明师”,并追随其左右,跟他们学习地地道道、货真价实的太极拳吗?!

除了这些拳友获得的成就之外,笔者自己也有亲身的感受和所得。石明先生曾于1988 年11月23日星期三晚,在北大201室有个专题讲座,题目是“太极拳及其技击的特点”,我翻阅当时的笔记,共讲了什么是太极、什么是太极拳以及太极拳技击的特点三个问题。其中谈到了“太极图的中极线”,这不禁使我回忆起王培生老师生前讲过的一件事:有一次石明来到金奖胡同11号王老师家登门造访,向王老师请教有关太极拳理论方面的一些问题。据王老师讲:那次交谈中,围绕着什么是“太极”的问题,两人谈得很深、很细。王师认为:先哲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阳非道,阴非道,道在阴阳之间”。按常人思维,阳就是阳,阴就是阴,道在阴阳之间,这个“之间”是什么?似乎难以理解。王老师补充说:“这个按常人思维似乎难以理解的‘之间’,既非这,又非那;既是这,又是那,恰恰体现着太极阴阳变化的哲理——对立双方共存于统一体中此消彼长,同生共灭,相互转化的规侓。”为了把问题说透,王老师甚至还跟石明老师详细剖析了太极图。王老师说:“太极图里的‘S’ 线,俗称中极之玄,就是‘阳非道,阴非道,道在阴阳之间’最生动的写照。因为按阳鱼这半边看,这条‘S’线是阳;若按阴鱼那半边看,这条‘S’线是阴。因此这条‘S’线,既是阳,又是阴;既非阳,又非阴。可以说它是亦阴亦阳,非阴非阳。而且阴鱼的小圆眼儿是阳;阳鱼的小圆眼儿是阴。进一步表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无处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也就是说,宇宙万事万物无处不太极。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就难以体会到盘拳中招招式式神、意、气、劲动分静合、阴阳变化的益处和乐趣!”记得王老师谈起那次与石明先生接触的情况,赞叹石明先生很“鬼”(指非常聪明),石明先生当时听后一拍大腿说:“对!道在阴阳之间。”似有所得。

石先生在北大的那次讲座中是这样说的:“什么事都有个极限,那极限的一刹那——中极之微,就是太极。好比太极图里的中极线,亦阴亦阳,非阴非阳。具体如:我想出这只手,要出前的那一瞬间(即出与未出的一刹那);我想拿回那只手,要拿回前的那一瞬间(即拿回与未拿回的一刹那),这两个瞬间,都是太极。”他认为,“打拳就是有无之间、阴阳之间、同生共灭,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的过程”。

石明先生谈到“迈步如猫形”的含义时说,这绝不是让你迈步时跷着脚趾,脚跟先着地走路,谁家猫这么走啊?“迈步如猫形”和“如履薄冰”主要强调的是要求你把脚下的“作用力”降到最小的限度。如果脚下老蹬着力就没戏了。要在脚下做文章,这就是俗话说的“悟性就在脚下”。他谈到在自己的训练中有两个桩,一个是无极桩,一个是探海桩。一动一静。站无极桩的结果不是脚下有力,而是飘起来了。他在这里又强调说:“飘、走、接、散、虚、空,肩、腰、胯三道气圈儿就是太极拳体用的全部。”所谓飘,就是全身关节肌肉节节松开,僵力拙力完全除掉,脚下没有一点死力,有一种升腾感,轻飘飘的;所谓走,就是“意为向导气随行”,内气能在身体内任意游走。如果不具备“飘”和“走”这两个条件,根本就谈不上用太极拳的方法与人接手。

他还谈道:“所谓太极劲,就是意动和体动谐和的产物。”他认为,太极拳是一种哲学拳,是研究“自身和谐”和“自身与外界和谐”的人体科学。它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思辨能力,增强人的素质。作为武术它有健身、防身的作用,但不是用来与人争强斗胜的手段,应该说它是一种极为高尚的、修养身心的大道。

2015年是石明先生逝世15周年,距2010年先生逝世10周年时,我在《武魂》杂志上写《“明师”石明》转眼又过去了5年,拳上的事情似乎又懂得了一些。翻看旧稿,感觉意犹未尽,遂又从“石明先生的创新探索”着手,写下了一篇《勇者的足迹》,发表在第7 期的《搏击》杂志上。

先是“明师石明”,再是“勇者石明”,5年的时间里,两篇文章题目的变化,反映了笔者对石明先生的认知与理解的深化与升华。

石先生不是专业武术工作者,只是外贸进出口单位的一个普通干部,业余酷爱太极拳,在武术界当时并没有什么名声。他的好处,不仅仅是师出名门,敏而好学,深究拳理,刻苦练拳,更突出的是始终不满足已知的东西,总是孜孜不倦,勇于探索,不断地挑战自我。为了印证和探求太极拳的真谛,他遍访名师大家,为了学习能打动他的东西,很长一段时间驻足于吴(图南)老的拳场;为请教太极拳的有关理论,登门造访太极拳大家王培生。在本门师承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结合自己所学细细品味太极拳深刻的文化内涵,不断加深了对《太极拳论》中关于太极本质的理解,专心修炼太极拳之真意。奇特的悟性和惊人的痴迷勤奋,使他能够不断感知太极拳的奥秘,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独辟蹊径,取得超常的成果!

石先生致力于教学的时间并不长,此事在我记忆里,印象特深。1979年冬至1980年初,石先生“敢”字当头,在紫竹院公园八宜轩,毅然决然设场子,开门立户,按照自己的太极拳理念,精心创编了太极拳入门的步骤和方法,开始正式课徒。他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把太极拳的神、意、气、劲、形的动分静合强调得至为细腻、得当、有序,使从学者能在不知不觉中很快理解和掌握太极拳内功修炼的门径。

在互联网上曾看到有网友在帖子里说:“师从石明学有所成者,不是一两个,而是一片。着实令人钦佩!”对此我有同感。难怪他当时所收的第一批八位老弟子,尽管多数都有曾经或者正在受教于名师的背景,却还是被这位不是“名师”的老师所吸引,跑到紫竹院公园去拜师,心悦诚服,认认真真地跟他学了起来。

石先生敢于打破传统太极拳神秘的光环,不但能深入浅出地把拳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们听;而且理论联系实践,一一具体地演示给他们看,并让他们在身上仔细感觉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全凭心意用功夫”的奥妙。杨式太极拳在台湾的开拓者郑曼青前辈说过:“论致用,必先于体上着力,体为本”,石先生正是通过可见、可感的方法,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口传心授,使弟子们耳目一新,兴趣盎然。

概括地讲:石先生的教学,无论是强调站无极桩、练探海桩,还是转胯圈儿等;无论是用“无极是太极的妈妈”来解释无极与太极的关系,还是“狠抓根本”,在“体”上着力,宗旨都是把看似虚无缥缈的拳术,变得实实在在,可见可感。其教学的高明和迷人之处,正是他的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2000年4月,石先生不幸逝世,耳闻有人对其生前颇有微词,如说他态度狂傲,嘴上没有把门儿的,说话经常得罪人云云。但笔者以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与其琢磨石明先生的态度是狂傲还是谦逊,倒不如研究研究他对探求太极拳真谛做了哪些努力来得更有意义。这个想法,得到中国武术院原社会活动部部长郝怀木兄的赞同。

太极拳是“道艺”,“道”是无止境的,它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王培生老师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学到死就算到头了”。我们说石先生是“明师”,不是说他高不可及,无所不晓或功夫了得,我们只是从“入门引路的角度”,比较“教学成果的快、慢、高、低”。传统太极拳教学方法中有哪些是必须继承和发扬的?又有哪些是亟待改进的?面对这些问题,石明老师是一位勇敢的探路者,他授徒时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勇于创新,他为改变长期以来太极拳习练者“不得其门而入”“不得其要”的状况,做出了令人赞叹的努力,成效斐然。

他勇敢且无私,快言快语,把自己的研究所得,毫无保留地告诉给每一位愿意了解太极拳真谛的求教者。“把以往秘不外传的窍要和成功的经验之谈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公之于世,是一种高风亮节”,这是中国武协顾问徐才先生赞扬著名太极拳家冯志强先生的一句话,这个赞誉,对于石明先生,应该也是当之无愧的。

相信所有得过石明先生教益的太极拳习练者,都会永远铭记石明老师勇往直前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