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灭掉东晋,祖上是司马懿株连三族的漏网之鱼,他是谁 被漏杀的人,名叫桓楷,他的曾孙,就是东晋时期赫赫有名的权臣桓温,曾逼迫晋帝给他加九锡,如同当年曹操一样,隐然有篡位之心。不久之后,桓温之子桓玄就真地篡位自立,只不过,比起曹丕,他就失败太多了,草创的桓楚政权,只存在了七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一个短命王朝了,而且桓楚灭亡之后,东晋又得以复辟,所以要说起来,桓玄也没有真正夺去司马家的天下。 说到桓楷,恐怕对《三国演义》特别熟悉的人,也对其知之不深,但是对于桓家的另一个人物,却一定很熟悉,他就是桓范。此人在魏国可谓位高权重,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也特别顾忌他的态度,曾以太后名义要求他去接管一部分军队。司马懿此举,其实就是在向桓范伸出橄榄枝,想把他拉到自己这一边来。接到命令之后,桓范也决定支持司马懿,正要去接管那支军队。 可就在这个时候,桓范的一个儿子出来劝阻,他认为支持司马懿,还不如去支持曹爽,因为皇帝在曹爽那边。儿子这一打岔,就让桓范两难起来,很明显,他现在不得不选一边站,可究竟选哪边呢?不知道是不是被儿子说动了,最终他选择不接受司马懿的命令,而是去投奔曹爽,当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手下的许多人都力劝他改变主意,可惜他没能听进去。 后来的事情大家应该都清楚了,曹爽是个怕事之人,不但没有采取措施与司马懿对抗,反而主动投降了。这一投降,就把前来投靠的桓范给连累了。后来司马懿平定局势之后,就对桓范当时的做法很不满,不久之后,又有人去司马懿那里挑拨,说桓范当初曾把司马懿的行为称之为“造反”。这话让司马懿非常气愤,于是就下令诛其三族。 此令一下,不但桓范得死,就连当初劝他投奔曹爽的儿子,也一样得死,甚至还牵连到了其他的桓氏族人。桓氏本来就是曹魏的一大旺族,早在东汉初年,就有桓荣这样的高官名儒,可惜一朝站错队,全族皆被杀。 不过奇怪的是,到了东晋时期,桓家突然又冒出了许多人来,比如开头提到的桓温。史书上明确记载,他就是东汉名臣桓荣的后人,也即出自桓范同族。从桓温往上推,可以一直推到桓楷,这个人生活的年代,正好就是魏晋交替之时,所以他极有可能就是桓范的另一个儿子,或者侄子。从桓温的横空出世,就不难看出,当初司马懿诛灭桓范三族,其实是有漏网之鱼的,至少漏掉了桓楷这个人。而且有意思的是,一百多年以后,桓楷的玄孙(桓温之子)还短暂地夺走了司马氏的江山,建立了桓楚政权。 如果桓楷就是桓范的儿子的话,那么后来夺取司马氏江山的桓玄,就是他的六世孙了,桓玄的篡位之举,也算是报了六世之仇。但因为缺乏确切的史料,桓范与桓楷之间的关系,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有认为是父子,也有认为是叔侄。可不管怎么说,桓楷是桓范一族,总是确切的,他是当年司马懿漏杀之人,也确实无虚。 参考资料: 《晋书》《三国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