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省乡村温馨校园3年全覆盖

 杜伟强 2020-04-10

提质量、补短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即日起,河南将启动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工作。记者昨日从省教育厅获悉,《河南省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工作方案》日前印发,全省将一手抓校园校舍等“硬环境”建设,一手抓精神文化等“软环境”建设,双管齐下打造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学校,努力实现乡村温馨校园全覆盖。

学校建设:校舍抗震强校园景致好

《方案》提出,学校布局建设须科学合理,选址条件良好,无自然灾害潜在危险。学生上下学距离适中,路途无明显安全隐患。学校设置规模要与当地适龄人口相适应,无大班额。校舍须坚固、适用、通风,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自然采光、室内照明和黑板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利于学生视力保护。另外,各校要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错落有致。考虑学生学习生活需求,提供学生晨读、学习之余小憩的庭院、树林、水池等。

办学条件:畅通互联网寄宿制学校要有浴室

办学条件、师资配备要达标。其中,运动场地、音体美器材、图书、实验仪器配备合格,实现互联网接入、无线上网和日常信息化教学。生活设施实用够用,建有足够的食堂(伙房)、水冲厕所、饮水等设施设备。食堂实现“明厨亮灶”,上学期间能供应开水。寄宿制学校建有足够的宿舍、浴室。宿舍楼内洗漱卫浴设施配备齐全、使用方便,浴室能保障学生洗浴“周周洗”。适应当地气候,配有必要的采暖或消暑设备。

教学:突出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

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配齐必要师资,有健全的教学管理规程,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规定学业质量要求。另外,突出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寄宿制学校全天候育人,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保障户外体育活动时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校园文体活动。重视劳动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

资助:关爱留守儿童建立结对帮扶制度

密切学校、家长、社区三方联系。师生之间要平等交往、相处融洽,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没有校园欺凌现象。健全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机制,建立辍学返校学生结对帮扶制度,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工会等组织关爱特殊困难教师。学生课余时间能方便地使用图书室、实验室、自习室、活动室、音体美器材等学习和活动资源。

寄宿:寄宿制学校24小时专人值守

落实国家关于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规定,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和防范灾害演练。寄宿制学校有健全的宿舍管理制度和学生应急就医机制,实现24小时专人值守,宿舍环境清洁卫生,学生被褥、洗漱用品、生活物品摆放整洁有序,按时通风、消毒,窗明几净,布置舒适温馨。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和追溯制度,严格落实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合理搭配膳食营养,确保食品饮水安全。建立校园管理服务质量的反馈评价机制,不断提升师生满意度。

根据安排,即日起全省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工作。2022年12月,实现全省乡村学校温馨校园建设全覆盖。(张竞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