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理全懂,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豆豆的小小世界 2020-04-10

“我最早对心理咨询感兴趣是因为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错误认知,试图去改变,但是很难,每次我都撑不过那种特别难受的时候,所以有一种,道理全懂,但是还是无能为力的感觉

事实上,改变是一个非常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

多少人立过早睡早起的flag,

立过背单词的flag,

立过减肥的flag,

又有多少人做到了?

如果说上面的都做不到,那么改变习惯、改变性格、改变命运,又谈何容易?

能够称之为习惯的东西,绝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可能是我们还不会走的时候,就学来的,然后日复一日地加固它。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是让我们感到舒服的,至少是瞬间舒服的,比如睡个懒觉,比如生气了直接砸东西,但是有些习惯会让你的路越来越窄,因为习惯不仅会让你迟到,砸东西,它可能还会蔓延,会放大,让你从迟到十分钟,到迟到一小时,让你从砸东西,到砸人。

“江山易改,本性难以”,我们的祖先洞察了世间的真理。性格,或者讲人格更贴切,心理学上的定义是,它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而这个模式是非常稳定的。我们的基因、我们幼时生长的环境、我们父母的性格、我们家庭的经济能力、我们遇到的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参与了我们人格的形成,等我们长大了,这些东西也就差不多定型了。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想要改变”大多数是发现什么东西不好,或者是不满意,想要更好的时候。但,在我们小时候,主要的生活就是玩和学习,我们被照顾地很好,可能不会遇到什么事,那要怎么去检查我们所养成的性格是否ok?

比方说,你生长在一个习惯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家庭里,你也习惯了用拳头解决问题,这一套方法在你小时候,很受用,但等一天,你打了别人一拳,被关了进去。如果你幸运地意识到了你的问题所在,你下定决心去改变它。(要是意识不到呢?)

你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愤怒,你要在火蹭的一下冒上来的时候,赶紧刹车,天知道,人在愤怒的时候是多么的不理智。这倒也看得出,从小一点一点的让孩子耐受各种负面情绪是多么的重要。

接着你要学习其他的解决方式,如果你从身边的人或者书本上看到了一些更好的方法,你倒也可依葫芦画瓢,比如好好说话。拳头挥出去是直接的,快速的,但说话不是,它慢,有时候还可能曲里拐弯,见效还慢,你要受的了这种“慢”才好。

你终于学会了沟通,但有一天,一个非常棘手的事出现了,或者说你对自己的监控放松了,你再一次用武力解决问题。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也可能让你觉得沮丧,改了这么久,又回到了原点。

改变的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螺旋状,可能会有小小的起伏,但是只要坚持,就应该会一点点更好。

除了习惯、性格,还有一些东西,它不会导致“进去了”这种可怕的后果,它可能只是让你在某些时候,感到郁闷、感到烦躁。这种要怎么办?你想改,改吧,它会改变你一些本身比较舒服的东西,不改吧,这种小不爽又会时不时出来闹你一下,就好像拖延,读书一年,我是真正见识了我们的小朋友们的拖延,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动笔,同学说,她很难受自己的拖延,但是就是怎么改都改不了。

心理咨询中有一个词叫“阻抗”,就是讲,来访者有时候会以各种形式抗拒治疗,原因可能是不愿意承受改变的痛苦,也可能是不愿意放弃原有的获益行为学派认为:所有存在的行为都有其获益),我们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合理的去处理来访者的阻抗。

讲这么多,是想让大家有一种心理准备,当我们知道改变是很难的,是可能往复的时候,我们对改变过程中发生的一切都可以更加耐受。你不会在一次挫折之后就果断放弃,因为你知道,反复的遭受挫折是改变的必要环节,你甚至会欣喜,因为这些挫折在反复锤炼着你的心智。

还有,如果我们是幼小孩子的父母,我们有一项很重要的责任就是,去观察、监测自己和孩子的重要的习惯、性格,及时去引导,帮助孩子养成好的性格、习惯,至少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比如让它积极、乐观等。在我看来,习惯养成的越久,改变越难。

又到十一点,室友睡了,我得收尾了。

我并非一个极度自律,能对自己下狠手的角色,所以我用了十年才意识到自己的一些不太好的思维习惯,然后加以改变,有用,但是还不够彻底,所以这条路,是无止境的。

或许,改变也可称之为“成长”吧!

第一次发现这歌词写的真好,要一直努力、努力、努力……

我可以改变世界
改变自己

改变隔膜,

改变消极

要一直 努力 努力

永不放弃

才可以改变世界

COME ON 改变自己

很多次,我看到别人打扮的漂漂亮亮,就立Flag,我要收拾自己,但是这么多年,依然是邋遢的样子。再立一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