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 秀才清明上坟, 守墓人为他做媒, 得一佳缘美妻

 yzhkl 2020-04-10

民间故事:守墓判官

明朝崇祯年间,许多地方发生了大蟥灾,加上瘟病流行,不少地方的百姓都如冬草般一片片死去。在山西的壶关县,灾荒尤其严重。

一部分人携家带口,向着外地乞讨流浪。另一些人,死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乡,这些不愿离开的人,有的病死,有的饿死,到临死的时候,他们聚集到山坡上的乱坟岗中,自己倒下去,咽下生命里最后一口气。

转眼过了几十年,明灭清立,那些荒弃的村子,如春风后的野草,又渐渐的恢复了生机。在壶关北边的柳河村,也有了几十户人家。

有个叫柳安的秀才,他家当年是外迁的人家,战乱平息后,父母又带着他搬回了此处。回来不久,柳安就入县学成了秀才。父母们都很欣慰,这个儿子是很有出息的,不说成为进士,将来要是中个举人,也可以光宗耀祖了。

可他父母并没有等到这一天,在柳安22岁那年,就相继去世了。

柳安将父母葬在村北的坟坡上。这一片坟坡,尽是乱石和残骨,不知道当年死了多少人,很多都是没有坟头的。村里若新死了人,往往到葬地里清理一块,再葬下自己的亲人。

奇特的是,在葬地的边上,有一间孤零零的石屋,这里竟然住着一个大活人。此人听说姓王,是村里当年没有搬走,而活下来唯一遗民。

现在,这王老头,就住在这石屋里,成了一个守墓人!

他几乎从来不和外人说话,但村里的老人们,见了他都会躬身行礼,那村官每月按时会拿着从每户收的米粮,送到他的石屋外。

还有每过几天,都会送给他一壶酒。这守墓人好酒,大家都是知道的,因此许多人虽然没和他说过话,但去墓园祭拜时,经常会带一些酒,放在守墓人的屋外。听说,若非这守墓人镇邪,村子里绝无可能如此平静。

柳秀才的父母去世两年了,他还没有成亲,虽然村里的漂亮女子都愿意嫁他,但他说自己没有考上举人,是不会娶妻的。

转眼又到了清明,柳秀才傍晚时分,才提着香烛纸钱往北山坟坡行去。他喜欢清净,想着白日里人太多,怕那些村里大妈,又拦着,要强行给他说媒。

柳秀才来到坟坡后,天已经快黑了,他先是到了最边上的石屋,把一只足足装了两斤酒的葫芦,放在石屋外的石台上,朝着石屋行了礼,再拎着篮子走进了坟地中,来到了父母的坟头前。

他挂好挂纸,摆好祭品,点燃纸钱,心中不禁异常悲痛,觉得很是孤独,失去亲人的痛苦,外人是无法体会的。

这时候,身后突然一个沙哑的声音对他说,公子有孝心,但也不必太伤悲,生死轮回都是天道,都是阴阳轮转,有什么好难过的呢?

柳秀才回头一看,竟是那个守墓的人王老头,正拎着他给的酒葫芦,满嘴酒气的对他说话。这模样,就如同喝醉的酒鬼一般,柳安连忙起身向他行礼。

王老头摆摆手说,我观公子,是福缘深厚之人。日后功名是不在话下,但你今后为官时,要体悯百姓,多行善事,也不枉你祖上所积之阴德。

柳安听他此言,甚是疑惑,这王老头却又自顾喝起酒来。

喝几口后,这王老头对着柳秀才说,公子明年的乡试,后年的会试,皆会高中,但你身边还缺一个好内助。

老朽不久将要离开此地,今日有缘,就为你谋一佳妻吧。公子放心,绝不是村里姑娘,你跟着我走,去胡家见见,如不满意,老朽也不强求。

听王老头如此说,柳安只好点了点头。

再次向父母坟头拜祭后,柳秀才就跟着王老头行去。王老头并不回石屋,而穿过坟坡,从一条小路,往山的深处行去。此时月光清幽,倒也看得见路。

二人一前一后,行了约半个时辰,突然见着一片灯火通明的院舍。

王老头在屋外咳嗽两声,随即门就开了,一个丫环将二人迎了进去。

屋内装饰很是气派,这绝不是一般人家。柳秀才不禁心头疑惑,在这柳河村附近,没听说还有这样的大户人家啊。

这家主人是一老叟,看上去颇为健硕,和王老头好像很熟悉,见面就热情的打招呼,还让家人迅速摆上一桌酒菜。两老人吃喝起来,如老友一般。

王老头说明了来意,说想把胡家的三小姐介绍给柳秀才为妻。胡老叟认真打量一番柳秀才后,也抚须颔首,对他很是满意。

并且约定好,在十天之后,他们就会将三小姐送到柳家。

虽然没看见三小姐啥模样,但柳秀才想着胡家如此富贵,这女子定不会太差吧,便也同意了婚事。一番吃喝后,王老头带着柳秀才告辞。

回到那坟坡石屋外时,王老头手中金光一闪,出现一锭二两重的金子,这让柳秀才吃了一惊,益发感觉他不是常人。

王老头把金子给柳安说,几十年前,我和你祖爷爷是好友,这是我欠他的,现在还给你了。你回家收拾一下,等着三小姐过门吧!记住,今后为官切忌不要胡作非为,否则人的魂魄,尽在地生死阴阳中轮回,是逃不过惩罚的。

柳秀才听他说得有礼,连声受教了。那王老头摆摆手,也不再理他,自己进入了石屋,柳秀才只好回了家中。

柳秀才回家后,忙着请工匠把房屋翻新修整了,装饰得焕然一新。村里人估摸着他难道要娶媳妇了?四处打听,却没有听说他和谁家女儿定亲。

十天后一大早,就有十几个青衣人,抬着一顶大轿,还有许多嫁妆,来到了柳秀才屋外。柳秀才忙着将轿中人儿接入屋内,掀盖头一看,顿时惊呆了,这简直是画中仙女一般。那些青衣人将嫁妆放好后,也不吃饭,当即就散去了。

晚上,夫妻二人一番恩爱后,在屋中对饮,柳秀才向妻子打听王老头的事。

三小姐说,实不相瞒,我们家是狐仙。那守墓人,他并非是活人,而是一个阴阳皆通之人,并且是阴司的判官。听爹爹说,他被调任到壶关当城隍了,估计很快就会离开村子了吧。

果然,守墓人王老头不久后就不见了。

柳秀才夫妻,每次上坟到了那石屋外,也会躬身行礼,感激他的大恩。

柳安如守墓人说的那样,第二年考中举人,第三年就中了进士。后来官至江南太守,柳家也成为一方望族。但柳太守为官清廉,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

柳太守活到九十八岁才去世。他死的时候,三小姐还保持着二三十岁的容颜,葬下他后,三小姐就消失不见了,也不知去了哪里。

申明:本文由静月斋原创(作者|阿飞),民间故事属虚构文学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得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图片源自网络,喜欢请关注小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