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书推介 | 《韩国汉文辞书史料学》

 許學仁 2020-04-10

《韩国汉文辞书史料学》

王平 著

定价:168.00元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ISBN:978-7-5326-5405-5

作者简介

王平,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域外汉字研究。完成国际国内重大课题10余项。主编《域外汉字传播书系·韩国卷》《中韩传统字书汇纂》《日本明治时代汉文辞书汇刊·玉篇》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

内容简介

该书内容包括韩国历代汉文字典凡16种。如:《训蒙字会》《字类注释》《全韵玉篇》《第五游》《新字典》《字林补注》等。历代词典凡10种。如:《财物谱》《广财物谱》《方言类释》《古今译林》《译语类解》等。历代汉文韵书凡8种。如:《华东正音》《东国正韵》《四声通解》等。历代汉文字谱凡9种。以上材料在中国具有首示性、系统性。将其进行全面的梳理介绍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辞书在东亚文化圈传播的历史,更可以借鉴跨文化和跨语言背景下,汉字形音义的发展脉络。

编辑推荐

汉文辞书的源头在中国,中国古代的辞书伴随着汉文化的发展传播到东亚各国,被移植到古代韩国的汉字辞书,经历了跨越、融合、传承、变异等历程,形成了韩国汉字辞书之万象。韩国传世汉字辞书除了具备中国古代辞书之特性外,还以其规范性、系统性、异域性等特点,成为今天我们研究汉字在东亚传播的“化石”级资料。这批辞书文献,由于历史积淀,层次丰富,资料繁复,研究领域广阔,对中国历史语言学、字典编纂学、历史文化学、汉字传播史和汉字发展史等多方面的研究极具参考价值,或可补中华本土所存历史文献之缺漏,可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韩国汉文辞书史料学》的出版将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韩国汉文辞书

第一节 汉文辞书的发展
第二节 汉文辞书的种类
第三节 汉文辞书的体例
第四节 汉文辞书与汉语史料学

第二章 韩国汉文韵书及史料

第一节 《东国正韵》
第二节 《四声通解》
第三节 《三韵声汇》
第四节 《华东正音通释韵考》
第五节 《御定奎章全韵》
第六节 《玉汇韵考》
第七节 《御定诗韵》

第三章 韩国汉文字典及史料

第一节 《训蒙字会》
第二节 《韵会玉篇》
第三节 《新增类合》
第四节 《金石韵府》
第五节 《三韵声汇补玉篇》
第六节 《六书经纬》
第七节 《经史百家音训字谱》
第八节 《全韵玉篇》
第九节 《第五游》
第十节 《字类注释》
第十一节 《〈说文解字〉翼征》
第十二节 《奇字汇》
第十三节 《校订〈全韵玉篇〉》
第十四节 《字典释要》
第十五节 《国汉文新玉篇》
第十六节 《汉鲜文新玉篇》
第十七节 《新字典》
第十八节 《字林补注》

第四章 韩国汉文词典及史料

第一节 《译语类解》(含《译语类解补》)
第二节 《蒙语类解》(含《蒙语类解补编》)
第三节 《方言类释》
第四节 《古今释林》
第五节 《才物谱》
第六节 《广才物谱》

第五章 韩国汉文字典视角下的汉字学专题研究

第一节 汉文字典与《说文》学
第二节 汉文字典与“六书”学
第三节 汉文字典所收异体字
第四节 《六书经纬》与汉字认记

附录一 韩国汉文辞书图版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汉字曾是东亚地区的通用文字,并因此形成汉字文化圈,而辞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记载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文献,东亚地区共同使用汉字编纂汉语辞书则进一步推动了汉字文化的传播。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朝鲜半岛上的百济、高句丽、新罗诸国全面吸收汉文化,朝鲜历代王朝也都非常重视汉语的学习,所编辞书参考模仿《玉篇》《字林》和《康熙字典》等,且往往以《玉篇》《字林》和《字典》命名。如《康熙字典》东传朝鲜后,朝鲜参考模仿《康熙字典》编有《全韵玉篇》《字类注释》等。又如郑益鲁编《国汉文新玉篇》以《全韵玉篇》为底本,增补了一些日常实用字和韩语的读音等,按214部首编排,以韩语注释音义。再如池锡永编《字典释要》、玄公廉编《汉鲜文新玉篇》、刘汉翼编《字林补注》、柳瑾执笔《新字典》都以《康熙字典》为样本,字音和诠释也用韩语标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化是骨子里的东西,代表着民族文化的制高点,而文明间的交流常常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从韩国汉文辞书中不仅可了解汉字在东亚的使用情况与韩国汉文辞书的编写历史,而且更重要的是可借“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金明馆丛稿二编》),探究汉文化的传播与文化间的互动及变异,从中可见跨语跨域跨文化背景下传播方和接受方的理念异同及价值的取向。如李义凤所编《古今释林》广搜博取汉唐宋儒道释典籍,传承参仿《语录解》编排体例,分“别国方言、历代方言、洛闽语录、道家语录、释氏语录、传奇语录、华汉译语、东韩译语、三学译语、四夷译语、元明吏学、罗丽吏读”十二部分,以类相从加以诠释。其所参《语录解》,《韩国民族文化大百科辞典》称为朝鲜中期最早刊行的中国俗语辞典,收释了《朱子文集》《朱子语类》《近思录集注》和《心经附注》等宋明儒家文献中1050个词语,其中“合下、伶俐、怎生、头当、心曹、照管、巴鼻、家事、领略、到头、打乖、作么生、担板汉、不多时、大小大、信得及、信不及、无缝塔、不奈何、动不动、朴实头、下梢头、一绰过、做将去、一副当、大拍头、捺生硬”等皆为唐宋以来的口语词和俗语词,不仅在研究古白话词汇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可探我国传统文化在东亚的传承脉络。

由于这些汉文辞书在韩国散见别藏,在国内更鲜获见,学者们了解不多,参考不易,使用不便,研究者也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叹。可喜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平教授近年相继主编出版有《域外汉字传播书系·韩国卷》(8种)、《中韩传统字书汇纂》(21卷)、《日本明治时代汉字辞书汇刊·玉篇》(66卷)、《东亚千字文萃编》,今又费尽心血,从众多图书馆收藏中爬罗剔抉,访寻而得韩国第一部篆书字源字典《第五游》、第一部楷书字源字典《六书经纬》、第一部汉字谱系的字典《经史百家音训字谱》、第一部按韵排列的字典《全韵玉篇》、第一部分类字典《字类注释》等,计30多种,进而将这些韩国汉文辞书视为一个整体加以关照,辨章学术,张皇幽眇,探其流而溯其源,探讨其历史传承与变异,撰成《韩国汉文辞书史料学》一书,集韩国汉文辞书为一编,介绍了韩国汉文辞书的产生背景、发展脉络、基本种类,考察了每部汉文辞书的版本、体例、内容等,勾勒出韩国传统汉文辞书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发展轨迹,揭示了《韵会玉篇》《全韵玉篇》《校订全韵玉篇》《国汉文新玉篇》《汉鲜文新玉篇》等辞书的特点和文献价值,为进一步推动汉字传播研究与东亚汉字文化圈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数据,诚可嘉可贺。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存方式,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打破了人们封闭的心态和狭窄的视野,不断发现的域外新材料则不仅拓宽了学人的视野,而且也给学术研究带来新的生机,学界开始普遍重视域外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研究成果涉及哲学、史学、语言、文学等方方面面,域外汉语辞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亦成果丰硕。陈寅恪先生曾概括二重证据法在20世纪初的发展为“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金明馆丛稿二编》)汉语辞书文献在汉字文化圈的传播经历了一个世代累积的不断扩展的过程,同一辞书的相关内容在域外文献中的增删修改与变异则彰显了东亚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异同,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前后相近的几个时间点上汉语及汉语辞书在汉字文化圈的演变线索,可据以考察汉语及汉语辞书的发展规律及在汉字文化圈的价值取向,而古往今来凡卓有创获的学术研究无不建立在扎实的材料基础之上,《域外汉字传播书系》《中韩传统字书汇纂》《日本明治时代汉字辞书汇刊》《东亚千字文萃编》《韩国汉文辞书史料学》等,可以说实现了在域外汉文辞书语料搜集整理方面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到“巧妇能为有米之炊”的跨跃。

天道酬勤,王平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域外汉字搜集整理与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韩国传世汉字字典文献集成”(项目编号14ZDB108),在策划开发中韩日越美德法等古辞书数据库工作中,备尝艰辛,用力甚勤,所获亦丰。承其眷顾嘱托,索序于我,却之恐为不恭,是以不揣谫陋而忝为序。在此我们期待王平教授在数据库汉字学及汉字传播与应用的研究方面再接再厉,续有更多的开拓和更多的成果问世。

徐时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