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博 |《中华大帝国史》首版、善本和中译本源流考述

 慧然 2020-04-10

《中华大帝国史》首版、善本和中译本源流考述

高博

高博,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语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晚明中西文献的整理和比较研究。

 摘 要 《中华大帝国史》由西班牙学者门多萨用西班牙文撰写而成,首版于1585年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刊印。这是一部在文化、政治、经济与军事方面向16世纪的西班牙国王提供对华策略的国情报告;同时,这也是一部向欧洲学者及大众读者全面且详细介绍中国的百科全书。特别是,该书还详细地记述了明朝万历年间西班牙传教士的三次来华见闻,为西班牙王室乃至整个欧洲社会描述了中国形象。版本选用混乱是这一读本自1940年首次译介到中国至今的近80年来一直困扰中国学界的难题,这亦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欧洲各大图书馆的一手文献进行考证,笔者最终确证:《中华大帝国史》首版是1585年罗马版,善本是1586年马德里克林诺·赫拉尔多版(Querino Gerardo),这也是西方学界普遍认为最具研究价值的一版。此外,从版本源流和信息传递完整性上看,最贴近善本的中译本是孙家堃本。

关键词: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版本研究,西班牙汉学,传教士来华

 0  引言

毫无疑问,5个世纪以来,《中华大帝国史》一直在国际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部读本于1585年由西班牙学者和政治家胡安·冈萨雷斯·得·门多萨(Juan González de Mendoza)(以下简称为门多萨) 以西班牙文撰写完成,同年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刊印了第一版,全名是:“HISTORIA DE LAS COSASMAS NOTABLES,RITOS Y COSTUMBRES,del gran Reyno de la China,sabidas assi por los libros de los mesmos Chinas,como por relacion de Religioso y otras personas que an estado en el dicho Reyno”。严格地讲,《中华大帝国史》这一汉译书名并不能够准确地表达这部西班牙文读本全名的意义。在这里如果我把这部西班牙文读本的全名翻译成汉语,其应该是“《中华大帝国奇闻要事、礼仪和习俗——根据到访过中国的教士和其他人士的记述编撰》”,可以再凝炼为“《中华大帝国奇闻要事、礼仪和习俗史及教士等前人旅华见闻》”,这才是这部西班牙文读本的准确汉译名称。门多萨的这部著作虽然是在5个世纪以前就出版刊印,但一直没有被翻译成汉语,其被介绍到汉语语境下是1998年由何高济先生从英语版翻译而来,并且定名为《中华大帝国史》。这一译名并非西班牙文读本的直译,而是1940 年在北京刊印的英文影印版The Historie of the Kingdome of China 的汉译。尽管该影印本是英译本,但这是该书自1585年罗马首版以来近400年间首次在中国大陆刊印。从西班牙文原名和书的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作者书写的立场上,这是一部在文化、政治、经济与军事方面向16世纪的西班牙国王提供对华策略的读本;同时,这也是一部向欧洲学者及大众读者全面且详细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礼仪、法律和宗教信仰的百科全书。其内容涵盖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多元层面,特别是,还详细地记述了明朝万历年间西班牙传教士的3次来华见闻。由此来看,我认为《中华大帝国史》是一部为时任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Felipe II)及其政府决策者提供的关于制订对华策略的国情报告。《中华大帝国史》在全面的材料与文献的收集上把16世纪东方中国的形象作了较为客观且真实的描述与评价,为西班牙王室及其国家政策的制定者提供了遏制西方殖民主义者武装入侵中国的外交政策的依据,并且为西班牙王室乃至整个欧洲学界和社会描述了中国形象,为国际学界研究早期欧洲汉学、晚明史及16世纪中西交通史等提供了崭新且详尽的文献参考。

图1 加泰罗尼亚大区图书馆(Biblioteca Nacionalde Catalunya)藏《中华大帝国史》首版首页

作者西班牙人门多萨是欧洲早期汉学家。不同于普通传教士,他更是一位颇具文学天赋的政治家和学者。尽管其一生未能如愿造访中国,但读过其书主要参考资料之一的西班牙传教士马丁·得·拉达(Martín de Rada)(以下简称拉达)对中国国情的报告,就会发现门多萨并非简单地将前人的资料进行汇编,《中华大帝国史》呈现出高瞻远瞩的政治家视野与极强的分析和概括等学术能力。然而,该西班牙文读本自1940年首次在中国大陆影印以来,迄今困扰了中国学界近80年的难题是:《中华大帝国史》版本繁多而缺少考辨,研究者选用版本混乱。而这亦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欧洲各大图书馆和档案馆的一手文献,对《中华大帝国史》的首版、善本和中译本进行考辨,为早期西班牙汉学研究及16世纪中国和西班牙交通史等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1 《中华大帝国史》版本研究述略

国内学者对《中华大帝国史》的研究始于1996年,吴孟雪、张铠、赵欣、高岩和高宇灏都对这一读本的部分版本有过片段介绍,但均未进行版本源流考证,引用的无一例外是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而其中不乏纰漏有待修正。据笔者考证,上述中国学者引述西方学者的版本统计表就存在纰漏:意大利语首版于1586年刊印而非表中所引1584年;1586年意大利语有8 版刊印,包括意大利的首都罗马的6 版和热亚那1版以及威尼斯1版,而非表中所述6 种;首个英语版于1588年出版而非表中所述1586 年。此外,目前国内外学界尚未对现存中译本进行过版本源流考证。

图2 加泰罗尼亚大区图书馆藏《中华大帝国史》首版中出现的汉字

早在19 世纪末的欧洲,维涅萨(Viñaza)就对《中华大帝国史》进行了版本梳理。从20 世纪至今,维达尔(Vidal)、加西亚(García)、桑斯(Sanz)、拉赫(Lach)、维拉(Vilá)和索拉(Sola) 等学者又相继对16 世纪的早期版本和20 世纪的现代西班牙文版本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其中,上述汉学家一致指出《中华大帝国史》首版于1585年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刊印以及1586 年由马德里的克林诺·赫拉尔多出版社(Querino Gerardo)刊印的一版为门多萨允诺的最终修订本,但他们并未对这一善本的认定提出翔实的考证依据。此外,欧洲共刊印过4 版《中华大帝国史》的现代西班牙文读本,分别是1944、1990、2008和2009 年版。索拉指出,加西亚翻印的1944 年版是《中华大帝国史》第一个现代西班牙文读本,1990年和2008年版是1944年的翻印版,2009年版翻印的是1585年的瓦伦西亚版。

图3 加泰罗尼亚大区图书馆藏《中华大帝国史》首版中出现的汉字

 2  1585 年罗马版是首版

《中华大帝国史》于1585年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首次刊印(以下简称首版)。其西班牙文的书名全称是HISTORIA DE LAS COSAS MAS NOTABLES,RITOS Y COSTUMBRES,del gran Reyno de la China,sabidas assi por los libros de los mesmos Chinas,como por relacion de Religioso y otras personas que an estado en el dicho Reyno。笔者将之直译成中文是《中华大帝国奇闻要事、礼仪和习俗史及教士等前人来华见闻》。

图4 加泰罗尼亚大区图书馆藏1586年巴塞罗那版首页

首版藏本不少,除加泰罗尼亚大区图书馆(Biblioteca Nacional de Catalunya)外,西班牙国家图书馆(Biblioteca Nacional de España)、意大利国家图书馆(Biblioteca Nazionale Centrale di Roma) 和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Paris) 都有藏本。这版为8开小本,共440页,用16世纪的古西班牙文写成(图1)。第一页是教皇西斯特五世(SIX V)的出版授权书,之后依次是献词、致作者序、十四行赞美诗、目录和正文。从内容上看,首版分为两大部分,每部分由三卷组成。其中,第一部分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全貌:第一卷是自然地理概况,第二卷是中华大帝国臣民的宗教、偶像和其他超自然现象,第三卷是中国道德政治方面令这位西班牙人感到新奇的事物。需提及的是,门多萨在首版中还介绍了3个汉字:“天”“皇”“城”,并注了音(图2和图3)。这是目前西方学者考证到的欧洲著作中最早介绍中国汉字的出版物。

图5 巴塞罗那大学图书馆(Biblioteca de la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藏1585 年瓦伦西亚版首页

书中第二部分三卷分别详细地记述了从1577年到1581年多位西班牙传教士三次抵达中国大陆的见闻,以及门多萨在菲律宾对华侨的观察和研究。其中,第一次遣华团于1577 年抵达中国大陆,由圣奥古斯汀(San Agustín)会士马丁· 得· 艾拉达(Martín de Herrada)和赫罗尼莫·马琳(Jerónimo Marín)神甫率领,这是西班牙国王最早派遣来华的会士。书中记载了他们进入中国大陆后的4个月零14天的见闻和经历,之后他们又返回菲律宾;1579 年,第二次遣华团由方济会(San Francisco)会士佩德罗·得·阿尔法罗神甫(Pedro de Alfaro)率领, 经由菲律宾抵达中国大陆;1581 年, 还是这支修会, 派出了马丁· 伊格纳西奥(Martín Ignacio)神甫及其陪同人员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Sevilla)出发第三次抵达中国大陆,回程取道葡萄牙属印度(la India de Portugal)回到西班牙。

图6 葡萄牙国家图书馆藏1586 年里斯本版首页

需指出的是,首版并非最具学术研究价值的一版。在1585 年的罗马首版序言中,门多萨明确指出了该版的缺陷,笔者将其总结为两点:一是因首版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印刷,意大利人不懂西班牙语,导致出现了很多拼写错误;二是文笔不佳。因而,门多萨在1585年罗马首版的献词中允诺将在西班牙刊印修订版。西方学界普遍认为1586 年由马德里的克林诺·赫拉尔多出版社刊印的一版就是门多萨允诺的修订本,这也是最具学术研究价值的一版。相比之下,纰漏颇多和文风不佳的1585年罗马首版通常做比较参考之用。

 3 1586年马德里克林诺·赫拉尔多版是善本

经笔者在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法国国家图书馆查询,1586年,也就是首版次年,欧洲有4个西班牙文读本刊印发行,分别是巴塞罗那一版、里斯本一版和马德里两版(以下分别简称为巴塞罗那版、里斯本版和马德里版)。在这4个修订本中,西方学界普遍认定1586年马德里的克林诺·赫拉尔多出版社(Querino Gerardo)的版本为门多萨允诺的最终修订本,但鲜有学者提出翔实的考证依据。为此,笔者对这4版进行了如下考证,最终确证克林诺·赫拉尔多版是最具学术参考价值的善本。

图7 巴塞罗那大学图书馆藏1586年克林诺·赫拉尔多版首页盾牌

(1)1586年巴塞罗那版。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加尔梅·森塔得出版社(Jaume Cendrad)于1586年刊印了《中华大帝国史》全本,现藏于加泰罗尼亚大区图书馆(图4),8开,共512页,其中来华旅行的记述从第400页开始。经笔者比较,这一版与1585年西班牙的瓦伦西亚(Valencia)版保持一致(图5),而此瓦伦西亚版又是1585年罗马首版的翻印本,因此,巴塞罗那版实为1585年罗马首版的翻印本,唯有目录的位置不同:巴塞罗那版目录在书尾,1585年罗马首版目录在全书正文之前。此外,文中一些排版图案亦不同。可见,巴塞罗那版并非门多萨允诺的最终修订本。

图8 巴塞罗那大学图书馆藏1586年克林诺·赫拉尔多版封面页

(2)1586 年里斯本版。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皇家圣菲利普印刷厂(Phelippe el Real)于1586年刊印了一个西班牙文节选本,同是8开小本,共135页,现藏于葡萄牙国家图书馆(Biblioteca Nacional de Portugal)(图6)。这一版节选了1586年马德里克林诺·赫拉尔多出版社版善本的第二部分第三卷,也就是记述了马丁·伊格纳西奥及其随从人员于1584年在全球航行的见闻。显然,此版亦非门多萨允诺的修订本。

图9 巴塞罗那大学图书馆藏1586年克林诺·赫拉尔多版封底盾牌

(3)1586年马德里版。1586年, 两个西班牙文版本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刊印。其中,一版由克林诺·赫拉尔多出版社本(Querino Gerardo)(以下称1586年马德里的克林诺·赫拉尔多版或善本) 刊印, 另一版由佩德罗·马德蕾加尔出版社刊印(Pedro Madrigal)(以下称马德里的佩德罗·马德蕾加尔版)。经比较,笔者发现这两版的区别主要有4点:有无教皇盾牌、有无勘误表、印刷日期不同以及来华旅行部分的章节数有异。

图10 葡萄牙国家图书馆藏1586年马德里佩德罗·马德蕾加尔版首页

(4)1585 年罗马首版与1586 年马德里克林诺·赫拉尔多版善本比较。

① 第一章内容有别。1585 年罗马首版第一章记述的是国王派遣诸神甫前往菲律宾和中国大陆的原因,以及登船出发和到达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Islas Canarias);而 1586 年的马德里的克林诺·赫拉尔多版善本第一章描述的是从西班牙南部的圣卢卡尔·得·巴拉梅达港(San Lucar de Barrameda)或加迪斯城(la ciudad de Cadiz)出发。

② 1585 年罗马首版第三章在 1586 年的马德里的克林诺·赫拉尔多版善本里被拆分成了两章来记述。首版第三章讲述的是从西班牙圣多明戈港(San Domingo)出发到达新西班牙(也就是今天的墨西哥)的维拉克鲁斯(Veracruz)一路上的旅行见闻;而善本第三章是从西班牙的圣多明戈港出发,第四章是从西班牙的圣多明戈港出发到墨西哥王国一路上的旅行见闻。显然,善本对这段经历的记述比首版更为详尽。

③ 第七、八、九和十章是马德里的克林诺·赫拉尔多版善本新增内容。其中,第七章记述的是新墨西哥的发现及相关情况,第八章是续谈新墨西哥的发现,第九章是续谈新墨西哥的发现及那里的见闻,第十章仍是续谈新墨西哥。可见,善本对新墨西哥的发现这一事件甚为重视,新增了4章来介绍此地之情况。

 4  何高济本与孙家堃本:孰更近西班牙文善本的原典意义?

《中华大帝国史》首版于1585年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刊印,400年来一直无人将之介绍到汉语语境中。直至1998年,何高济先生首次将这一古老的西班牙文读本全书翻译成汉语并在北京出版。10余年后的2009年,这一读本又经孙家堃先生重译并出版。虽然中文首译本自出版至今已经20年,但国内外学界仍未对目前仅有的两个中译本进行过版本考辨,这导致学界多年来一直对《中华大帝国史》的中译本选用随意而混乱。究竟哪个中译本更贴近西班牙文善本的原典意义,更具学术参考价值,这是学界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亦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4.1 中译本版本源流比较

(1)何高济本译自1940年英文影印本。

《中华大帝国史》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由何高济先生所译(以下简称何译本),于1998年在中华书局出版,全书32开,411页。何高济在序言中指出,其翻译参照的源本是1940年在北京刊印的英文影印本(图11),其全名是:The History of the Kingdom of China,《中华大帝国史》这一中译名便由此翻译而来。无独有偶,同一年,《中华大帝国史》的英文版也在英国的首都伦敦再版发行。对于1940年伦敦和北京同时刊印发行了英文版,张铠认为这与罗马天主教教廷传信部彼时的新决定有关。他指出1939年12月8日,罗马天主教教廷传信部对教皇格勒门十一世(Clemens PP. XI)1715年通谕做了重大改动, 重新允许中国教友可以祭祖和敬孔,因此,服务于“适应策略”的《中华大帝国史》重新受到重视。此外,何高济还指出,1940年影印本翻印的是1853-1854年于伦敦出版的英译本。而这一英译本在其序言中明确指出其翻印的是1588年伦敦出版的《中华大帝国史》英文首译本,其书名为The History of the Great and Mighty Kingdom of China and the Situation Thereof 。经西班牙学者索拉考证,该1588年英文首译本并非从1585年罗马首版的西班牙文直译而来,而是从1588年的法文首译本翻译而来,该读本名为Histoire du grand royaume de la Chine situe aux Indes orientales,dinisés en deus parties。同时,通过比较1588年法文首译本和1586年马德里的克林诺·赫拉尔多版西班牙文善本中关于耶稣会士来华部分的叙述,索拉确证,1588年的法文首译本参考的源本是1586年马德里的克林诺·赫拉尔多版西班牙文善本。综上所述,何高济本翻译所参照的1940年英文读本,实际上是从1586年马德里的克林诺·赫拉尔多版善本的西班牙文先译为法文、再译为英文的多重转译读本。何译本于2013年由中华书局再版。

图11 笔者藏1940年《中华大帝国史》北京影印本

(2)孙家堃本译自1990年现代西班牙文读本。

何译本问世后的第11年, 孙家堃先生翻译的《中华大帝国史》于2009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16开,408页(以下简称孙译本)。之后该译本再版过4次,分别是2011 年一版、2013 年两版和2014 年一 版。

4.2 中译本信息完整性比较

从内容和结构来看,两个中译本与1586年马德里的克林诺·赫拉尔多版善本保持一致,译本均由两部分组成,每部分的章数和内容也一致。但从信息传递完整性上看,孙译本更贴近善本。

何译本和孙译本是《中华大帝国史》自1585年在意大利首都罗马首版刊印后500年来仅有的两个中译本。从版本源流和信息传递完整性上看,孙译本更贴近1586 年马德里的克林诺·赫拉尔多版善本。

 5 结论

《中华大帝国史》由西班牙学者和政治家门多萨用西班牙文撰写而成,其首版于1585年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刊印。笔者认为《中华大帝国史》是一部为时任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及其政府决策者所提供的关于制订对华策略的国情报告。这一读本在全面的材料与文献收集的基础上把16世纪东方中国的形象作了较为客观且真实的描述与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者武装入侵中国的企图,并且为西班牙王室乃至整个欧洲学界和社会描述了中国形象,为国际学界研究早期欧洲汉学、晚明史及16世纪中西交通史提供了崭新且详尽的文献参考。本研究基于欧洲各大图书馆和档案馆的一手文献资料,对《中华大帝国史》这一古老的西班牙文读本的首版、善本和中译本分别进行了考辨并得出如下结论:1585 年罗马版是《中华大帝国史》首版,但其纰漏颇多,除做比较研究之用外,学术参考价值恐有限;1586 年马德里的克林诺·赫拉尔多版(Querino Gerardo)为门多萨允诺的最终修订本,这亦是目前西方学界普遍认定的最具学术研究价值的善本;何高济译本和孙家堃译本是《中华大帝国史》自1585 年首版问世500年来仅有的两个中译本,从翻译参照源本和信息传递完整性上看,孙家堃译本更贴近1586年的马德里克林诺·赫拉尔多版善本的原典意义。至此,本文解决了《中华大帝国史》自1940年在中国大陆影印以来,困扰了学界近80年的版本选用混乱问题,为《中华大帝国史》及西班牙汉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中西文献参考。


本文发表于《图书馆杂志》2019年第2期,经作者授权,转自“图书馆杂志”公众号!

“书目文献”约稿:凡已经公开发表有关文献学、古代文史相关文章,古籍新书介绍、文史期刊目录摘要等均可。来稿敬请编辑为word格式,可以以文件夹压缩方式配图(含个人介绍),发到邮箱njt724@163.com。感谢您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